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楠
張阿姨悶悶不樂地坐在客廳里,這段時間她的心情很不好:女兒女婿摩擦升級,說是要離婚;兒子上班的公司被收購,面臨重新?lián)駱I(yè);外孫小升初,去哪個學校還沒有著落;老伴的腰腿痛愈發(fā)厲害;自己的牙又掉了一顆;單位里的老領導剛退休就撒手人寰……各種各樣的煩心事,讓張阿姨越想越郁悶。偏巧,樓下的時裝店開始大聲吆喝叫賣。炎炎夏日里,張阿姨覺得自己快崩潰了……
老年人從退休到離開這個世界,有幾十年寶貴的時光。在此期間,一些事情不可避免,例如不再工作、不再是單位上的領導;生理上的衰退、慢性疾病的困擾;子女長大成人、忙于生計和營建他們的小家庭,疏于對父母的關照;周圍的親人朋友生病、過世,等等。這些現(xiàn)實是很難改變的,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坦然接受,正確面對,順其自然。承認這些煩心事的存在,可以幫助我們減少內心的煩躁、不安與焦慮,有助于我們穩(wěn)定情緒。
有沒有一些簡單可行的方法,來幫助老年人調節(jié)情緒呢?
1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用語言將自己感受到的情緒說出來,這樣有助于與他人的溝通,也能促進對自己的理解和悅納。
2所謂“活動”,活著就要動。每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延緩身體機能的退行,更能體會到“自己是能做事的”、“自己是有價值的”感覺,有助于產生積極情緒。
3盡量避免住過大過空的別墅。房子太大會增加取物品和做家務的難度,會增加老年人對空曠環(huán)境中不安全因素的胡思亂想,從而可能導致沮喪、焦慮、孤獨等不良情緒。4改變衣著顏色、發(fā)型能改變心情。如,綠色能開闊心境、緩解緊張、消除疲勞;黃色會讓人變得開朗、胃口大開;紅色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狀態(tài),但血壓高的老年人盡量不要穿紅色,以防血壓上升。變換發(fā)型、帽子、絲巾等也能緩解壓抑感,在不知不覺中調節(jié)情緒。
5遇到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時,及時尋求社會的支持與幫助。如噪音問題可以向相關部門投訴,尋求職能部門出面解決等。
6放下對子孫的各種操心和要求。不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他人,常抱以感恩的心態(tài),更能營造出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