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劉麗
摘 要:西藏學生漢語基礎薄弱,對于以漢語為依托的英語學習更是不容易。我們要為學生建立明晰的英語架構(gòu),從英語學習的幾個基本要素,單詞,句型,時態(tài)入手。通過在游戲中鞏固單詞量,在練習中連接新單詞,在情景下貫通點線面,為學生建立一個立體多維又簡單明晰的英語學習結(jié)構(gòu)。
關(guān)鍵詞:西藏學生 英語 單詞 完善
西藏學生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基于這一點,內(nèi)地西藏班施行四年制高中。而這額外的一年高中預科學習可以用于彌補學生在初中階段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西藏地區(qū)教學條件較為落后,而且西藏學生從小要學習藏語、漢語、英語,漢語本身就薄弱的他們,對于以漢語為依托的英語學習更是不容易。三語學習的環(huán)境,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混亂無章,為學生建立一個明晰清楚的概念勢在必行。為學生建立明晰的英語架構(gòu),就要從英語學習的幾個基本要素——單詞,句型,時態(tài)入手。本文從這三個方面,通過在游戲中鞏固單詞量,在練習中連接新單詞,在情境中貫通點、線、面,為學生建立一個立體多維且簡單明晰的英語學習結(jié)構(gòu)。
一、單詞為“點”,在游戲里鞏固單詞量
相信很多老師都常常提到,單詞就像蓋房子的磚,我們必須準備好足夠的磚,房子才能蓋起來。我們的磚必須足夠堅固,房子才能穩(wěn)固。西藏學生因為對英語學習缺少興趣,記憶單詞這個原本就枯燥的大工程對他們而言更加艱難和無趣。如果沒有單詞的積累,接下去的學習只能是苦難重重,單詞是基本點,夯實基礎,才能建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單詞的鞏固和學習,從游戲開始,有趣生動。單詞的復習根據(jù)不同詞性的劃分來進行教學,如在名詞歸納總結(jié)地點的時候,可以結(jié)合游戲進行。如鞏固單詞:
department store(百貨商店)、 market(市場)、supermarket(超級市場)、museum(博物館)、shop(商店)、book store(書店)、gift shop(禮品店)、library(圖書館)、bus stop(公共汽車站)、park(公園)、school(學校)、restaurant(餐館)、cinema(電影院)、theater(劇院)、art gallery(畫廊)、 stadium(體育場)、play ground(操場)、bar(酒吧)、office(辦公室)、government(政府)、shipside(碼頭)、hotel(賓館)、toilet (廁所)、shoemaker(鞋店)、baker(面包店)、gym(體育館)
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張半成品地圖,假設自己未來的房子在這個地圖的中心,請同學說一說希望自己的房子周圍都有哪些建筑和設備,學生首先說的肯定是自己熟識的單詞,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糾正,將正確的寫出來,并且邀請學生幫忙完成這幅地圖,寫上單詞作為logo。這樣的設計能夠加大學生探究和回憶原先所學單詞的興趣,在同學的互相幫助下,共同完成這張地圖,師生再通過閱讀logo鞏固。另外,教師可以請學生放學回家,通過記憶默寫出以后自己希望的居住環(huán)境外的建筑,即設計小區(qū)環(huán)境,第二天在課堂上反饋,這是第三次的鞏固。這樣的多次鞏固,不重復,在有趣的自由思考的環(huán)境下,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記憶了單詞。同時,學生會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寫建筑名詞,也增加其學習新詞匯的機會,一舉多得。這只是其中一種通過游戲的方式來輕松鞏固單詞,教師可以根據(jù)情境的不同進行游戲選擇,課堂設計。
二、句型為“線”,在練習中連接新單詞
學生在初中已經(jīng)有過句子學習的經(jīng)驗,但是缺少一個系統(tǒng)的歸納和總結(jié)。通過句型的聯(lián)系,連接新單詞,更好地掌握英語。五種句型的鞏固和復習也是必要的。
如要學習“主+謂+賓”這個句型結(jié)構(gòu),可以模仿學生間很流行的“誰+在哪里+干什么”游戲。老師列出有趣的主語、謂語、賓語。先幫助同學鞏固這些單詞,而后將這些詞寫在卡片上,依據(jù)不同的成分放入箱子里。同時向?qū)W生講解這三個成分。然后請同學一次抽取,連成句子。將句子一次寫在黑板上,再進行分析。因為隨機抽取的詞語組成的句子可能十分滑稽,脫離現(xiàn)實,學生會覺得有趣,在娛樂之后,可以請同學分析,為什么滑稽,以此也能夠糾正學生寫句子中的一些常見錯誤。以句型為“線”,在練習中連接新單詞。
三、時態(tài)為“面”,在情境下貫通點、線、面
時態(tài)的學習對于西藏學生來說可能是最為復雜、最難判斷的一個部分了。但是,如果采用合理有效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掌握了時態(tài)的用法,那么在往后的學習過程中都會覺得寬松有趣許多。情境教學是最經(jīng)典的一種教學方法,將學生放在一定的情境中,學生就能明白句子中時態(tài)的變化,在設定情境進行練習的過程中,學生必須使用先前學習過的單詞與句子,這樣,一個情境的對話和練習,包含了單詞、句子、時態(tài)等各方面的練習,所以說時態(tài)為“面”,在情境下貫通點、線、面。
以前文中“建筑”為例,如設定你現(xiàn)在30歲住上這個理想中的房子,則可以這樣劃分時態(tài):
1、當你20歲——將來時
2、當你30歲——現(xiàn)在時
3、當你50歲——過去時
在這樣一個假設的情境中,我們可以清楚劃分時態(tài)的不同,學生也能夠清晰容易地理解,同時,將學習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有熟悉感,有話說,而情境的設置將英語學習變得多維立體起來。在總結(jié)了時態(tài)以后,老師可以請同學說說,如果你住在這里,你一天的生活會是怎么樣的?
學生可能會做出如下回答:I will go to supermarket to buy some food ,then I will go to bus station to take bus to work...這樣的一個情境創(chuàng)設,從基本時態(tài)開始帶著學生學習,再慢慢增加難度,學生比較容易掌握。
單詞、句型、時態(tài)都是英語學習中比較重要的因素,而針對西藏學生基礎較差的特點,進行這方面的復習、鞏固是必要的。在連接點、線、面的情境設置中,多考慮藏族學生的心理特點,加強情境建設的有效性和實用性。和學生一起,結(jié)合點、線、面,完善英語知識結(jié)構(gòu)。
參考文獻
[1]劉海燕.高一英語教法學法初探[J].中學英語園地(教研版).2010(05)
[2]劉宇.大學英語學習方法淺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03)
[3]張夏.中學英語學習方法略談[N].商丘日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