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騏,陳愛霞,陳 燕,劉為民
腦小血管?。╟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VD)是指腦內小血管病變導致的疾病,約占缺血性腦卒中的25%。SVD 所致輕度認知障礙發(fā)病率高,且隨著小血管病的進展而逐步加重,甚至發(fā)展為血管性癡呆[1]。因此,早期藥物干預SVD 所致輕度認知障礙,減少和延緩癡呆的發(fā)生有著十分重要意義。本研究旨在探討銀杏酮酯分散片對SVD 所致輕度認知障礙的治療效果。
1.1 臨床資料 收集2011年9月—2013年10月在我院神經內科門診及住院治療的SVD 所致輕度認知障礙病例86 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3 例,男22例,女21例;年齡45 歲~69歲;受教育年限8.42 年±1.74年;病程3個月至1年。對照組43例,男20例,女2 3例;年齡4 6歲~7 0歲;受教育年限8.2 3年±1.61年;病程4個月至1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頭顱影像學檢查磁共振成像(MRI)/CT 符合腦小血管病診斷標準,同時參照《輕度血管性認知障礙早期診斷建議標準》[2],排除既往有癡呆、精神疾病、癲癇、腦外傷所致認知障礙,正在服用精神科藥物以及合并肝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患者。入選病例治療前簡易智能狀態(tài)量表(MMSE)評分24 分≥且≤26 分,未達癡呆標準[3]。
1.2 治療方法 所有病例均給予相應的卒中二級預防措施以及常規(guī)康復訓練,在此基礎上治療組給予銀杏酮酯分散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0.15g;對照組給予多奈哌齊口服,每次5 mg,每日1次。兩組療程均為6個月。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MMSE、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量表(ADL)評分的變化。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5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樣本t 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兩組MMSE 評分較治療前均有所提高,ADL評分較治療前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兩組治療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MMSE評分 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MMSE評分 分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 <0.01。
組別 n 治 療 前 MMSE評分治療后 治療前ADL評分治療后治療組 43 26.33±1.09 27.83±1.161) 18.33±1.77 15.85±1.371)對照組 43 26.35±1.10 27.08±1.291) 18.15±1.66 15.94±1.431)
腦小血管病包括小動脈、微動脈、毛細血管和小靜脈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多發(fā)腔隙性腦梗死、皮質下動脈硬化性白質腦病、伴有皮質下梗死和白質腦病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腦動脈病以及腦淀粉樣血管病等。SVD所致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病率高,大約50%的血管性認知障礙因小血管病所致[4]。SVD所致認知障礙直接影響患者接受康復治療的效果,也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SVD 所致輕度認知障礙的早期藥物干預,對延緩血管性癡呆的發(fā)生發(fā)展,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銀杏酮酯分散片是第五代銀杏葉制劑,其主要活性成分為黃酮醇苷和萜類內酯,具有多種藥理學活性,多靶點作用機制[5]。銀杏酮酯分散片具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抗氧自由基,減輕缺血再灌注損傷,黃酮化合物結構中的還原性羥基功能團能直接產生氧化作用,是較強的抗氧劑,同時還能舒張血管,增加血供,降低血黏度,改善線粒體功能[6,7]。銀杏酮酯分散片還具有抗炎癥反應及抗水腫等神經保護作用,能明顯減輕缺血對海馬的損傷,提高學習記憶能力[8,9]。
目前還沒有專門適合腦小血管病所致認知功能障礙的神經心理學預測量表,本研究選用MMSE、ADL評分用于評價患者的認知功能。結果發(fā)現(xiàn)銀杏酮酯分散片能顯著改善SVD 所致輕度認知障礙患者MMSE、ADL 評分,且評分改善的程度與多奈哌齊相當。
[1] 詹羽.劉煜敏.腦小病血管[J].卒中與神經疾病雜志,2014,21(1):59-61.
[2] 賈建平.重視血管性認知障礙的早期診斷和干預[J].中華神經科雜志,2005,38(1):4-6.
[3] 董博,張志珺.輕度認知障礙篩查量表研究進展[J].中華腦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1,5(4):31-34.
[4] Ferrer I.Cognitive impairment of vascular origin:Neuropathology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vascular origin[J].J Neurol Sci,2010,299(1/2):139-149.
[5] Xu YP,Yao TW,Jiang JW.HPLC fingerprint of the tablets of Ginkgo biloba[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2004,33:24-27.
[6] 張?zhí)m英,王玉良.銀杏提取物對擬血管性癡呆大鼠海馬CA1區(qū)的保護作用[J].神經解剖學雜志,2007,23:309-312.
[7] Lin CC,Cheng WL,Hsu SH,et al.The effects of Ginkgo biloba extracts on the memory and motor functions of rats with chronic cerebral insufficiency[J].Neuropsychobiology,2003,47(1):47-51.
[8] Shen J,Lee W,Gu Y,et al.Ginkgo biloba extract(EGb761)inhibits mitochondria-dependent caspase pathway and prevents apoptosis in hypoxia-reoxygenated cardiomyocytes[J].Chin Med,2011,6:8.
[9] Kaufman AM,Milnerwood AJ,Sepers MD,et al.Opposing roles of synaptic and extrasynaptic NMDA receptor signaling in cocuhured striatal and cortical neurons[J].J Neurosci,2012,32:3992-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