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何 年
教育應增加寬容度
■本刊記者 何 年
所謂寬容教育,是指教育引導學生以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他人與自己不一樣的行為方式、觀點,以及他人所犯的錯誤,既包括針對其他人的錯誤,也包括針對自己的錯誤??鬃幼苑Q自己價值觀的核心是“忠恕之道”,于是子貢來問孔子:“能不能用一個字概括應終身奉行的道德原則呢?”孔子回答說:“那就是恕吧!”在忠恕之間,孔子做出了取舍……
2013年9月19日,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qū)方山學校一位女教師,抽了學生小新一個耳光,到10月9日,該教師一共向小新、小新父母、外婆等,通過現場、電話等方式做出12次道歉,且做出1.3萬的賠償,并受到警告、績效考核一票否決的處罰。但她的學生,13歲的小新,還是堅決拒絕原諒她。老師動手打學生顯然不對,但接連向學生道歉12次,并做出賠償,受到處罰后,卻依舊無法得到家長、學生的原諒。家長、學生有不愿諒的權利,可是他們的這種選擇,暴露出當前寬容教育的嚴重缺失。
在好萊塢電影《蜘蛛俠》第一集里,蜘蛛俠仇恨殺死他叔父的強盜。他的嬸嬸卻告訴他,要遵守耶穌的教誨,“寬恕你的敵人”??梢姛o論是中西方文化,原諒都是核心的道德準則。但在我國中小學校中,對學生施以嚴厲懲罰的卻正是學校的德育部門。教育需要寬容,這樣才能鼓勵個體的差異和個體的積極探索,也才能給每個教育者、受教育者認識錯誤、走向完善,共同成長的機會和環(huán)境。
有堅決不原諒的學校,自然有堅決不原諒的學生。四川方山學?!岸獠辉彙笔录钠鹨?,就是教師對學生的錯誤首先不寬容,動手扇耳光,結果是受到傷害的學生及其家長,學會了教師的不寬容。其中,家長、學生要求老師道歉、校方做出處理,是積極的維權行動;但教師接連道歉、學校做出處理之后,學生和家長還不原諒,是教育的失敗,同時是“不寬容教育”的成功。這種“不寬容教育”,是教育的反向指標。
輔導 來源/上海市中小學心理輔導協會
學校對學生過于嚴厲,這樣的事例有很多。在蘇州吳江南麻中學,3名男生,因為在大便池里小便被校方通報處分,通報被網友曬出后,引起了一片吐槽?!按祟惿钚∈拢€是應以教育為好?!睂W校這么做,是不是管太嚴了?
根據南麻中學發(fā)布的處分公告,2013年12月2日上午第二節(jié)課后,兩名初三男生和1名初二男生在廁所大便池里小便,“這一不文明行為違反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南麻中學《一日常規(guī)》的相關規(guī)定,并在同學中造成了較壞的影響,為嚴明校紀校規(guī),經德育處研究決定,給予3位同學警告處分”,通報落款為南麻中學德育處。
南麻中學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長周建新表示,南麻中學校舍建于1995年,廁所大便池至今還是蹲廁,有的學生圖方便,就直接在大便池里小便,常常會把污物濺到踏板上,甚至發(fā)生過濺到其他同學的情況。1998年,學校將“不能在大便池里小便”這條列入了《一日常規(guī)》,絕大部分學生都能自覺遵守。這3名學生被“重罰”還屬頭一回,主要是其中一名學生已違規(guī)多次。事發(fā)當天,這3名學生逃了課間操,老師找到廁所,當場抓住他們在大便池里小便,因此予以處分。周建新表示,受學校實際條件限制,這項校規(guī)還得繼續(xù)執(zhí)行,否則會影響其他學生的生活。不過他也表示,“處分”一詞用得有些重了,下回有類似情況,將注意方式方法,對學生予以正確的引導。從校方敘述看,此事發(fā)生在課間操期間,3名學生沒有參與課間操,引發(fā)教師尋找,此時其他學生應該都在操場上做操,在大便池尿尿的行為并不存在“濺到其他同學”的可能性。在不妨害其他人的情況下,僅僅是尿尿的地方不對。也許是學生故意要和學校對著干,但學校似乎不宜反過來和學生對著干。學校的懲罰理由雖然充分,但其實不過是托詞,實際上是對學生逃避課間操、故意不服從管理的一種制裁。
要知道,學校對學生百般設法予以懲罰,給學生帶來的不良影響是難以消除的。
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被輿論質疑缺乏寬容,比如,出臺嚴苛的校規(guī),限制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而不是循循善誘。這導致家校矛盾、師生矛盾沖突加劇。2013年12月30日,寧波北侖中學貼出一張有該校德育處蓋章的布告,布告中的內容為:“經查,國一班譚旭,江子晗,王傅博,陳勵韌,胡健清,胡江浩6名同學,于12月29日16:30放學后,在籃球場地打籃球。根據《北侖中學學生獎懲條例》,決定給與上述同學以下處分:公開點名批評,成長指數庫扣4分。希望其他同學引以為戒,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做一個文明的中學生!”
