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聚乙二醇干擾素治療阿德福韋酯經(jīng)治的e抗原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對其HBV-DNA、e抗原陰轉(zhuǎn)率、e抗原-抗體轉(zhuǎn)換率、S抗原陰轉(zhuǎn)率、S抗原-抗體轉(zhuǎn)換率的影響,尋找實現(xiàn)核苷經(jīng)治患者早日、安全停藥的辦法。方法 將服用阿德福韋酯二年以上e抗原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未能達到中國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規(guī)定的停藥標準的30例,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派羅欣組)停用阿德福韋酯,換用聚乙二醇干擾素 -2a(派羅欣)治療。二組(阿德福韋酯組)繼續(xù)用阿德福韋酯治療。結果 治療48w時,第一組有44%的患者達到了理想的停藥標準,明顯高于第二組(25%的患者達到理想的停藥標準)(P<0.01)。結論 聚乙二醇干擾素 -2a(派羅欣)治療阿德福韋酯經(jīng)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可增加患者e抗原、s抗原陰轉(zhuǎn)率,e抗原-抗體、s抗原-抗體的血清學轉(zhuǎn)換率,達到理想的停藥標準,實現(xiàn)患者早日、安全停藥。
關鍵詞:聚乙二醇干擾素 -2a(派羅欣),阿德福韋酯經(jīng)治,e抗原-抗體的血清學轉(zhuǎn)換率,早日安全停藥
我國現(xiàn)有慢性HBV感染者約9300萬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約2000萬例[1],研究表明HBeAg陽性和/或HBV DNA> 2,000 IU/mL(相當于104拷貝/mL)是肝硬化和HCC發(fā)生的顯著危險因素[2] ??共《局委熓锹砸腋沃委煹闹攸c。自1998年拉米夫定在我國上市以來,核苷(酸)類似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已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患者從中獲益[3],但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停藥問題已成為臨床醫(yī)師和患者的最大挑戰(zhàn),一部分患者未達到停藥標準不敢停藥,部分患者停藥后出現(xiàn)病毒學和生化學的反彈[4],不得不重新服藥;更有少部分患者停藥后演變成重癥肝炎而導致死亡[5],患者渴望但又懼怕停藥,為尋找核苷經(jīng)治患者早日、安全停藥的辦法,2010年9月,《(中華傳染病雜志》、《中華肝臟病雜志》,《中國病毒病雜志》聯(lián)合組織召開了\"聚乙二醇干擾素 -2a聯(lián)合核苷類似物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研討會\"。根據(jù)會議記要[6],我們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將服用阿德福韋酯二年以上、e抗原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未能達到中國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規(guī)定的停藥標準者(HBV DNA低于檢測下限,ALT復常,出現(xiàn)HBeAg/抗HBe血清學轉(zhuǎn)換和持續(xù)應答),換用聚乙二醇干擾素 -2a(派羅欣)皮下注射,觀察派羅欣對核苷類似物治療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e抗原陰轉(zhuǎn)率、e抗原-抗體轉(zhuǎn)換率、s抗原陰轉(zhuǎn)率、s抗原-抗體轉(zhuǎn)換率以及HBV-DNA的影響,觀察該方法是否能幫助核苷經(jīng)治患者盡早停藥。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就診的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21~67歲,平均年齡(30.6±6.8)歲。診斷符合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標準[7]。入選患者均服用阿德福韋酯2年以上,但未達到理想的停藥標準。排除合并其他肝炎病毒重疊感染,排除同時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排除合并酒精性、代謝性或自身免疫性肝病和懷孕或哺乳期婦女。
1.2 方法將患者分為兩組,一組18例患者停用阿德福韋酯,改用聚乙二醇干擾素 -2a(派羅欣,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提供)180μg皮下注射,1次/w;用藥48w。兩組12例患者繼續(xù)用阿德福韋酯(江蘇正大天晴制藥提供)10mg口服,1次/d。給藥48w。
1.3 檢測項目派羅欣組治療過程中檢查:①血常規(guī), 開始治療后第1個月,每1~2w檢查1次,以后每月檢查1次,直至治療結束;②生化學指標,包括ALT、AST等,治療開始后每月1次,連續(xù)3次,以后隨病情改善可每3個月1次;③病毒學標志,治療開始后每3個月檢測1次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HBV-DNA;④其他,每3個月檢測1次甲狀腺功能、血糖和尿常規(guī)等指標。
阿德福韋組治療過程中檢查:①生化學指標,治療開始后每月1次、連續(xù)3次,后改為每3個月1次;②病毒學標志,治療開始后每3個月檢測1次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HBV-DNA;③3個月時,檢測血常規(guī)、血清肌酐和肌酸激酶等指標。以兩組患者治療48w時的檢測的指標進行療效評價。檢測項目中,肝功能用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盒檢測(酶法),用PCR法檢測HBV DNA載量(羅氏light cycle 1.2全自動實時熒光定量PCR擴增儀及配套試劑),用化學發(fā)光法定量檢測HBV血清標志物(羅氏cobas e411免疫發(fā)光儀及配套試劑)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2.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我們用治療48 w作為評價點,檢測患者的肝功能,兩對半,HBV-DNA,e抗原定量,s抗原定量,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指標陰轉(zhuǎn)情況,見表1。
結果表明派羅欣治療的患者e抗原陰轉(zhuǎn)率、e抗原-抗體轉(zhuǎn)換率、s抗原陰轉(zhuǎn)率、s抗原-抗體轉(zhuǎn)換率以及HBV-DNA陰轉(zhuǎn)率均高于阿德福韋酯組。
不良反應:治療組部分患者使用派羅欣后出現(xiàn)流感樣癥狀、乏力和消瘦、白細胞減少,調(diào)整劑量及加用輔助藥物后可緩解。18例均完成了48 w的療程。阿德福韋酯組無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
3討論
