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飛 鄧苑玉
(廣東省梅州市梅縣人民醫(yī)院,廣東 梅州 514700)
低溫可調鈉透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壓的護理觀察
劉雨飛 鄧苑玉
(廣東省梅州市梅縣人民醫(yī)院,廣東 梅州 514700)
目的 探討研究低溫可調鈉透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壓的預防作用及其對血液透析中鈉水平的影響。方法 分析在我院血液凈化中心行維持性血液透析過程中發(fā)生低血壓的患者50例進行自身對照,第1、2個月進行普通的血液透析治療為對照組,第3、4個月進行低溫可調鈉透析治療作為觀察組。結果 兩組透析前血壓、血鈉濃度、體溫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透析過程中血壓、體溫和透析后血鈉濃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低溫可調鈉透析在患者中應用,聯(lián)合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防止低血壓發(fā)生,提高臨床治療效率。
低溫;可調鈉;血液透析;血壓;護理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糖尿病腎病患者增多,維持性血液透 析的患者量逐年增多,心血管功能的穩(wěn)定性差,血液透析過程中會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1]。本研究目的在于對目前現(xiàn)有的透析設備進行充分的利用,采取低溫可調鈉透析對于維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壓的效果進行觀察,擬對比低溫可調鈉透析相對普通血液透析是否可以有效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功能穩(wěn)定性,從而降低透析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2]。本研究通過對我院血液透析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表1 兩組透析前血壓、透析過程中血壓、透析前血鈉濃度、透析后血鈉濃度、透析前體溫、透析過程中體溫情況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血液凈化中心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進行分析,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33~66歲,平均年齡(46.5±20.0)歲,原發(fā)性疾?。郝阅I小球腎炎32例,糖尿病腎病16例,多囊腎1例,腎動脈硬化1例。透析時間為8~48個月,平均透析時間為(25.1±12.3)個月。本次研究對象進行自身對照,治療分為兩個階段,第1、2個月進行普通的血液透析治療為對照組,第3、4個月進行低溫可調鈉透析治療作為觀察組。
1.2 方法
1.2.1 所有患者均采用費森尤斯4008B型,碳酸鹽透析,透析器為聚砜膜190。血流量為200~23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
1.2.2 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透析方法,常規(guī)透析溫度為36.5 ℃,透析液的濃度為138 mmol/L,觀察組采用低溫可調鈉血液透析方法,透析溫度為35.0~35.5 ℃,透析液鈉濃度調節(jié)順序和濃度為150 mmol/L、1 h,145 mmol/L、1 h,140 mmol/L、1 h,132 mmol/L、1.5 h,逐步的階梯降低。透析過程中檢測血清鈉濃度、血壓變化、透析失衡綜合征的發(fā)生率?;颊咄肝龊篌w溫變化及其透析期間體質量的增長量。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透析前血壓、透析過程中血壓、透析前血鈉濃度、透析后血鈉濃度、透析前體溫、透析過程中體溫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血液透析患者臨床資料建立數(shù)據(jù)庫,對于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比較分析,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透析前血壓、透析過程中血壓、透析前血鈉濃度、透析后血鈉濃度、透析前體溫、透析過程中體溫情況(表1)。
3.1 護理人員在透析前做好機器各項性能的測試,合理選擇抗凝劑,向患者耐心的講解自身病情的變化,透析的基本過程,了解患者每天進食量、進水量、排尿量的大致情況,準確評估患者的干體質量,嚴格限制鈉鹽和水分的攝入,透析間期體質量的增長,不應超過3%~5%[3]。對患者的血壓、呼吸、脈搏、體質量和體溫進行準確的測定并記錄,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預防感染發(fā)生,保證各個管路連接的緊密性,防止空氣進入患者體內[4]。