這張?zhí)幏植几骐S即引起教育界人士關注,被多個微博轉發(fā)。人們關注的原因是,這個處分似乎過于莫名其妙了。學校對于學生的教育包括懲罰,也包括寬容。學校對違反校規(guī)的學生進行處分似乎天經地義,但是,是不是也該考慮寬容呢?何況,學生放學后在籃球場打籃球本來就沒有錯,這種懲罰就不僅是不寬容,而是近乎無理取鬧了。
中學生在放學時間,去籃球場打籃球,卻因此而招致學校的處罰,這樣的事實的確令人難以理解。北侖中學校辦負責人表示,4點半是放學后就餐時間,學生未按規(guī)定去就餐,而是去打籃球,所以公告批評。學校表示,學校沒有禁止學生放學后在校園打籃球。
寬容教育的缺失,是德育教育的不足,也是依法治教環(huán)境缺乏的結果。在依法治教的辦學環(huán)境中,教師、學生的權利,都有法律保障,且有教師委員會、家長委員會這樣的機構加以維護。不論是教師侵犯學生權利,還是學生傷害教師,都將依法處理。由于沒有做到依法治教,侵權事件都要靠行政出面解決,導致受害一方,只有寄希望于把事情鬧大,才能引起行政部門重視。這注定了不會“寬容”。這扭曲了事件的性質,也加重師生間的不信任。
學校辦學只追求現實的功利目標,是制造不寬容的又一重要因素。政府部門管理教師、教師管理學生時,考核評價體系太過單一,且缺乏人性化,教師在升學率、分數等考核指標體系下,焦慮不堪,學生在缺乏自由生長的空間中,對教師、學校有諸多怨氣,有時師生間會因一點小事就大動干戈,就像點燃了火藥桶。
從本質上講,寬容教育,是強調人文關懷,尊重個體權利的教育,這正是我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以至社會教育中,最缺乏的部分。今天,我國教育部門和學校都在強調要建設和諧的校園,為此,必須重視寬容教育,這一方面,需要加強依法治校,將辦學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行為都納入法律框架之下,學校依法辦學、教師依法執(zhí)教、學生享有平等、合法的受教育權,這是寬容的基礎;做到這一點,需要學校建立能代表教師權利、學生權利的教師委員會和家長委員會,讓權利能真正落地。另一方面,則需要實現學校的人性化管理:于教師而言,學校要尊重教師的教育自主權,給教師自主教學的空間,不能用各種行政指標干涉教師教學,于學生而言,學校要創(chuàng)造一個寬容失敗、允許學生犯錯誤,鼓勵學生積極探索、逐漸完善的寬松氛圍。
有調查顯示,中小學生最反感的懲罰形式排在前6位的分別是:辱罵、諷刺挖苦嘲笑、罰作業(yè)、不讓上課、罰站、不準回家。其中,反感辱罵、諷刺挖苦嘲笑、罰作業(yè)的比例,明顯高于其它懲罰形式,并且表現出各自的年級特點。學生對諷刺挖苦嘲笑的反感人數比例則從小學五年級到初中一年級急劇增大,然后持續(xù)增長,直到高二又一次劇增。學生對辱罵在小學四年級前后和初中二年級前后逆反心理最強,所占比例分別超過三分之一和接近二分之一。整體上看,50.5%的學生不贊成懲罰,并隨著年級的增高,對懲罰反感的傾向上升。53.9%的小學生贊成懲罰,明顯多于不贊成的比例(39%);55.7%的初中生不贊成懲罰,明顯多于贊成的比例(29.7%);75.6%的高中生不贊成懲罰,而贊成懲罰的比例只有18.3%。還有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非常贊成懲罰在小學的比例為31.9%,初中則銳減到8.8%,高中則只有1.5%。
山東省淄博實驗中學的特級教師邵淑紅在美國培訓學習期間發(fā)現,美國高中對學生的懲罰措施是隔離閱讀雜志與書籍并寫讀后感。學校有一間學生隔離室,只有普通教室的一半大,有三四套特制桌椅,桌子兩邊有隔板,學生面墻而座。門口有值班教師,無課教師輪流值班。教室里有各種雜志供學生閱讀。在閱讀文章并寫完讀后感后,學生還要填寫一張表格,內容有自己受到懲罰的原因,不良行為對他人有何影響,今后應如何改正等內容。隔離閱讀的懲罰形式,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同時讓學生有正事可干,在學生干完正事后,身心放松的時候進行自我檢討,能達到教育的目的。這種教育即使懲罰,也是寬容。
在北京龍文學校德勝門校區(qū),物理教師李秀鵬寬容對待學生的方式,帶給了他的學生積極影響。他的學生張永凱說:“李秀鵬老師是我見過最好的老師。我是一個高考復讀生,成績很差。他每次和我談話結束的時候,總會說一句‘你是最好的學生’。我從小到大,除了爸爸媽媽沒有一個人對我說過這樣的話語。高考前幾天,李老師給我打電話說,‘在考場上你只要發(fā)揮正常就可以,不要緊張,我看你最近幾天心神不寧了,是不是壓力太大。你記住,你考得好與不好,父母不會責怪你的,你成績下來的時候,不管結果如何,老師都會陪著你克服一切困難?!?/p>
張永凱表示,這種寬容的最大收獲是他的物理成績。從原先的68分提高到93分,而且他不再害怕物理了,不再懼怕考試了。
廣東省韶關縣南浦中學教師李會香也是一位寬容教育的踐行者。李會香教初二,她班里有位同學,剛開學時,作業(yè)老是不交。李會香時常摸著他的頭,對他說:“你真可愛,老師很喜歡你?!睅状魏螅麑顣惝a生了親近的感情。這時,李會香就適時提出要求:“老師很喜歡你,不過,你的作業(yè)令老師不滿意,我很不開心?!比绱诉@般,沒有嚴厲的批評,更沒有訓斥,但有的是老師與他的真心交流。這位同學后來總自覺地把作業(yè)做好,不再拖拉。在校外見到李會香,即使老遠的地方也會跑過來說:“老師,我作業(yè)已經做好了。” 李會香認為,教師應有一顆寬容的心,讓學生感到老師真心為自己著想,老師的寬容和關愛會贏得學生的真心愛戴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