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春
黨的教育方針指出:“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求小學生從小成為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人。良好的行為習慣也不是一朝一日就形成的,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它告訴我們:教育的周期很大,需要廣大教師的努力,并要有一定的耐心愛心,同時采取切合學生實際的各種方式和內容,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我以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實施:教師在學生面前處處以身作則;用愛心溫暖學生和學生交心;讓學生分辨是非,制定相應的班紀,班規(guī),讓學生自律;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充分關注學生的點滴進步及時表揚激勵。
下面就具體實施,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教師處處以身作則,就是教師在學生面前作表率
因為教師在學生面前是崇高的,是學生的崇拜者,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每一個學生,這就要求每一個教師一定要用正確高尚的行為去影響感化學生。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比如:隨手拾起教室里的紙屑,勞動工具擺放整齊,穿著要得體大方;不說臟話,認真傾聽等,這無形中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這就是人門常說的“身教大于言教”的道理。教師對學生的承諾,無論是獎還是罰都奉行“說到做到,不放空炮”這樣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就慢慢會養(yǎng)好。
二、用愛溫暖學生和其交心
交心就要求對學生知根知底同學生交朋友,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脾氣性格,家庭情況,學生之間發(fā)生矛盾,不能簡單,粗爆的批評,先詳細,多方面了解情況,然后分別做好思想工作,要讓雙方都心服,口服,這樣學生非常信任你,服從你,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鋪好路。
三、讓學生明辨是非
就是分清對與錯、真善美、假丑惡,只有分清這些學生行動起來才不茫然,才不會走彎路,不犯錯,例如教學《藍樹葉》一課,李莉給林圓圓借綠鉛筆涂樹葉,林圓圓不想借,第一次借口,第二次借口,最后李莉將樹葉涂成藍色后,林圓圓臉紅了,抓住兩人的對話進行心理揣測,引導學生分清兩人誰對,誰錯?如果你是林圓圓,你會怎樣做?進行明辨是非的引導教育。這樣學生才能愛憎分明,成為一個分清好壞,對錯,堅持原則的人。
四、讓學生自律并監(jiān)督就是制定相應的班紀,班規(guī),來約束學生
特別是小學生,對自己的自制能力差,管不住自己,我班制定了操行評定方法,每人基數(shù)10分,分別從:勞動,出勤,愛護公物,說臟話,隨地丟垃圾,買垃圾食品,好人好事,完成語文,數(shù)學作業(yè)的好壞等方面進行加、減分。每周評,每月表彰,一學期,一年下來,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五、樹榜樣,不斷表揚激勵
榜樣具有影響力,感召力,讓他們在榜樣的影響下,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人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在學生中樹立種種榜樣:如節(jié)約的榜樣,好學的榜樣,愛勞動的榜樣,作業(yè)書寫工整,漂亮的榜樣,上課積極發(fā)言的榜樣,助人為樂的榜樣……有了這些榜樣,上課發(fā)現(xiàn)學生一點點的進步,就給予表揚,教師不要吝嗇表揚,對學生特別是成績不好,頑皮的學生,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一點長處或進步就給予肯定,表揚,學生感受自己被關注,就會加倍努力,慢慢地就出現(xiàn)良好循環(huán),一個差生,一個跳皮的學生就被轉化了,也就養(yǎng)成各種良好行為習慣。
總之,要達到培養(yǎng)學生好的行為習慣,方法是多的,靈活的,只要我們每個教師懷著崇高的敬業(yè)精神,充滿愛心,耐心聯(lián)系本班實際,因材施教,將學生的思想工作疏通,學生就一定能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作者單位:四川省西昌市西鄉(xiāng)小學6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