核苷(酸)類抗病毒藥物用于臨床已有10余年了,越來越多的患者從中獲益,但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安全停藥\"(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藥后e抗原持續(xù)陰性、持續(xù)的HBV DNA陰性 。HBeAg陰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藥后持續(xù)的HBV DNA 陰性)問題越來越引起臨床醫(yī)師重視。核苷(酸)類藥物是通過對HBV 逆轉(zhuǎn)錄酶的抑制而起到抗病毒作用,沒有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發(fā)生HBeAg血清學轉(zhuǎn)換的比例較低,有資料報道2~5年的核苷(酸)類似物治療實現(xiàn)HBeAg血清學轉(zhuǎn)換的比例不足30%[8],核苷(酸)類藥物是在持續(xù)治療中維持應答,停藥后易出現(xiàn)反彈[6],甚至引起嚴重的后果。
干擾素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調(diào)節(jié)雙重作用,它通過上調(diào)免疫清除功能和誘生抗病毒蛋白的雙重機制,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復制,清除被感染的肝細胞[9]。相對于核苷(酸)類藥物,干擾素α-2a治療e抗原陽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較高的HBeAg血清學轉(zhuǎn)換率和較低的停藥后復發(fā)率,有文獻報道HBeAg血清學轉(zhuǎn)換的比例達52% ,5%的患者達到HBsAg清除[10]。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派羅欣)是在干擾素α-2a的基礎上結合一個大分子的聚乙二醇,使其半衰期延長,大分子干擾素可以提高治療末病毒反應和持久病毒學反應率。核苷(酸)類似物治療出現(xiàn)病毒學應答的e抗原陽性患者,換用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可實現(xiàn)停藥后持久HBeAg血清學轉(zhuǎn)換與HBsAg清除[11],2011年美國肝病年會最新報道:曾接受核苷類似物治療1年以上獲得HBV-DNA轉(zhuǎn)陰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換用長效干擾素繼續(xù)治療48w后:50%的患者獲得了HBeAg血清轉(zhuǎn)換率、兩成患者實現(xiàn)HBsAg 消失[12]。這和我們治療組的結果一致。有文章認為核苷類初治后T細胞免疫功能有一定恢復,但其免疫清除功能尚不完全,此時聯(lián)合使用IFN-a可以明顯提高機體抗HBV免疫功能,實現(xiàn)免疫控制[13]。所以本組患者,接受核苷類似物治療后,獲得HBV-DNA滴度下降或陰轉(zhuǎn),再序貫用干擾素治療可得到更高的e抗原抗體轉(zhuǎn)換率和S抗原的清除率,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療程結束后可安全停藥,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Lu FM, Zhuang H. Management of hepatitis B in China. Chin Med J (Engl), 2009,122(1):3-4.
[2]Chen CJ, Yang HI, Su J, et al.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cross a biological gradient of serum hepatitis B virus DNA level. JAMA, 2006,295(1):65-73.
[3]賀永文,郭春霞,潘延鳳,等.拉米夫定的療程及早期應答與療效的關系[J]. 中華肝臟病雜志,2006,14(12):902-903.
[4]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 .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肝臟,2011,16:2-16.
[5]陳涎軍. 拉米夫定停藥6個月后復發(fā)致死一例報道[J].醫(yī)學臨床與實踐 ,2000,5(1):87.
[6]陸志檬,謝青,張大志.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聯(lián)合核苷(酸)類似物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研討會紀要[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1,19(3):228-231.
[7]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 .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肝臟,2011,16:2-16
[8]范平,何維新,周艷,等.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聯(lián)合核苷(酸)類似物治療應答不佳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療效觀察[J].肝臟 2013 18(2):99.
[9]于淑麗,郭超英.核苷(酸)類似物聯(lián)合干擾素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120周的療效隨訪[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3 4(21):267-268.
[10]Chan HL, Wong VW, Tse AM, et al. Serum hepatitis Bsurface antigen quantitation can reflect hepatitis B virus inthe liver and predict treatment response[J].Clin Gastroen.
[11]萬謨彬,翁心華.干擾素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專家建議[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0,28:193-200.
[12]吳仲文,章益民,盛吉芳,等.核苷(酸)類似物序貫干擾素治療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臨床觀察[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1,29(10):611-612.
[13]丁振苗,吳茂盛,葉澤兵,等.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聯(lián)合阿德福韋酯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療效分析[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2,15(5):442-443.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