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5月22日,浙江省諸暨市榮懷中學高三學生在放紙飛機。 供圖_CFP每年高考都被戲稱為年度災難大"/>
文_王楠
高考后去留學
文_王楠
>> 2014年5月22日,浙江省諸暨市榮懷中學高三學生在放紙飛機。 供圖_CFP
每年高考都被戲稱為年度災難大片兒,獨霸暑期檔三十多年,但我們現(xiàn)在有了換“影院”的權利—高考后去留學,誰家“洋產(chǎn)片”最合口味就去誰家。
申請國外的本科就跟電影檔期一樣,來晚了要么票已售罄,要么影片已下線。無論是抱著兩條腿走路的萬無一失派,還是高考失利后的另謀出路派,家長最關心的就是高考后還能不能搭上留學的末班車。好消息是大部分國家的申請都還來得及,甚至不乏名校。許多國家的學校還認可中國的高考成績,揣著勉強上一本的分數(shù),也許能申請上排名比清華北大還要靠前的世界級名校。即使沒托福雅思成績,也可以申請雙錄取先讀語言。
對美國來說,要趕在9月份入學比較困難,得耐著性子再戰(zhàn)到次年春季甚至秋季才有更多選擇余地。至于不情不愿在國內(nèi)上了大學又不滿意的,也能通過轉學尋到心儀的院校安放青春。
后高考時代到底有多少路通往“羅馬”,您可以翻翻這組封面報道。但無論選擇哪條路,都要謹記:時間倉促,決策萬不可倉促,心急腦熱容易認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