3.2 透析前血壓偏低的患者,透析引血時少放或不放預沖液,引血速度為100 mL/min以內,避免因短時間的血容量變化引起低血壓,并且隨著血液透析不斷延續(xù),從而逐步的加大血流量[5]。
3.3 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對超濾量、鈉值和溫度進行設定[6]。血液透析開始后,護理人員注意對患者進行巡視,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并且觀察血液透析運轉狀態(tài),對超濾量進行查對。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觀察,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分析,如果患者有疑問或者疑慮,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耐心的講解 。如果患者有低血壓和肌肉痙攣等并發(fā)癥發(fā)生,護理人員告知醫(yī)師,并且立即停止脫水設置,減少血流量,給予吸氧,平臥位或適當抬高患者下肢,酌量的注入0.9%氯化鈉溶液、50%葡萄糖溶液等,提高透析液鈉濃度。如果患者有惡心嘔吐等出現(xiàn),做好嘔吐物的吸引避免對于呼吸道的阻塞。如果病情需要可以進行回血,患者透析完成后平臥30 min再起床,動作舒緩,減少血壓的波動。
3.4 飲食指導:告知患者注意飲食安排,避免含鉀高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氨基酸的食物,每天攝入足夠量的蛋白質以保證良好的營養(yǎng)狀況,叮囑患者盡量避免在透析過程中進食,進食可使胃腸道迷走神經(jīng)興奮分泌大量消化液,腹腔臟器血管擴張,血液于消化系統(tǒng)再分布導致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減少從而誘發(fā)或加重低血壓。若進食最好在透析開始后1~2 h內,此時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起到補充血容量穩(wěn)定血壓的作用。
3.5 合理服用降壓藥:在透析過程中易出現(xiàn)低血壓的患者,要準確指導降壓藥的使用,透析當日不用降壓藥,透后根據(jù)血壓情況服藥。
3.6 心理護理:做好健康宣教,護理人員通過撫摸、語言的安慰,消除患者對于并發(fā)癥出現(xiàn)的過度緊張,提高患者在透析過程中的依從性。
低溫可調鈉透析主要在透析時透析溫度和透析液鈉濃度從開始到結束從高到低變化,在透析前期,透析液高鈉會促使患者血液中的鈉水平升高,血漿晶體滲透壓增高,從而改善血容量再次充盈,血漿滲透壓增高,細胞內液轉移到細胞外,增加了細胞外液量,有利于血容量再次充盈,透析后期,調低透析液鈉濃度和透析溫度,血液中鈉水平降低,但是仍然可以維持透析前水平,從而保持血漿晶體滲透壓、血容量的相對穩(wěn)定性,從而維持心血管功能的穩(wěn)定性,減少低血壓、失衡綜合征的發(fā)生率,并且不會增加機體的鈉負荷,保持了血壓的穩(wěn)定性。本研究通過分析我院腎內科收治的進行血液透析患者50例臨床資料,第1、2個月進行普通的血液透析治療為對照組,第3、4個月進行低溫可調鈉透析治療作為觀察組。結果表明,兩組透析前血壓、血鈉濃度、體溫無明顯差異,提示兩組研究結果的差異有一定的可比性,同時觀察組透析過程中血壓、體溫和透析后血鈉濃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低溫可調鈉血液透析在患者中應用,聯(lián)合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防止低血壓發(fā)生,提高臨床治療效率。
[1] 李穎,李敬霞,李鵬.低溫透析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J].護理研究,2010,24(10):2682-2683.
[2] 王翠合.低溫可調鈉血液透析預防透析中低血壓的護理體會[J].河北醫(yī)藥,2010,32(11):1487-1488.
[3] 張學軍,陳興婭.低溫鈉曲線模式對預防血液透析低血壓的影響及護理[J].四川醫(yī)學,2011,32(5):786-788.
[4] 潘楠楠,朱剛,張曉娟,等.可調鈉配合低溫透析防治高?;颊咄肝龅脱獕旱膽眉白o理要點[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9): 27-28.
[5] 沈衛(wèi)利,沈丹琴,金燕.可調鈉、序貫超濾聯(lián)合低溫透析模式對血液透析相關性低血壓預防的護理探討[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3,26(7):950-951.
[6] 高玉華,鄭金微.低溫可調鈉曲線模式聯(lián)合在血液透析中的應用和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10):893-894.
R473.5
B
1671-8194(2014)19-03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