馮玉
【摘要】 目的:探究高齡患者的臨床麻醉治療結果分析。方法:進行研究的患者對象是我院在 2011 年~2012 年之間治療的80例高齡患者,年齡 66~94 歲,把他們分別分成了A、B兩組。其中A組是用麻醉全身的治療方式,B組采用連續(xù)硬膜外麻醉方式。分別對AB兩組患者進行臨床觀察,并比較了用藥情況。結果:接受治療患者的麻醉效果都非常理想,進行麻醉后患者的生命體征比較穩(wěn)定,其中,出現血壓上升或下降的癥狀都高于 15%。結論:由于高齡患者的情況比較特殊,在進行手術前一定要對高齡患者身體各方面進行詳細的檢查、評估,處理各種可能會影響手術的癥狀,提高高齡患者麻醉時期的治療安全性。
【關鍵詞】 高齡患者臨床麻醉用藥分析
【中圖分類號】R6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7-0059-011引言
當前的科技發(fā)展迅速,醫(yī)療水平也隨之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改善,這樣就使得人們壽命提高了很多,以對全世界都已走向了老齡化。對于老年人的就醫(yī)時所進行的臨床麻醉也在慢慢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在本文中就結合了在我院入住的80例66歲以上高齡患者的臨床麻醉情況進行分析。
2資料與方法
2.1一般資料
2011年至2012年80例麻醉患者,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齡65~94歲。其中20例患者有心電圖異常;8例冠心病,22例高血壓心臟病,肺心病15例,糖尿病15例。
2.2 方法
分別采用了連續(xù)硬膜外麻醉以及全身麻醉對我院入住的80例患者,A組46例進行了全身麻醉,B組34例進行了連續(xù)硬膜外麻醉。對兩組患者都在手術進行了全方位的檢查,手術前的 8h 不能進行任何飲食,在手術前的 30min,對患者注射 0.1g 的肌注魯米那以及 0.5mg 的阿托品。詳細地操作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都進行了手術前相應藥劑量的服用。對患者進行了常規(guī)的心電圖以及血壓、呼吸情況、脈搏、氧飽和度以及尿量等都進行監(jiān)測。在A組患者中分別使了相對應藥物劑量的舒芬太尼、丙泊酚以及靜注咪唑安定。對于一些需要進行下肢手術的高齡患者,一定要給給予L1-2或L2-3硬膜外穿刺、置管,麻醉平面要控制在T8以下,初始劑量的選擇上以, 0. 5% -0. 75%羅哌卡因或左布比卡因8--12ml為宜,同時給予常規(guī)的面罩吸氧?;加懈哐獕汗谛牟〉幕颊撸谶M行手術前要給予相應藥劑量的利多卡因。由于患者高齡的情況和不同的病情,在進行肌松藥的使用時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用藥,B組中對患者采用的是連續(xù)硬膜外麻醉的方式,相對循環(huán)呼吸情況比較好,進行穿刺時從側入或者直入,先給予患者進行相應劑量的利多卡因,進行觀察患者之后,再根據情況而定是不是需要進行利多卡因劑量的追加。[2]一般情況下高齡患者所采用的麻醉性鎮(zhèn)痛藥的劑量是正常成人的一半。高齡患者的反應本身就比較慢,想要使血壓以及脈搏保持平穩(wěn)定相對來說比較困難,所以在對高齡患者進行麻藥追加時,要采取少量多次。使患者的生命體征在進行手術時一定要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手術前血壓的波動不大于手術前的15%。與此之外,高齡患者中較常見的心肺功能差的問題或是手術時間較長的情況,要求采用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這類麻醉主要用丙泊酚、芬太尼、咪達唑侖和維庫溴胺等藥物加以誘導和維持。[1]
2.3統(tǒng)計學分析
對數據進行分析進所采用的是 SPSS 18.0 軟件,檢驗用的是X2進行了具體的數值和百分比的對比,當 P<0.05 時說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結果
進行麻醉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麻醉效果表
由表可知,80例患者的麻醉效果都比較好,進行麻醉的患者在進行麻醉后的生命體征出現了波動,手術后血壓的波動也比手術前血壓的波動高出了15%,在進行麻醉時醫(yī)生應當根據各個患者自身的具體進行及時地改進,[3]保證了手術中的麻醉效果,也保證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在進行麻醉處理的兩組中麻醉效果比較滿意,生命體征較為平穩(wěn),30例患者進行手術時的血壓下降超過15%,采用了加快補液速度以及阿托品麻黃素藥用后恢復了正常;10例高齡患者的血壓升高,進行血壓的有效控制進行了降壓處理,80例進行麻醉的患者在圍術期沒有出現因麻醉的因素而死亡的病例。
4結論
在醫(yī)學上所指的高齡患者是65歲上的[4]。在進行80高齡患者的臨床麻醉時,發(fā)現在對高齡患者進行手術前的準備以及高齡患者麻醉的效果評估是非常重要的[5]。在這些高齡患者中都有著各種的疾病,比如:高血壓,心血管、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所以說在進行手術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性的工作,使在進行手術時高齡患者一定要處于安全狀態(tài)。在這些高齡患者中都出現了不程度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退化的癥狀,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大腦萎縮,因而使麻醉藥物采用之后,藥劑的療效產生了破壞。再加上高齡患者在使用各類麻醉藥物時敏感性比較強,所以在進行吸收麻醉藥的劑量也相對來說減少。因而在進行麻醉的高齡患者所采用的靜脈麻醉藥以及肌松藥的劑量一定要相對來說地減少,在進行藥物的時候劑量應當是正常成人的一半。在進行硬膜外麻醉的局麻藥的劑量也要相應性減少,在進行麻醉時應當采用多次少量的給藥原則,一定要保證了患者在進行手術時的安全性。如果進行上肢手術采用硬膜外麻醉,這樣血流動力間的變化加大,,還會抑制呼吸,麻醉效果遠不及全麻安全,但是高齡患者如果進行全麻,心律失常發(fā)生的機率會高出椎管內麻醉者很多。如果發(fā)生心律失常應立即停止手術操作,采取相應措施。總而言之,高齡患者進行臨床麻醉時要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而定,不管是術前、術中、術后都要進行嚴格地實時監(jiān)測,一旦發(fā)現情況一定要進行正確處理,保障了高齡患者的健康。
參考文獻
[1]邢均,高齡患者臨床麻醉初探[J],醫(yī)學信息,2010
[2]趙世躍 程 俊,探討高齡患者的臨床麻醉[J],北方藥學,2013
[3]常慶文.高齡患者手術中的麻醉處理[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1(2).
[4]王朝霞.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在高齡患者下肢手術中的應用[J].新疆醫(yī)學,2009(10).
[5]王鳳鹿,王青浩,任宏遠,侯軍華.高齡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腫手術治療 68 例[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