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靜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目前,學生學習負擔越來越重、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患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礙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因而增強小學生心理承受能力、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已成為全社會面臨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跆拳道課作為學校課程有益的補充,能夠促進學生意志品質和道德修養(yǎng)的提高。跆拳道課程對小學生智力、德育及美育的發(fā)展都有極大的好處,對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有著莫大的好處。
跆拳道是起源于朝鮮半島的搏擊運動,它以簡捷實用、內外兼修、手腳并用的運動特點深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并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發(fā)展。跆拳道項目不僅具有健身、娛樂和競技價值,而且具有教育價值,可以在群眾中普遍開展。近幾年來,北京作為跆拳道普及程度與發(fā)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一部分小學率先把跆拳道納入體育教學課程,在幫助學生健身、健心、娛樂、培養(yǎng)社會能力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以北京市小學跆拳道課程的發(fā)展現狀為研究對象。
2.2.1 問卷調查法 對北京市清華附小、人大附小等5所學校的20名體育教師發(fā)放問卷,了解他們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的構成、工作能力、對跆拳道的認知,為論文的研究提供依據。本次發(fā)放20問卷,回收20張,回收率100%。
對北京市清華附小、人大附小等5所學校一到六年級學生發(fā)放問卷(每個年級男女發(fā)放問卷數各半),了解他們是否喜歡跆拳道運動、是否接觸過跆拳道運動和對小學開展跆拳道運動的看法等。本次發(fā)放200張問卷,回收186,回收率為93%。
2.2.2 訪談法 對小學主管體育工作的副校長和部分教師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對學校開設跆拳道課的態(tài)度和看法。對一部分學生家長進行開放式訪談,了解他們對學校開展跆拳道課程的態(tài)度和看法。
2.2.3 數理統計法 對問卷調查得出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結論。
3.1.1 跆拳道項目特點 跆拳道不僅是一種具有高度攻擊能力的方法,而且還是一種精巧的形體藝術和健身方法,技巧及控制力是跆拳道學習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它運用骨骼、肌肉、關節(jié)的活動來調整身體,培養(yǎng)毅力和爆發(fā)力,是一項全身運動。相對于其他的項目,跆拳道活動很少進行激烈地對抗,訓練場地在室內,而且多以木質地板為主或配備一定硬度的跆拳道專用地墊,以避免在練習時摔傷和碰傷,危險性要小于大型球類和大型器械項目。
3.1.2 小學生訓練跆拳道的價值跆拳道的技術動作需要全身協調配合才能完成,它能很好地促進人體的靈敏、速度、力量、耐力等體能體質,協調身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跆拳道的訓練精神和宗旨可以培養(yǎng)學生頑強果斷、吃苦耐勞的精神,鍛煉學生堅韌不拔、積極進取的品質,養(yǎng)成學生謙虛禮讓、寬厚待人的美德,造就學生熱愛祖國、伸張正義的氣節(jié)。跆拳道是對抗性項目,經常訓練會提高身體靈敏性,身體的抗擊打能力,增加四肢的力量。小學生是社會的弱小群體,稍微不留神就會給社會危險分子鉆空子,惡意攻擊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學生。學習跆拳道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自衛(wèi)能力和培養(yǎng)遇到敵人時的鎮(zhèn)定自若心態(tài)。不僅可以把傷害降到最低,還可以提高自救的概率。
直到最近幾年,跆拳道項目在全民健身和體育教育方面才有了較快的發(fā)展。道館招生如火如荼地進行,在是否以前接觸過跆拳道的問題上,統計結果顯示,39%的小學生曾經接觸過跆拳道這個項目,有一定的跆拳道基礎,有利于跆拳道運動的開展。但是接觸過跆拳道的學生跆拳道功底參差不齊,這無形中對跆拳道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雖然沒接觸過跆拳道的學生遠遠多于接觸過的,這一方面反映出跆拳道運動的普及發(fā)展任重道遠,另一方面更加突出了在北京市小學開展跆拳道課程的意義。
如表1所示,在學習跆拳道運動的動機上,統計結果顯示,64%的學生是因為自己喜歡而去學習的,28%是因為同學或者身邊的同伴而去學習的,8%的孩子是因為家長的強迫去接觸這項運動。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個人意愿在學生接受新的運動項目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但是外界的影響也不可小覷。因此開展跆拳道運動,需要從社會、學校、家庭等多方面進行立體宣傳。
在是否贊成開設跆拳道課程的問題上,統計結果如表2顯示,74.7%的學生持贊成態(tài)度,25.3%持不贊成態(tài)度。不贊成的學生主要有3種不同的意見:一是認為開設跆拳道會占用從事其他運動的時間;二是認為現在小升初壓力大,學習跆拳道會占用他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三是認為跆拳道是男生的運動,不適合女生。
