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博
新的課程改革已在全國教育戰(zhàn)線轟轟烈烈地興起,新課程理念已滲透在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應該說教育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有的地方,有的學科效果不如人們預期的樂觀。比如:語文課程改革方案多數(shù)還停留在理念層次上,還沒有一個可操作的方案,新的實踐體系和結(jié)構(gòu)尚未成形。這些都需要我們積極地探索,盡快地解決。語文教學中“垃圾知識”泛濫,該教的沒有教,不該教的卻教的太多。語文教學的無效勞動、效率低下;語文教學疲于趕進度、苦于應付考試,等等都需要我們在新課程改革的前提下,不斷地尋求改進,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下面我就加強語文學科的計劃性、有效調(diào)控語文課堂的教學時間、重視語文備課三個方面談點自己膚淺的看法。
一、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要加強學科計劃的統(tǒng)籌安排安排
語文教學在新課改之下,更應該注意合理調(diào)配時間,統(tǒng)籌安排,多方兼顧。既要有效地完成語文教材的教學,又要留有教師自選教材和學生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時間。在新課程教學中,如果學期初僅僅是看看教材、教參,根據(jù)目錄,三一三余一地把多少課文多少學時除出,那樣學科計劃形同虛設,課改就不會落到實處。我們語文的課堂教學要適應新的形式的需要,就必須加強語文課堂教學的學期乃至高中三年的統(tǒng)籌安排。如:對學生的閱讀訓練,高中一年級著重培養(yǎng)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高中二年級著重培養(yǎng)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高中三年級著重培養(yǎng)研討、評價論文和文學作品的能力。這些都要有個統(tǒng)籌安排,循序漸進又螺旋式的上升的過程。具體到每一期的學科計劃,還是就閱讀板塊來說,要排出精講課文多少篇,估計用多少時間(2/5)。學生實踐體驗學習多少篇,估計用多少時間(1/5)。學生課堂自學多少篇,估計用多少時間(1/5)。剩余時間用于教師補充地方教材或時文佳作,大致安排在某些教學時段(1/5)。即在制定學科計劃時,將語文教學綱要的目標分解,使每篇課文的教學都是對某個閱讀知識點的體現(xiàn)。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都緊扣計劃,心中有重點,步步求突破。三年下來各個擊破,就會一步步達到閱讀教學的總要求。其他如寫作也是如此,有通盤考慮,還要有具體安排、設想。那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就會有條不紊地進行,就會減少簡單無效的重復勞動,從而真正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
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要有效調(diào)控教學時間
語文課堂怎樣提高教學效率,對語文教材怎樣運用,與有效調(diào)控課堂教學時間關(guān)系重大。新課程標準要求老師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積極參加到語文教學當中去;強調(diào)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的多元性和綜合性;注重學生個性閱讀,獨特感悟等等,都很花時間。語文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學時間的安排,與考試成績的提高這些矛盾怎樣解決,我們語文課堂怎樣處理教材,都要求我們要合理地調(diào)控語文課堂的教學時間。使我們的語文教學既能較好地貫徹新課改理念,又能切實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成績。這些都要求我們以減輕學生負擔為標準,用最佳的形式、最經(jīng)濟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來組織課堂教學,最大限度地來“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語文課該如何教,是我們大家討論的熱點問題。我國學者楊啟亮對此作過分析,他說:“在教師的教育中,懂得如何教總比懂得教什么更重要,而且越是在教什么的問題發(fā)生了重大變革或重大更新的情況下,如何教的問題就會意味著百倍的艱辛……”.
我們有不少語文教學的同行,在課程改革中探索出了一些好辦法:語文課的“長文短教”,教師的“課堂精講”,(有的還規(guī)定每課教師講解不得超過15分鐘)是新課改中人們對語文如何教的有益探索,也都不失為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之舉。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特點之一是整個教學過程以文章教學為主。一篇文章的內(nèi)容是很豐富的,假如我們不對講課的內(nèi)容進行調(diào)控,那么在稍縱即逝的45分鐘里,什么都面面俱到,那是很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的。費時多而收效微的狀況是我們語文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但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比如:精心安排授課內(nèi)容,做到把握要點,化解難點;強化基礎(chǔ),適時點撥;溫故知新,深入拓展.還有我們說的“長文短教”就是要改革我們語文教學中習慣的字、詞、句、篇,時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等一統(tǒng)的形式。語文教學要能夠打破常規(guī),由文章的內(nèi)容、特點決定教學策略、步驟。即使是精讀課的教學,教師根據(jù)課文特點,教學中也要各有側(cè)重、靈活處理。如:高一下冊《語文》第三單元,有二篇精讀課,重點講一篇(9課),第10、第11課就可以只著重講其文章的精妙之處,引導學生自己去感悟,去整體把握文章。這樣就是語文課堂教學時間不強求整齊劃一,彰顯語文教學的靈活性。這樣就可以避免語文教學中篇章分析的重復勞動。過去我們的語文教師上課,相當多的是對知識的低層次的重復,可以說浪費了我們不少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
“長文短教”最關(guān)鍵的是要善于從課文中選準切入口。如:《偉大的悲劇》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由于篇幅長,思想內(nèi)涵較深。教學中我們可以抓住“文眼”——“悲”和“偉大”,以“悲劇的故事為什么蘊涵偉大”的話題串聯(lián)教學內(nèi)容,有助于引導學生結(jié)合課文從不同方面深入研究,與文本進行有效對話。如何有效地進行“長文短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抓住最能表現(xiàn)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或段落去感受。
(2)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去感受。
(3)抓住在全文結(jié)構(gòu)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或段落去感受。
(4)抓住關(guān)鍵性詞語去感受。
只有合理擠出有效的教學時間,語文課堂上讓學生多讀、多想;師生對話、文本對話、拓展思維;為學生減負、不布置或者少布置課外作業(yè),而又要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等等,語文教學的“時空有限”與“需求多樣”的矛盾,才有可能得到緩解.
