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世忠 黃家欽 麥晴雪
(廣東省順德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附屬陳村醫(yī)院,廣東 順德 528313)
腺樣體肥大切除對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療效評價
楊世忠 黃家欽 麥晴雪
(廣東省順德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附屬陳村醫(yī)院,廣東 順德 528313)
目的 探討鼻內鏡腺樣體切除術治療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將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4例伴有腺樣體肥大分泌性的中耳炎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42例(藥物治療+鼻內鏡腺樣體切除術)和對照組42例(單純藥物治療),觀察兩組療效。結果 治療20 d后,兩組有效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12個月后,兩組有效率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鼻內鏡腺樣體經過手術切除以后,使兒童分泌性中耳炎得到有效治療,而且治療過程安全,復發(fā)率低,治愈的效率也能有效提高,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值得推廣這種治療方法。
鼻內鏡腺樣體;切除術;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以鼓室積液和聽力下降為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癥。這種疾病在耳鼻喉科比較常見,兒童群體范圍內有很高的發(fā)病率,發(fā)病以后會出現(xiàn)久治不愈的情況,這也成為智力和聽力發(fā)病的因素。通過在鼻內鏡下進行切除肥大的腺樣體,這種手術對治療分泌性中耳炎和控制其發(fā)病很有效果,這種治療手段能夠有效的輔助治療病癥,因此廣泛的推廣鼻內鏡下腺樣體的切除手術,能使SOM有效的得到治療?,F(xiàn)對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伴有腺樣體肥大分泌性的84例中耳炎患兒采用鼻內鏡腺樣體切除術治療取得的良好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資料共計84例,均為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伴有腺樣體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兒,男56例,女28例,年齡2.5~13歲,平均年齡(5.4±1.3)歲。手術之前,對鼻咽進行檢查,檢查的項目有X線側位片和CT,然后在用鼻子的內鏡檢查,最后的到的結論都是腺樣體肥大,有68例聽力障礙患者,臨床的情況是在睡眠以后有打鼾,而且還張口呼吸,有15例患者是在咽后壁和鼻腔都能夠發(fā)現(xiàn)分泌物,其中20例患者是鼻竇炎,16例患者是扁桃體肥大。在沒有進行手術前,有52例患者,他們的聽力都是混合性聾,有32例是傳導性聾;56例患者的聽力損失已經到20~30 db,18例患者的聽力損失是30~40 db,40~50 db 1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42例(藥物治療+鼻內鏡腺樣體切除術)和對照組42例(單純藥物治療),兩組在性別、年齡及病情等方面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藥物治療。口服復方頭孢克洛、穿王消炎膠囊、桉檸蒎軟膠囊、強的松,輔以輔舒良噴鼻,2次/天,7 d為1個療程,持續(xù)3個療程。觀察組在接受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在鼻內鏡下進行肥大腺樣體的電動切除。首先是通過氣管插管,進行全麻靜脈,腎上腺素鹽水棉片在鼻腔鏡下,然后進行體表收縮鼻腔黏膜,以及收縮腺樣體。鼻腔鏡的角度為0°或者用30°進行直視,然后在這個范圍內選擇腺樣體,進入鼻咽腔是通過口腔中伸入其中,用彎頭電動進行切割和吸除切割的組織。剛開始是下緣,然后進一步是側緣、中央,一定不能讓圓枕受到損傷,切割完成后進行止血,止血是用腎上腺素鹽水棉球,通過壓迫鼻咽的創(chuàng)面部來止血。
1.3 治愈后的健康標準
