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琳李艷紅張紅專紹明琨
(1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兒科,云南 昆明 650101;2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產科,云南 昆明 650101)
某區(qū)439例早產兒的病因分析
趙 琳1李艷紅1張紅專1紹明琨2
(1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兒科,云南 昆明 650101;2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產科,云南 昆明 650101)
目的 分析早產兒發(fā)生的原因,提出預防早產兒的措施,降低早產兒發(fā)生率。方法 回顧性調查2008年~2011年在本院收治的439例早產兒臨床資料。結果 孕母既往流產史、胎膜早破及不明原因早產的主要病因。結論 早產與孕母因素密切相關,預防早產的關鍵是減少流產、防止胎膜早破等。
早產;早產原因
隨著我國早產兒發(fā)生率逐年上升,早產兒及早產原因的研究是當今圍生醫(yī)學研究的熱點問題。早產原因在各地研究報道中顯現(xiàn)出一定的地域傾向,昆明屬高原地區(qū),為了解其早產原因構成,本文對我院收治的439例早產兒進行回顧性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8年~2011年在我院兒科新生兒病房住院治療的早產兒260例,于我院產科出生未轉入新生兒病房的早產兒179例;其中男255例,女184例;胎齡最小28周,<32周60例,32~35周178例,35~37周241例;體質量最輕者880 g,<1000 g 3例,1000~1500 g 48例,1501~2500 g 294例,>2500 g以上94例。
1.2 診斷標準
早產兒指胎齡<37周出生的新生兒。
1.3 資料收集
設計調查表回顧性收集439例早產兒相關數(shù)據(jù)資料,調查并分析其早產發(fā)生的原因。
1.4 統(tǒng)計方法
所有資料分析應用SPSS17.0軟件統(tǒng)計包進行分析,率的差異性比較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及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性別差異
本研究中早產兒男女比為1.386∶1,男多于女,不僅從孕周或是出生體質量角度看,男女比例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見表1、表2。
2.2 原因分類
孕母異常妊娠發(fā)育史215例,占全部早產的49.0%;胎膜早破194例,占44.2%;雙胎或多胎86例,占19.6%;胎盤早剝、前置胎盤等胎盤異常73例,占16.5%;臍帶打結、過短等臍帶異常60例,占13.7%;妊高征等妊娠合并癥54例,占12.3%;不明原因早產92例,占21.0%。另外,同一早產兒可能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誘因,如雙胎并胎膜早破等,見表3。
表1 不同孕周的男女比例
表2 不同出生體質量的男女比例
表3 早產原因構成
近年來,世界范圍內的早產兒發(fā)生率及住院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美國早產發(fā)生率為12%~13%,歐洲國家早產發(fā)生率約為5%~9%[1],2009年我國早產發(fā)生率為8%~10%,但較1992年18城市調查結果上升了3.2%[2]。國內外資料均顯示,早產是新生兒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然而,隨著新生兒重癥搶救技術的提高和改善,早產兒存活率已明顯提高,但隨之而來的后遺癥如腦癱、癲癇、學習困難等發(fā)病率在早產兒存活者中比例較高。同此,了解早產發(fā)生原因并努力降低早產兒發(fā)病率仍是圍生期醫(yī)療工作的重點。
早產按原因可分為自然早產和干預性早產。自然早產包括自發(fā)性早產和胎膜早破時發(fā)生的早產。自發(fā)性早產又稱醫(yī)源性早產,指產婦并發(fā)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產前出血等產科并發(fā)癥、妊娠合并內外科疾病,或胎兒出現(xiàn)宮內窘迫、生長受限、畸形、多胎妊娠等情況而必須立即終止妊娠而導致的早產。此類占早產總數(shù)的8.7%~35.2%,平均25%。自發(fā)性早產最主要的相關因素是母親既往異常妊娠史和較貧困的社會背景[3]。本研究資料顯示早產原因中孕母既往異常妊娠史因素所占比例最高,達到49%,既往有流產史者占44.65%,死產者為2.52%,有早產史者占1.82%。表明既往流產史明顯增加了早產的風險。原因在于不論是人工流產或引產都會造成宮頸不同程度的損傷,再次妊娠后可能導致宮頸內口功能不全從而引起早產。多次流產、引產還可能引起子宮內膜損傷,致使胎盤發(fā)育障礙、前置胎盤、胎兒宮內窘迫,增加醫(yī)源性早產的概率。
國內李文麗報道[4],鄭州2517例早產兒發(fā)病原因分析中第一位是胎膜早破,此分析中9個病因無孕母既往流產史統(tǒng)計資料。其他相關研究亦未見孕母既往異常妊娠史的報道[5],故無法與國內其他城市相同因素比較。國外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6],有自然流產史的婦女再次妊娠時發(fā)生早產概率明顯上升,估計與其體內存在內分泌及免疫失衡有關。本研究認為,減少早產發(fā)生應指導育齡婦女正確的避孕方法,盡量避免人工流產;同時也要注意在人流手術中規(guī)范操作,盡量減少宮頸損傷。
胎膜早破是公認的導致早產的首要原因,而生殖道微生物上行感染是胎膜早破的主要因素。此時由于炎性細胞因子的刺激,基質蛋白酶大量釋放,使維持胎膜完整性的膠原被大量分解,使胎膜組織變干變脆,遂致胎膜早破。本研究資料中胎膜早破占44.2%,幾乎與既往流產史44.65%等同,應同屬主要原因??紤]到既往流產史在妊娠時已屬無法改動的事實,故降低早產發(fā)生的關鍵仍在于防治胎膜早破。強調孕期衛(wèi)生指導,避免重體力勞動,防止腹部外傷,及早診斷及治療產道感染。
