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敏艷
一、關于英語跨文化知識教學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語言有一定的文化內(nèi)涵。在外語教學中,文化是指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行為規(guī)范、文學藝術、價值觀念等。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接觸和了解外國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與熱愛?!保ń逃?,2011)。學習一門語言必須同時學習語言所依附的文化。然而,在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缺乏跨文化知識教學的意識,忽視跨文化知識教學;同時,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也不感興趣,認為學英語就是背單詞、短語和課文,以及進行大量的語法訓練。這些想法和做法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語言學習的效果和實際運用,制約著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
二、初中英語跨文化知識教學的實踐
(一)以教材為依據(jù)滲透跨文化知識教學
1.詞匯教學
英語單詞和語篇一樣,同樣隱含著豐富的文化大餐(何自然,1997)。教師可以在詞匯進行中滲透跨文化知識的教學。如不少學生在描述人外貌的時候,會用“fat”這個詞。其實“fat”在英語中只能形容自己,不能描述別人,否則會被認為是很不禮貌的表現(xiàn),是對對方的冒犯,尤其是女性。再如,學習單詞“elderly”時,教師可以通過一個故事告訴學生這個詞的用法:“一個中國學生在美國留學時在餐館打工,一對老夫婦經(jīng)常在餐館吃飯,中國學生很尊重老夫婦,總是最好的服務態(tài)度。老夫婦問為什么這樣,中國學生脫口而出,“because you are elderly.”老夫婦很生氣,后來還是餐館老板解圍。原來在美國你說對方‘elderly,就是說他很無用。”這場誤會就是因為跨文化知識的缺乏而產(chǎn)生的。單詞教學中的跨文化知識滲透,可以加深學生對單詞的理解和記憶。
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詞匯進行中滲透諺語、習語的教學。如在學習生詞“trouble”時,可以擴充諺語“Dont trouble trouble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不要庸人自擾,自尋煩惱)。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注意trouble做動詞和名詞的不同用法,再讓學生大聲朗讀句子,增強學生的語感。教師以諺語作為例句,不但使學生學習的英語更加原法原味,而且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果,培養(yǎng)了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2.課文教學
《牛津英語教材(譯林版)》每個單元都包含“Reading板塊。教師需要加強跨文化知識教學的意識,抓住課文教學的機會,滲透跨文化知識教學。如9A Unit2 Reading 是關于顏色所代表的含義以及顏色怎樣改變我們的情緒。我以表格幫助學生區(qū)別中西方文化中關于顏色的不同之處(見下表)。
3.話題教學
《牛津英語教材(譯林版)》每個單元圍繞一個話題展開,如7B中的6個單元話題分別是Dream Home,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 Finding the way, Amazing things, Abilities, Pets; 8A中的6個單元話題分別是Friends, School life, A day out, Wild Animals, Birdwatchers, Natural Disasters. 教師要挖掘話題中的跨文化知識,在教學中加以滲透。如:在動物話題單元,教師可以對比中西方文化中關于貓、狗以及其他動物的文化區(qū)別。如在西方國家中,貓并不像在中國那樣受歡迎,在西方文化中,有關貓的說法大都是貶義的,如as sick as a cat(病入膏肓)、like a cat on hot bricks(熱鍋上的螞蟻);相反,與狗相關的說法大都是好的。如:a lucky dog(幸運兒)、a clever dog(聰明的孩子)、gay dog(快樂的人)、work like a dog(努力工作)、Each dog has its day(人皆有得意之時)。又如在School Life單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比較中西方學校的課程、作息時間、作業(yè)等的不同;在教授Dream Home單元時,教師可通過圖片讓學生欣賞世界各地的城市、國家象征景點以及樓房建筑物,旨在加強學生對各國的理解,拓展學生的跨文化視野。
(二)以活動為載體,加強跨文化知識的滲透
跨文化知識的教學應注重課堂與課外的有機結合,通過豐富的活動,增加學生接觸文化知識的機會,真實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1.觀看原聲電影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原聲電影,以增強學生的文化體驗,促進學生的語感的提高。例如在觀看影片《小鬼當家》時,筆者要求學生邊看邊注意電影中的文化,看完電影一起交流。S1: I have experienced Halloween celebration with my own eyes. Teenagers, even adults dress up on that day and people hand out a lot of candies and sweets. S2: In their schools, students can take part in all kinds of sport games, such as baseball, football, basketball, tennis and so on. S3: The old man in the park loves birds so much. He looks after them even when its terribly cold. And people are more willingly to help others in the film. S4: Western students are more independent than us. Its better for us to learn how to do things for ourselves.
2.廣泛的課外閱讀
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各種英文書籍和報紙雜志,鼓勵學生在廣泛的閱讀中提高閱讀能力,并獲取更多的外國文化知識。筆者鼓勵學生及時做筆記并在小組和全班范圍內(nèi)進行交流。筆者組織學生進行復述、角色扮演、故事續(xù)寫等閱讀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風采的表演平臺,學生盡情地展現(xiàn)自我,展現(xiàn)他們理解的英語文化。筆者還組織學生討論文章中的文化差異和文化沖突,在討論中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3.豐富的英語課外活動
我們可以組織多種英語活動,如英語角、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晚會、慈善募捐、慈善義賣等,讓學生們在活動中體驗和運用文化知識,促進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如我們學校一年一度的英語節(jié)活動、圣誕前夜的英語晚會、萬圣節(jié)的南瓜燈比賽、萬圣節(jié)的化妝晚會等等,又如我校每周的英語日,學生必須用英語交流;又如周二和周四下午的英語角,學生面對面與外教交流對話。這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能幫助學生使知識向能力轉化,學生體驗著學習英語的快樂和“用英語做事”的成功感,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關于跨文化知識教學的思考
(一)以生為本,注重體驗
跨文化知識的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已有知識結構以及教學內(nèi)容,注重學生的體驗,目標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形成積極的文化態(tài)度和能力。
(二)積少成多,逐漸滲透
跨文化知識的教學應滲透于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隱性滲透和顯性教學相結合。教師要充分挖掘和使用多種資源,在詞匯、語法、課文、話題教學中進行適當?shù)臐B透和拓展,以豐富課堂教學,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
(三)多樣性活動中提升學生能力
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活動和課外活動相結合的方式,知識教學與能力提升相結合,在多樣性活動中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四)多樣性的評價方式
有效的學習需要及時有效的評價。教師需要設計多樣性的評價方式,以發(fā)揮激勵和導向作用,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愉悅的氛圍,讓學生喜歡英語、樂于說英語、樂于用英語做事,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和發(fā)展打好基礎。
四、結束語
“對所學語言中的文化和社會習俗感興趣的語言學習者語言學習的成功可能性更大(Rod,1999)?!彼?,教師在教學中應大膽探索跨文化知識的滲透與教學,不但改進教學方法和模式,實現(xiàn)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的意識,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參考文獻
[1]Rod Ellis..第二語言習得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2]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義務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