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毅,郭美珠,嚴 驊
嚴世蕓教授現(xiàn)為全國名老中醫(yī),上海市名中醫(yī)。嚴教授一直從事心血管內(nèi)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近40年,對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有自己獨到的學術(shù)見解和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本課題應用中醫(yī)門診電子病歷共收集嚴世蕓教授門診醫(yī)案835份,并通過SQL server軟件從用藥頻率對嚴教授的用藥規(guī)律進行了系統(tǒng)、客觀的統(tǒng)計分析。
1.1 臨床資料 嚴世蕓教授835份慢性心功能不全醫(yī)案均來自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yī)院、岳陽醫(yī)院、上海市中醫(yī)醫(yī)院、文獻館?;颊吖?06例,男40例,女66例;年齡25歲~90歲;就診次數(shù)(1~25)次。按基礎疾病分類:擴張型心肌病45份,病毒性心肌炎35份,風濕性心臟病56份,高血壓性心臟病82份,肥厚型心肌病18份,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546份,肺源性心臟病53份;按心功能分類:心功能1級25份,心功能2級494份,心功能3級302份,心功能4級14份。
1.2 方法 全部醫(yī)案輸入中醫(yī)門診電子病歷;應用中醫(yī)門診電子病歷中的統(tǒng)計功能建立用藥頻率表。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電子病歷中統(tǒng)計功能編制頻數(shù)表,繪制直方圖。
2.1 總體用藥頻率表 在835份病案中,共用中藥277種。其中次數(shù)最多者為桃仁,共808 次,頻率為96.77%;次數(shù)最少者為荊芥、肉豆蔻等27種,僅用1次,頻率為0.12%。病例數(shù)835份,藥物品種數(shù)277種,有省略。詳見表1。
表1 總體用藥頻率表
2.2 總體用藥頻數(shù) 頻數(shù)在0~10%區(qū)間內(nèi)最多,共219種,在10%~100%區(qū)間內(nèi)藥味較少,為58種。
從頻率表來看,在835份醫(yī)案中,嚴教授共用中藥277種,最高頻率為96.77%,最低頻率為0.12%。為便于總結(jié),筆者將所用中藥按頻率由低到高的順序分為3類:低頻率用藥,應用頻率<10%;中頻率用藥,10%≤應用頻率<40%:高頻率用藥,應用頻率≥40%。低頻藥共219種,所占比例最大,占使用中藥的79.06%;中頻藥次之,共34種,占使用中藥的12.28%;高頻藥最少24種,占使用中藥的8.66%。在低頻藥和中頻藥區(qū)間,隨用藥頻率的升高,用藥種類數(shù)減少,中頻藥和高頻藥少于低頻藥。中頻加高頻藥按功效分類,可分為益氣藥、溫陽藥、活血藥、理氣藥、利水藥、清熱藥、安神藥、補腎藥等,益氣藥:黃芪、生曬參、甘草;活血藥:桃仁、川芎、土鱉蟲、葛根、三棱、地龍、莪術(shù)、生蒲黃、全蝎、蜈蚣;溫陽藥:附子、桂枝、細辛;清熱藥:知母、黃柏、黃芩、黃連、制大黃;補腎陽藥:淫羊藿、骨碎補、補骨脂、杜仲、牛膝、鹿角;安神藥:酸棗仁、夜交藤、遠志、牡蠣、龍骨、朱燈芯、五味子;利水藥:白術(shù)、白芍、豬苓、車前子、澤瀉、薏仁;理氣藥:柴胡、枳殼、大腹皮;滋陰、養(yǎng)血、填精藥:生地黃、熟地黃、麥冬、當歸、臍帶;抗心律失常藥:苦參、茶樹根、景天三七;平肝藥:天麻;化痰藥:半夏、瓜蔞皮、薤白、枇杷葉。
慢性心力衰竭屬于祖國醫(yī)學“心水”“心脹”范疇,嚴師認為其病機為心腎陽虛,瘀血水飲內(nèi)停,心腎陽虛為本,瘀血水飲為標,從以上藥物的使用可見一斑。嚴師強調(diào),心陽根于腎陽。治腎的目的在于顧本求源,維護精氣。常以鹿角片、補骨脂、仙靈脾溫補腎氣,心腎同治;以生地、熟地、臍帶等補腎填精。心主神明,神志安則病去半,故清心火,養(yǎng)肝血,安神志為其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常用之法。心力衰竭可夾風夾痰,故天麻、瓜蔞皮、薤白、枇杷葉為嚴師常用之品??鄥ⅰ⒉铇涓?、景天三七是嚴師治療心衰心律失常的特色用藥。
人參還有調(diào)整血管和血壓作用[1]。黃芪有強心、利尿、降壓等作用[2]。桃仁有抗血栓作用[3]。三棱、莪術(shù)具有非常顯著降低血小板黏附率作用[4],顯著降低血小板[4]。地鱉蟲可顯著減少血栓長度,降低血栓的濕重和干重[1]。川芎嗪可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且能使已聚集的血小板解聚[2]。制附子的有效成分去甲烏藥堿是通過激活腎上腺素α和β受體而產(chǎn)生正性肌力和正性頻率的作用[1]。仙靈脾制劑能明顯增加動物離體心臟及在位心臟的冠脈流量,又能擴張外周血管,增加肢端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還能提高耐缺氧能力。茯苓,豬苓有利尿作用??鄥A主要是通過心肌細胞膜上的L 型鈣通道影響鈣離子內(nèi)流的,這種作用可能是苦參堿抗心律失常的機制之一。
嚴師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藥物使用規(guī)律,低頻藥物是嚴師根據(jù)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而使用的,因為每位患者體質(zhì)、癥狀千差萬別,低頻藥物的使用反映了中醫(yī)個體化的思想,同樣占據(jù)重要地位。
[1] 王筠默.中藥藥理學[M].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1985:49;80;105;111;116.
[2] 汪寧,劉青云.桃仁不同提取物抗血栓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藥材,2002(6):414-415.
[3] 陳奇.中藥藥理研究方法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3:424;581;584;570.
[4] 李進禧,李留東,邢健東,等.苦參堿對大鼠心肌細胞鈣內(nèi)流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成藥,2002,24(10):774-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