我們現(xiàn)在只有進行大膽的嘗試,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斷地探索語文課堂的教改之路,我們才能走出語文教學效率低下的迷津。這些都涉及到教時的合理安排,對語文教材的合理運用,只是還有待我們不斷的摸索和認真地探討。
三、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功夫,關(guān)鍵在認真?zhèn)湔n
強調(diào)備課,是說備課要充分,準備要認真。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尤為重要,我們只有課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上課才有精力、時間去調(diào)空學生學習的動態(tài)。課前教師的備課準備得越充分,課堂課堂生成就越精彩靈動,就越能調(diào)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激情,就越能為學生提供生動鮮活的有用知識。
1.備課也要統(tǒng)籌考慮,根據(jù)不同的類型課文教學特點,根據(jù)它在語文教學計劃中的安排來精心準備
把一篇作品編入哪一冊哪一單元,編者都賦予了它特定的任務,使它成為某些語文知識和能力的載體.教師必須努力實現(xiàn)編者的意圖,著力引導學生落實某一兩方面的目標。精講課,是完成語文教學目標的重點課文,教師備課中要從達到三個維度目標方面認真思考和準備,作為學生學習的范例;學生綜合實踐課,備課時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景,設計學生活動體驗的步驟、方式,設想學生活動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以備適時指導、幫助;對學生課內(nèi)自讀課,教師也要根據(jù)課文特點,思考學生在自讀學習中,在遷移運用語文知識去分析文章時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和障礙,準備恰當?shù)奶崾竞徒鉀Q的辦法。
2.備課時,我們語文教師要高度重視對與課文有關(guān)的知識和資料的收集、儲備、整理和提煉
教師的知識要是儲備不足,教學中尤其是新課程教學中就會捉襟見肘,正如莊子所說的“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是文本的探索者,而非文本的傳聲筒。真正的語文教學,做教師的不僅僅是傳授基礎(chǔ)知識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將自己對文章的領(lǐng)悟評判、情感體驗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在愉悅之中接受語文的熏陶,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如果教師對課文的講解,只是對教參的圖解,不能讓學生感到老師的講解使自己茅塞頓開,有收獲,學生當然就會對語文課采取冷淡的態(tài)度。課堂教學需要教師的深厚的專業(yè)素養(yǎng),需要教師對教材的深刻領(lǐng)悟,需要教師對學生思維的洞析觀察,需要教師對課堂教學情景的審視判斷.這就要求我們要多讀書,多積累,多總結(jié);要求我們要走進學生,走進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敖逃@首先是活生生的、尋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币布唇逃笪覀儽仨氁試烂C的態(tài)度來對待我們的具體工作,當然就包括了教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備課。
3.教師反復誦讀課文也是備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我們不少好的語文教師,在備課中把朗讀放在第一位。王尚文教授說:“書面語的閱讀只有還文字以聲音,才能在傾聽中找回生命的氣息,找到心靈的感覺?!卞X理群教授也曾經(jīng)說過:“文學的教育,有時聲音極其重要,這聲音是對生命的一種觸動。文學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讀讓學生感動,用心朗讀是感受文學的一個重要方式?!庇形蝗珖恼Z文教師,反復誦讀課文就是他備課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他備課往往是反復誦讀課文,力求讀出自己的興奮來,對有的文章他要一直讀到自己熱淚盈眶方才罷休。他說如果你讀課文連自己都不能打動自己,又怎么去打動學生呢?誦讀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拓展課文之內(nèi)蘊。誦讀能提高我們的審美情趣。我們通過“披文入情”,由文本世界進入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達到與作者神氣相通,心靈相融的審美境界。
總之,新課程改革中的語文教學,面臨著很多新的急待解決的方面,也給我們語文教師提供了廣闊的探索研究的領(lǐng)域。我們有困惑,同時也有機遇;我們有責任,當然也會有喜悅。我們只有一往直前,努力奮進。我們堅信語文教改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寬,語文教學的新篇章一定會在我們的手中書寫!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南師范學院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