這種評定的標準來自于美國,是關于兒童分泌性中耳炎在實際治療過程中的臨床療效評定:聽力如果能夠恢復到500~4000 hz頻率,就是已經治愈;10~39 dbhz平率的聽力就說明是好轉;無效治療就是聽力的頻率都不夠10 dbhz。有效治愈的公式為100%×(治愈患者+好轉患者)/總病數,全部治療20 d進行一次評定療效,過13個月在進行一次療效評定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采用χ2檢驗。差異有顯著性為P<0.05。
治療20 d后,兩組有效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12個月后,兩組有效率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和表2。
表1 治療20 d后兩組療效比較(n/%)
表2 治療12個月后兩組療效比較(n/%)
分泌性中耳炎在病理上是一種炎癥,它的主要特征就是鼓室積液,同時聽力也下降,而且中耳并沒有化膿[1]。在兒童范圍內發(fā)病率高,能夠達到14%~63%。這種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如果長時間不能治療,就會造成聽力障礙,進而會損害兒童的語言發(fā)展,尤其是幼兒發(fā)育階段,會造成學習、活動等障礙問題,這種發(fā)病與感染、免疫因素以及咽鼓管功能障礙都息息相關。一直以來腺樣體肥大被認為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見的病因[2],其中觀點有很多不同:①機械性阻塞咽鼓管的原因,或者是咽鼓管功能障礙;②咽鼓管這個器官出現(xiàn)反流;③腺樣體是細菌的繁衍地;④腺樣體免疫異常致咽鼓管功能紊亂。目前國內外主要治療方法有:①單純藥物治療;②腺樣體刮除聯(lián)合藥物治療;③腺樣體肥大等離子消融術聯(lián)合藥物治療;④鼻內鏡下電動微型吸切器切除腺樣體聯(lián)合藥物治療[3]。
鼻內鏡顯示系統(tǒng)明視下電動微型吸切器切除腺樣體手術為目前最先進、最有效的手術方法,且是今后的發(fā)展趨勢。其優(yōu)點:①內鏡顯示系統(tǒng)讓手術由盲目變成清晰明視,無傳統(tǒng)操作的盲目性,鼻內鏡顯示系統(tǒng)有高分辨率、圖像清晰、多角度直接觀察的優(yōu)點。鼻咽部的結構及腺樣體肥大程度在鼻內鏡下清晰可見,并可保證手術切除腺樣體的過程及止血過程均在直視下操作。②電動微型吸切器具有切割準確、操作容易、手術安全、使用方便的特點[4]。能完整切除肥大的腺樣體,減少周圍組織的損傷,能很好地保護咽鼓管園枕。鼻內鏡下施行腺樣體切除手術治療分泌性中耳炎,最主要目的是為了讓慢性感染灶去除,這種去除鼻咽部的手術也成為治療的理論基礎,治療過程中對咽鼓管功能得到改善,從而提高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效果。分泌性中耳炎這種疾病的特點是沒有化膿,它是由于腺樣體肥大,然后阻塞了兒童的咽鼓管功能。經過治療研究證明,通過手術切除腺樣體,能有效的治療兒童的分泌性中耳炎,而且是治療效果非常好的方法之一,治療也安全,能使SOM病發(fā)率有效降低。很多兒童在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情況下,相鄰的器官也具有慢性炎癥,例如扁桃體發(fā)炎、鼻竇炎等,這些器官發(fā)病就可能使咽鼓管產生逆流,這也成為中耳感染的病源。腺樣體通過內鏡手術切除以后,沒有任何殘留情況,逆行感染能有效得到控制,手術完成后,能使聽力的提升超過15~30 db。這種治療手術還有很多有點,例如能夠觀察周圍器官之間的關系;術后不會殘留腺樣體組織;而且用很小的創(chuàng)傷面就能完成手術,手術后的恢復也非常快等??傊中g鼻內鏡切除腺樣體,對兒童分泌性中耳炎有很好的療效,既安全,又療效好,臨床治愈率也很高,這種治療方法值得去推廣。
[1] 衣蕾,劉凱,劉英慧.腺樣體肥大病兒A/N比值的測量[J].齊魯醫(yī)學雜志,2004,19(1):61.
[2] 馬芙蓉,柯嘉.兒童及嬰幼兒分泌性中耳炎臨床指南(美國)[M].國外醫(yī)學耳鼻咽喉科學分冊,2005,29(3):182-185.
[3] 馬麗晶,王軍,韓德民,等.鼓膜打孔及腺樣體切除術治療兒童分泌性中耳炎[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6,13(9):647-648.
[4] 王坤,宋西成.腺樣體肥大致分泌性中耳炎手術切除后復發(fā)的臨床分析及治療[J].山東大學基礎醫(yī)學院學報,2005,19(1):1617.
R764
B
1671-8194(2014)19-02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