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慧利
(鄭州市兒童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53)
“治療性觸摸”在PICU患兒心理護理中的作用
汪慧利
(鄭州市兒童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53)
目的調查分析兒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PICU)患兒心理狀況及心理需求,并運用“治療性觸摸”進行護理干預,為臨床醫(yī)療護理工作提供參考依據(jù)。方法將60例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觀察組個性化的對PICU住院的兒童、學齡前兒童、嬰幼兒進行各項診療操作前給予“治療性觸摸”系統(tǒng)心理護理干預,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結果PICU患兒在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后,觀察組72 h后嬰兒-學步兒童社會和情緒評估量表(ITSEA)、COPPT分值較24 h內均明顯降低,且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患病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產(chǎn)生一定的心理威脅,PICU患兒存在哭鬧、對環(huán)境陌生產(chǎn)生的恐懼、抑郁及疼痛的刺激等各方面心理問題,在救治危重患兒的同時及時給予“治療性觸摸”早期心理護理干預,能夠使患兒與醫(yī)務人員積極配合,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兒早日康復。
治療性觸摸;心理護理;干預
觸摸療法也叫治療性觸摸(therapeutic touch),是美國紐約大學護士學校的多洛斯·克里羅博士首創(chuàng)的[1]。這種方法對患者既能起到安慰作用,又能起到治療作用,普遍受到人們的歡迎。治療時,醫(yī)師或護士通過手的觸摸使患者和醫(yī)護人員之間產(chǎn)生親切感,當人得到撫摸后,會下意識地激發(fā)體內抑制系統(tǒng),同時使腦分泌出更多的腦腓肽和內腓素,這是一種類似嗎啡的物質,能夠緩解疼痛,興奮人的精神,并通過人體傳導系統(tǒng)輸送到全身各個部位,從而起到一定的保健和治療效果。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心理護理已成為現(xiàn)代護理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PICU(兒科重癥監(jiān)護室)重點收治急危重癥患兒(不包括新生兒),由于小兒危急癥來勢猛,變化快,病死率高,而PICU原則上必須取消陪護[2]。患兒由于常和父母隔離,頻繁的各種侵襲性操作如:機械通氣、吸痰、靜脈注射、采血等帶來疼痛及不適,飲食睡眠生物鐘被打斷,大量陌生面孔和儀器的出現(xiàn),使得入住PICU的患兒較普通病房更加焦慮、恐懼和疼痛,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干擾,產(chǎn)生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直接影響患兒的康復,對疾病和預后的影響不容忽視?;純河蓽嘏募襾淼侥吧臒o陪病房,已經(jīng)習慣的環(huán)境產(chǎn)生了變化,加之身體的不適,及兒童生長發(fā)育的周期性,故應根據(jù)不同年齡段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本文運用“治療性觸摸”進行早期心理護理干預,效果滿意,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選擇PICU住院患者60例,其中年齡0~3歲,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兩組患兒年齡、病情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①對照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進行護理,重點做好心理護理和病情觀察。滿足患兒的各種需求,
表1 兩組患兒心理評估情況比較
②觀察組采用每天對患兒進行各項診療操作前給與他們15 min輕柔觸摸,撫摸他們的頭部、小手、背部和四肢,能像他們的母親一樣關心他們,成為他們心理上的母親,這樣就能給治療帶來許多方便之處,應具備慈母般的心,在治療中做到態(tài)度和藹,動作輕柔,力爭手法穩(wěn),準,一次成功,使他們消除對各種操作所帶來的疼痛產(chǎn)生的懼怕心理。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ITSEA、COPPT評分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兒心理評估情況比較見表1。
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的轉變,研究兒科患兒的心理特點并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顯得尤為重要。PICU患兒認知能力及心理特點還很原始,又不善于用語言表達,只有感知反映,以情緒體驗為主。撫觸的研究已歷時百年,它對人類的影響,尤其在嬰兒生長發(fā)育、智力發(fā)育和促進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近年有得到認同的趨勢[3]。PICU護士不但要有強烈的責任感,豐富的專業(yè)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還要有豐富的社會文化知識,在進行各項治療護理前,要溫柔對他們親切的輕拍、體貼、摟抱和觸摸等,這看起來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他們心目中無異于治病的良藥,不僅滿足患兒皮膚的需要,還具有治療功能,甚至能起到藥物所無法達到的作用。對嬰兒期患兒,可多給與撫觸,撫觸可以促進嬰兒睡眠、撫慰疼痛,促進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和增加體質量、減少哭鬧[4],提高免疫力[5];對幼兒期的患兒,在監(jiān)護過程中可給與撫摸、摟抱,使患兒從心底產(chǎn)生莫大的心理安慰,感受到母愛一樣的關懷,由此產(chǎn)生一種安全感,主動與護士親近,并積極配合治療。不僅可改善患兒的煩躁情緒,減少哭泣,同時也給患兒帶來被愛的滿足感。臨床實踐還證實,采用這種觸摸方法能減輕人們因焦慮和緊張引起的疼痛,具有精神安慰作用,有時還能緩和心動過速或心率不齊等癥狀?!爸委熜杂|摸”在PICU患兒心理護理中使我們做到了體貼周到的人性化服務,更科學、更專業(yè)地為患兒減輕病痛,使患兒身心處于最佳狀態(tài),以便更好地進行治療,減少并發(fā)癥,促進患兒早日康復。
[1] 江城.神奇的觸摸療法[J].健康博覽,1997(9):87.
[2] 楊姮.舒適護理在機械通氣病人護理中的應用進展[J].現(xiàn)代護理,2006,12(27):112.
[3] 梁愛民.嬰幼兒撫觸研究進展[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4,12(1): 143.
[4] 雪麗霜,葉梅艷,楊巧玲,等.嬰兒撫觸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01,16(10):728-730.
[5] Ironson G,Filed T,Scafidi F.Massage therapy is associaled with enhancement of the immune system’s capacity[J].Int J Neurosci, 1996,84(1/4):205-207.
R473.72
B
1671-8194(2014)23-03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