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深入地分析了愛情的定義和戀愛中的道德問題。
關鍵詞:戀愛中的道德;杯水主義;文明戀愛
在對愛情定義的探討中,我們發(fā)現(xiàn),真正的愛情是有道德要求的。而戀愛就是男女雙方培養(yǎng)愛情的過程或在愛情的基礎上進行的相互交往活動。它是人際交往的一種,涉及了復雜的社會關系,戀愛不僅會影響男女雙方的性格和生活,甚至會對社會秩序和社會發(fā)展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它同樣要受到道德的約束。那么年輕人在戀愛中應該遵循哪些道德要求呢?
一、堅持互愛原則,彼此尊重,彼此承擔責任
恩格斯認為,“現(xiàn)代的性愛,同古代人的單純的性要求,同厄洛斯[情欲],是根本不同的。第一,性愛是以所愛者的對應的愛為前提的;……”這里的“所愛者的對應的愛”就是指戀愛雙方的互愛,它包括至少四方面的內(nèi)容:
(1)自主自愿。戀愛雙方必須出于共同情感和意愿,決非出于權利、金錢的誘惑,也非出于強迫或被迫。彼此尊重對方的感情和意愿,是貫徹戀愛自由的具體體現(xiàn)。任何一方都不能強迫和誘騙另一方接受自己的愛,即使你的愛是真誠的,也無權強迫別人違心地接受。同時,任何一方都不能屈服于家庭地位、物質(zhì)財富、健康狀況、雙方父母及他人的壓力,勉強去愛一個自己不愛的人。別人不愛你,就不要窮追不舍、糾纏不休,“強扭的瓜不甜”。
(2)相互吸引,相互傾慕。馬克思主義認為,戀愛應該志同道合。戀愛雙方有共同的理想,思想上能夠互相勉勵促進,學習、工作上能夠互相幫助,生活上互相關心、理解,人品、性格、志趣上有極大的契合之處,能產(chǎn)生共鳴。
(3)彼此尊重,相互關心、理解、包容。這是由愛情的高尚性、嚴肅性所要求的道德準則。尊重是愛情的前提條件,是人格平等的具體表現(xiàn)。戀愛雙方不應存在高低、依附、占有等思想和行為,二者人格地位完全平等。在生活上戀愛雙方應該互相關心、體貼和愛護,互相幫助、理解、信賴和包容,尊重對方的理想、興趣、工作、社交等權利,不能把對方當作自己的私有物,限制對方的自由。戀愛中任何無端的猜疑都會傷害對方的感情。
(4)彼此承擔責任。自愿地承擔責任,是愛情本質(zhì)的體現(xiàn)。無論對方處在順境還是逆境,是富裕還是貧窮,是健康還是傷病,愛一個人或接受一個人的愛,就要自覺地為對方承擔責任。戀愛的目的在于尋找終身伴侶,“任何不以結(jié)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流氓行為!”戀愛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不能視同兒戲。戀愛雙方既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對方負責,更要對家庭和社會負責。有的青年談戀愛時抱著一種游戲的心態(tài),憑借自己的某些優(yōu)越條件,把對方迷得神魂顛倒卻樂在其中;有的青年純粹是為了擺脫個人的寂寞和無聊,或者出于一種從眾心理,看到別人出雙入對,心理難以平衡,于是隨大流;有的青年把感情當兒戲,戀愛只是為了“試一試”“玩一玩”,為以后積累經(jīng)驗,“只求曾經(jīng)擁有,不求天長地久”。這些都是對愛情,對對方、家庭和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在戀愛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如理性對待戀愛中的性行為,戀愛前要慎重,中止戀愛關系時也要嚴肅負責,絕不能采取輕率的態(tài)度,要周全考慮,盡量避免“不該發(fā)生的事”。
1.反對功利戀,堅持戀愛的純潔性
功利戀指的是以戀愛為投資交易,看重的是對方的“利用價值”,以此來換取個人的名利?,F(xiàn)在有一些青年越來越注重戀愛的功利性,把金錢、門第、名譽、權勢放在戀愛選擇的第一位。有的愛慕虛榮心,貪圖的是吃喝玩樂的物質(zhì)享受,戀愛的條件是“房子、車子和票子”,于是“高富帥”“白富美”便成了許多青年追求的對象,甚至為了能過上舒適安逸的生活,不惜尋找一個和自己年齡十分懸殊的戀愛對象,或者甘當別人的“小三”“小四”“小五”“二爺”“三爺”“四爺”,成為金錢的奴隸和他人的玩物;有的為了找一份好工作,謀一個好職位,獲得一次出國留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的機會,不惜以情相許,以身相許。如果一個人戀愛時,把金錢、權勢、地位等作為追求的唯一目標,最終會迷失自己,失去自己的終生幸福。因為人類的情感精神是無價的,不能用物質(zhì)來交換。如果以自己作為等價物進行交換,是自貶人格,使自己的情感粗鄙化,戀愛中就會減少歡愉,喪失尊嚴。而且一旦對方的金錢、財富、權勢喪失時,所謂的“愛情”也就會隨之消失。
2.反對“擺地攤”,提倡文明戀愛
馬克思在給未來女婿的一封信中認為,“在我看來,真正的愛情是表現(xiàn)在戀人對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謙恭甚至羞澀的態(tài)度,而絕不是在現(xiàn)在隨意流露出熱情和過早的親呢?!盵10]戀人雙方相互吸引是人類的一種自然本能,他們由于情感沖動而慢慢地開始一些小心翼翼的、含蓄的、謙恭甚至羞澀的親昵舉動,從性科學的角度而言是完全正常的。但人畢竟不是牲畜,應該用理智來控制感情的沖動,因為性行為的發(fā)生只有在確立婚姻關系后才可以進行。未經(jīng)法律許可發(fā)生的性行為,將會受到社會輿論、道德的制約和監(jiān)督,也是法律所反對的,它會對戀愛雙方(特別是女性)的身心造成極大傷害。而且我們也不能無拘無束地表達自己的愛意,不分場合地勾肩搭背,旁若無人地摟抱親吻。那種舉止輕浮和對情欲肆無忌憚的放縱,是對愛情的踐踏和賤視,是一種擺地攤行為。戀愛雙方既要使自己的戀愛富有浪漫色彩和藝術,更要尊重我國的道德傳統(tǒng)和風俗習慣,情動于衷,受制于理,用含蓄、富有內(nèi)在美的形式來表達愛意,使戀愛時的言行舉止文明端莊、健康禮貌和持之以度。
二、反對愛情至上,擺正戀愛的地位
愛情至上,是指把愛情放在人生最重要的位置,認為愛情是人生的全部或終極目的,一切都以愛情為目的。有一些青年奉行的就是“愛情至上”的觀點,認為愛情是生活的第一需要,“沒有愛情,活著就沒有意義”,整天沉溺在“兩人世界”之中,不再關心他人和其他事物。一旦失戀,就消極傷感,悲觀厭世。
愛情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青年要正確地認識愛情,了解、掌握道德對戀愛的基本要求,慎重地對待戀愛問題,為解決好立業(yè)成家的人生重大課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黑格爾.美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P332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P88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P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