北京市小學關于跆拳道教學的環(huán)境和器材相對完善,有些學校練習場館雖然沒有鋪設專業(yè)的道墊,但卻是室內館,地面鋪設的是拼木地板。每位參與興趣班學習的同學都配有道服和護具,除足夠的腳靶外,在練習館4個角還分別安放著1個人形模型靶供學生練習。跆拳道教練大多采用外聘的方式,大都為在校學生?,F如今為提高教學質量,外聘教練大都為體育院校的跆拳道專項的研究生。并由該校負責跆拳道教學的教師統一管理。
由于小學生正處于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長時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難以理解的困惑與苦惱。他們的許多心理沖突,或被自我掩蓋,或被成人忽視,以至于不少學生感到孤立無助,只好都隱藏在心靈深處,備受煎熬,甚至誘發(fā)各種心理障礙乃至心理疾病。在統計中我們發(fā)現,在遇到難過傷心的事情是,絕大部分孩子選擇自己忍著或慢慢忘記、不去想,只有少部分選擇與家長或者老師溝通,但溝通是否有效還有待考察,久而久之,問題越積越多,必將會影響到孩子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和良好性格的塑造。
一般來說,小學生模仿能力強,讓學生去學習模仿跆拳道的動作,可以激發(fā)學習跆拳道的興趣。此外,學校還可以改革學校運動會的內容,田徑和趣味活動的內容不變,增加跆拳道品勢比賽和跆拳道表演,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跆拳道的熱情,還可以豐富運動會的內容和內涵。
跆拳道對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有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價值和作用。學生學習跆拳道可以增強體魄、有益身心,不僅不會與文化課產生矛盾,相反可以使學生更容易集中精神投入到文化課的學習。因此,跆拳道課程的學習重點應放在現有體育教學內容的合理安排上,絕對不占用文化課的時間。小學每個禮拜應該至少有4節(jié)體育與健康課程,可以把體育課的內容進行科學調整,把跆拳道納入體育課程安排時間進行練習。這樣既不會與文化課產生沖突,而把跆拳道運動納入體育教學,和其他體育項目共同推進,又可以起到兼收并蓄、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表1 學生練習跆拳道動機
表2 學生對開設跆拳道課程的看法
針對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科學合理安排教學。一二年級可以從基本活動入手,學習跆拳道的基本腿法,適當的采用游戲方法進行教學,首先在課的開始部分應該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個年齡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單調的練習容易產生疲勞,所以要采用變換訓練法,從而吸引學生的眼球。高年級的除了要加強身體素質鍛煉外,還應該側重技戰(zhàn)術的訓練,加強技術的延伸和實用性練習,同時注重對戰(zhàn)術意識的培養(yǎng)。
5.1.1 北京市小學生接觸過跆拳道的占39%,發(fā)展形勢不錯。
5.1.2 在學習跆拳道的動機上,大部分是小學生自己愿意去學習跆拳道項目,并且很多家長支持學習跆拳道。
5.1.3 小學生的心理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因為不成熟,容易引發(fā)問題。
5.2.1 北京市各區(qū)應定期組織以各小學為單位的跆拳道比賽,從娃娃抓起,推廣跆拳道及其精神。
5.2.2 學校應不遺余力發(fā)掘現有資源優(yōu)勢,努力創(chuàng)造開設跆拳道課程的條件。
5.2.3 學校應該重視開設跆拳道課程,深入分析利與弊,并廣泛征求師生及學生家長的意見和建議。
[1]牛久偉.淺談跆拳道的特點和作用[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19).
[2]孫海濤,王欽濤,王榮.跆拳道戰(zhàn)機意識的探討[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6(10).
[3]蔣榮康.跆拳道鍛煉對小學生心理素質和人格特征的影響[J].搏擊:武術科學,2007(12).
[4]魯志琴.跆拳道訓練對意志品質培養(yǎng)方法的探究[J].科技信息,2007(31).
[5]馬波.我國優(yōu)秀男子跆拳道運動員身體素質測量指標與評價標準研究陰[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6,21(1):69-71.
[6]黃佑琴.論跆拳道教學對學生創(chuàng)新人格的培養(yǎng)[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6(5):40-42.
[7]俞國良.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與發(fā)展[J].教育科學研究,2001(7):23-24.
[8]黃臘梅,劉重新.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與跆拳道[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2):32-33.
[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體育課程標準 [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10]劉衛(wèi)軍. 跆拳道[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9).
[11]曾國慶.析跆拳道運動成就心理控制與自信心關系[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1(9):46-48.
[12]林錫江.小學生體育學習多元評價的可操作性研究[J].體育師友,2004(4):35-37.
[13]劉和臣,陳佳琪,刁振東.學校開設跆拳道體育課程的可行性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2):90-92.
[14]王濤.跆拳道運動員臨場應變能力的基礎[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