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江
(株洲市二醫(yī)院,湖南 株洲 412005)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臨床體會
朱 江
(株洲市二醫(yī)院,湖南 株洲 412005)
目的對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和等離子電切術治療良性的前列腺增生癥的療效進行分析比較。方法選擇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我院接診的120例良性的前列腺增生癥患者,并隨機的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60例,觀察組使用雙極等離子切除術進行治療,對照組通過經尿道前列腺電切除術進行治療。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出血量、手術時間、導管留置時間、性功能改變及并發(fā)癥情況等,并將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的出血量、手術時間、導管留置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觀察組在術后的逆行射精率為48.3%,陽痿率為15%,對照組分別為50%、18.3%,兩組差異不明顯(P>0.05)。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要明顯低于對照組,分別為5%和26.7%,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結論經尿道前列腺電切除術(TURP)和等離子電切術均是治療良性的前列腺增生癥(BPH)的有效療法,但等離子電切術是一種并發(fā)癥少、安全性高、療效確切、對生理功能影響較小的一種新手術方法,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使用。
前列腺電切除;良性;前列腺增生癥;尿道
前列腺增生多出現(xiàn)在前列腺的內層部位,解剖位置位于膀胱頸部到精阜一段的后尿道腺體間質之中。其中,良性的前列腺增生癥在老年男性群體中發(fā)病率較高,造成尿路出現(xiàn)阻塞從而引起尿失禁、排尿困難等多種癥狀,此時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1]。傳統(tǒng)的手術方式為經尿道前列腺電切除術,但此方法存在技術難度大,出血量較多的缺點,而等離子電切術則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興起的一種新的手術方式。本文選擇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我院接診的120例良性的前列腺增生癥患者分別使用TURP方法和等離子電切術進行治療,并對兩種方法的療效進行比較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選擇我院從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接診的BPH患者120例,并隨機的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采用等離子電切術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TURP方法進行治療?;颊吣挲g在60~85歲,平均年齡(70.3±12.4)歲?;颊叩陌Y狀主要有:夜尿頻繁、尿失禁、漸進性的排尿困難。其中,有50例患者有急性尿潴留史,5例患者出現(xiàn)上尿路積水,從而引起2例患者腎功能不全,6例患者有膀胱結石,7例有糖尿病,另有50例患者患有高血壓。通過肛門指診得到前列腺的增生度,Ⅰ度40例,Ⅱ度50例,Ⅲ度30例。前列腺的粗側重量在48~85 g,平均為(64.5±12.3)g。
1.2 方法
①設備儀器:TURP使用德國產的內窺電切鏡系統(tǒng),電切功率設置為70 W,電凝功率設置為40 W,用濃度為5%的葡萄糖液做鏡沖洗液,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使用甘露醇做鏡沖洗液,壓力控制在50~80 mm H2O,流量控制在100~200 mL/s范圍內,保持低壓,進行沖洗。等離子電切術使用英國生產的雙極電切系統(tǒng),電切功率設置為120~160 W,電凝功率設置為40~80 W。②手術方法:兩組使用相同的切入方式,先進行尿道黏膜麻醉和低位的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以后選擇截石位,進行常規(guī)的消毒以后鋪無菌巾。碰到尿道狹窄的情況時,要先將尿道外口擴張,通過監(jiān)視器觀察并將電切鏡經尿道插入,仔細觀察輸尿管口、膀胱壁、尿道括約肌、精阜和前列腺的情況,準確的掌握精阜與膀胱頸部之間的距離。增生以中葉為主的患者先切除5~7點處,增生以兩側葉為主的患者要先從1點或者11點處切除,然后再對精阜的周圍進行切除,最后對整個創(chuàng)面和前列腺尖部進行修整。切除的范圍在精阜與膀胱頸這兩個標志點之間[2]。如果患者伴有膀胱結石,則要先通過尿道腔進行碎石,然后再做前列腺手術。切割完成后對取出的前列腺組織做病例檢查。在尿道內置入三腔氣囊型導尿管,手術后要持續(xù)的進行膀胱沖洗,保留導尿管3~7 d。
1.3 觀察指標:對手術的時間、手術中的出血量、導管留置時間、性功能改變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別記錄,并對結果做比較分析。
1.4 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軟件包SPSS13.0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t檢驗,手術前后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
2.1 手術基本情況比較:使用等離子電切術進行治療的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導管留置時間均明顯低于使用TURP治療的對照組,兩組之間的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比較表
2.2 并發(fā)癥比較:觀察組中有3例患者在術后出現(xiàn)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其中尿失禁1例,繼發(fā)性出血1例,膀胱痙攣1例;對照組中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患者有16例,發(fā)生率為26.7%,其中尿失禁5例,尿道口狹窄5例,尿外滲1例,繼發(fā)性出血2例,膀胱痙攣3例。所有的并發(fā)癥在進行治療以后均得到恢復或痊愈,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要明顯低于對照組。
2.3 性功能改變:觀察組中有29例患者出現(xiàn)逆行射精,發(fā)生率為48.3%,9例患者出現(xiàn)陽痿,發(fā)生率為15%;對照組有30例逆行射精和11例陽痿,發(fā)生率分別為50%和18.3%。兩組差異比較不顯著(P>0.05)。
3.1 TURP具有手術時需要的電功率較小,不容易造成閉孔神經反射,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比較小,恢復的快,住院的時間短,費用低等特點。一直被人們作為前列腺增生治療的金標準。但通過諸多的臨床研究表明,此手術存著操作技術要求比較高,術中出血量較大的缺點,而大量的出血與輸血會對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產生不良影響,同時還會對手術視野清晰度造成影響,最終影響到手術的效果。而與之相比,等離子電切術則很好的克服了這些缺點,具有并發(fā)癥少、安全性高、療效確切、對生理功能影響較小等特點。造成此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手術工作原理的不同。
3.2 并發(fā)癥的比較:在進行TURP和等離子電切術手術之后,均可能出現(xiàn)出血、尿失禁、電切除綜合征等并發(fā)癥。本研究結果表明,TURP手術之后發(fā)生出血、尿失禁的概率明顯高于等離子電切術。由于TURP手術的工作電極在電切環(huán)處,而回路電極則為帖服在患者身體表面的負極板,因此在手術中,工作電流會經過患者身體形成回路并產生高溫,電極會瞬間將接觸組織氣化,同時由于熱穿透原因會對周圍的組織造成損傷,從而引起出血、尿失禁等并發(fā)癥。而等離子電切術有效的克服了上述缺點,有效的降低了熱穿透效應,減少了對尿道外括肌的損傷,從而有效降低了出血、尿失禁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使用離子電切術對良性的前列腺增生癥患者進行治療,具有并發(fā)癥少、安全性高、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的特點,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使用。
[1] 沈利楊,沈柏華,姚松根,等.經尿道前列腺雙極等離子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8,10(12):1588-1589.
[2] 曾少明,史明,王風,等.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 382 例報告[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8(1):35-37.
[3] 劉鐵成,劉玉福,趙吉光,等.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的麻醉處理[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6,26(8):1130-1131.
[4] 何斌,蔡建茂.經尿道等離子雙極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05,10(1):30.
R697+<.3 文獻標識碼:B class="emphasis_bold">.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4)25-0285-02.3 文獻標識碼:B
1671-8194(2014)25-0285-02
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4)25-02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