本研究資料中第三位為不明原因所致早產,有92例。雖然導致早產的部分原因已得到公認,但仍有相當一部分無法找出確切原因,其發(fā)生可能與宮頸功能不全有關。本研究資料中此類占21%,高于國內李艷[7]報道的11.63%,可能與病史資料收集、孕母隱瞞病史及特殊感染等統(tǒng)計學偏倚有關。另外,昆明系高原地區(qū),海拔相對較高,地域性因素是否與不明因素引起早產有關亦值得關注。
多胎妊娠亦是引起早產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資料中多胎妊娠86例,占19.6%,其中雙胎妊娠80例,三胎6例,多胎妊娠早產率與國內資料相符合[4,7]。近年來,隨著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使用頻率的增加,多胎妊娠的發(fā)生率必然逐漸增高。但同時輔助生殖技術本身也被認為是早產的相關危險因素,可能與宮頸損傷及增加感染機會等有關。
妊高征是另一個常見的易引起早產的原因。本研究資料中孕母妊高征者有54例,占12.3%。低于國內其他城市水平。有資料表明[8],在三級醫(yī)院做常規(guī)產科保健者很少發(fā)生重度子癇以上的妊高征,應與三級醫(yī)院診療規(guī)范和醫(yī)療技術水平相對較高有關。我院屬三甲醫(yī)院,科室齊全,對孕婦的保健護理水平相對較高,同時也不能排除與本研究資料收集病例數(shù)較少有關。
關于性別差異,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男嬰較女嬰早產發(fā)生率為高。本研究整體資料示男女比為1.386∶1,與中國城市早產兒流行病學[9]初步調查報告的比例(1.76∶1)基本一致。本研究還顯示,隨胎齡和出生體質量的變化,男女比例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隨著出生體質量的增加,男女比例逐漸增大。此現(xiàn)象可能與本地區(qū)部分家長仍有“重男輕女”觀念,女嬰則較易被輕易終止妊娠或放棄治療有關。
總之,降低早產發(fā)生率的關鍵在于對育齡婦女健康指導,減少流產,加強孕期保健,減少胎膜早破發(fā)生及妊高征的早診斷、早治療。
[1] Goldenberg RL,Culhane JF,James JD,et al.Epidemiology and cause of preterm birth[J]. Lancet,2008,371(9606):75-84
[2] 沈曉明,王衛(wèi)平.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90.
[3] 徐克紅,徐復群,曾蔚越.早產的定義和分類[J].實用婦產科雜志, 2005,21(11):643-644.
[4] 李文麗,馮中靜,徐發(fā)林.早產發(fā)病原因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9,17(1):97-99.
[5] 黃翠玲,苗研.早產兒原因及并發(fā)癥的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3),366-367.
[6] Silva AA,Simoes VM,Barbieri MA,et al.Young maternal age and preterm birth[J].Pediator Perinat Epidemiol,2003,17(3):332.
[7] 李艷.早產發(fā)生的因素及預防[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8,7(4):60-61.
[8] 陳敏玲,黃順英,王子蓮.30年早產發(fā)病趨勢及產科因素的抽樣分析[J].中山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22(61):68.
[9] 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中國城市早產兒流行病學初步調查報告[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5,7(1):25.
Cause Analysis of 439 Cases of Premature Infants in A District
ZHAO Lin1, LI Yan-hong1, ZHANG Hong-zhuan1, SHAO Ming-kun2
(1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101, China; 2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101, China)
Objective Analyze the reasons of the occurrence premature, put forward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for prematur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remature infants. Methods Retrospective survey in clinical data of 439 cases of premature infa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in 2008~2011. Results Pregnant mothers' post history of abortion,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and unkown reasons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premature birth. Conclusions Premature pregnancy is closely related to factors of pregnant mothers, the key to prevent preterm births is to reduce abortions, prevent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etc.
Premature birth; The cause of premature birth
R714.21
B
1671-8194(2014)19-00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