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長島縣居民的食用碘鹽、水碘現(xiàn)狀和尿碘水平。方法對2008年~2013年長島縣居民食用鹽、飲用水源、尿碘監(jiān)測結果進行分析。結果共檢測居民食用鹽1680份,碘鹽覆蓋率為99.23%,合格碘鹽食用率為98.33%;檢測飲用水源56份,水碘中位數(shù)為2.84μg/L;檢測8~10歲兒童尿碘400份,中位數(shù)為176.50μg/L,<100μg/L者占18.50%,≥300μg/L者占19.25%,孕婦尿碘中位數(shù)為151.30μg/L,<150μg/L者占49.12%,≥500μg/L者占5.26%。結論長島縣居民碘營養(yǎng)水平總體上適宜,但孕婦碘營養(yǎng)水平處于不足狀態(tài),有碘缺乏和過量并存的現(xiàn)象。
關鍵詞:碘缺乏??;水碘;尿碘
長島是山東省唯一的海島縣,由32個島嶼組成,島陸面積 56 平方公里,海域面積 8700 平方公里。其中有居民島10個,轄8處鄉(xiāng)鎮(zhèn),40個行政村,人口4萬余,海洋資源豐富,居民普遍能夠較多地攝入含碘豐富的海產品,但 1995年通過對地理環(huán)境、目標人群的調查,確定我縣為碘缺乏病病區(qū),從而開始實施以食鹽加鹽為主的綜合干預措施。近年來,有部分學者和公眾對我國全民食鹽加碘的科學性提出質疑,認為部分沿海地區(qū)可能存在碘攝入過量。為了解長島縣居民食用碘鹽情況和碘營養(yǎng)水平,我們對2008~2013年的監(jiān)測結果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1.1食鹽檢測 2008~2013年每年3~5月,長島縣疾控中心在全縣范圍內抽取5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每個鄉(xiāng)鎮(zhèn)抽取4個村或居委會(2010年經上級同意抽取了多年未做監(jiān)測的只轄1~2個村的小鄉(xiāng)鎮(zhèn)),其中1個村在鄉(xiāng)鎮(zhèn)政府駐地,另外3個村在遠離政府駐地抽取,共監(jiān)測20個村(2010年為12個),每個村隨機抽取15份居民戶食用鹽樣,每年合計抽取300份(2010年為180份)食用鹽樣品進行監(jiān)測。
1.1.2水碘、尿碘檢測采集長島縣轄區(qū)內的所有村和居委會的全部飲用水源共56份進行水碘含量檢測,同時記錄供水方式,水源類型等信息。2008,2010~2012年,在全縣范圍內抽取5個鄉(xiāng)鎮(zhèn)的小學校,選擇8~10歲的兒童20人,男女50%;還在上述5個鄉(xiāng)鎮(zhèn)采集所有孕婦的尿樣進行尿碘含量檢測。
1.2方法鹽碘按照GB/T13025.7-1999《制鹽工業(yè)通用試驗方法碘離子的測定》中直接滴定法對鹽樣品中碘的含量進行定量檢測。尿碘和水碘濃度采用砷鈰催化分光光度測定法(WS/T107-2006)檢定濃度。
1.3 相關標準①鹽碘標準:采用GB5461-2000《食用鹽》標準,食用鹽中碘含量20~50mg/kg為合格碘鹽(2013年山東省調整為18~33mg/kg),<5mg/kg為非碘鹽,5~20mg/kg(不含20mg/kg)或者>50mg/kg(2013年調整為5~18mg/kg或>33mg/kg)為不合格碘鹽。②水碘標準:采用GB16005-2009標準,水碘濃度<10μg/L為缺碘地區(qū),10~150μg/L為適碘地區(qū),>150μg/L為高碘地區(qū)。③碘營養(yǎng)水平判斷標準:世界衛(wèi)生組織/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國際控制碘缺乏病理事會提出的碘營養(yǎng)狀況評價標準,兒童和成人碘營養(yǎng)水平判定標準:尿碘中位數(shù)<99μg/L為碘不足,100~199μg/L為碘適宜,200~299μg/L為大于需要量,≥300μg/L為碘過量。孕婦碘營養(yǎng)水平判定標準:尿碘中位數(shù)<150μg/L為碘不足,150~249μg/L為碘適宜,250~499μg/L為大于需要量,≥500μg/L為碘過量。
2結果
2.1不同年份食鹽檢測情況2008~2013年,合計檢測居民戶食用鹽1680份,其中合格碘鹽1652份,不合格碘鹽15份,非碘鹽13份,碘鹽覆蓋率為99.23%,碘鹽合格率為99.10%,非碘鹽率為0.77%。從2011年開始,長島縣檢測出的不合格碘鹽和非碘鹽的份數(shù)逐年增多,合格碘鹽食用率雖然每年都在95%以上,但從2011年開始逐年下降,分別為98%、97.33%、95.33%;碘鹽覆蓋率也有同樣的趨勢,2011~2013年分別為99.33%、99%、97.33%。
2.2水碘檢測情況居民飲用水水碘最低值為0,最高值為14.92μg/L,中位數(shù)為2.84μg/L,其中集中式供水水碘中位數(shù)為2.41μg/L,分散式供水中位數(shù)為3.73μg/L;按水源類型統(tǒng)計,海水淡化或凈化水中位數(shù)為0.15μg/L,機井地下水為3.63μg/L。飲用水中碘含量<10μg/L占89.29%,>10μg/L占10.71%。
2.3尿碘檢測情況2008、2010~2012年,合計檢測尿碘539份,其中檢測8~10歲兒童400份、孕婦139份。兒童尿碘中位數(shù)在2008、2010年均超過200μg/L,為大于需要量,2011、2012年的中位數(shù)處于碘適宜狀態(tài)。孕婦的尿碘中位數(shù)在2008、2010年處于碘適宜狀態(tài),2011、2012年則處于碘不足狀態(tài)。
3討論
自然環(huán)境中碘元素大部分處于水體中,因為地處海島,長島縣地下水資源貧乏,從90年代中期開始,陸續(xù)引進了海水淡化設備,本次監(jiān)測有9處水源為淡化的海水,供20%的居民飲用,因為淡化處理的工藝不同,有66.67%的淡化水含碘量為0或接近0。本次調查長島縣居民飲用水水碘中位數(shù)為2.84μg/L,全部樣品濃度均未超過150μg/L,且絕大部分地區(qū)低于10μg/L,因此長島縣整體屬于碘缺乏狀態(tài)。2008~2013年長島縣居民的碘鹽覆蓋率、合格碘鹽食用率均在95%以上,達到國家消除碘缺乏病標準的規(guī)定。從2011年開始,不合格碘鹽和非碘鹽每年都被檢測到,且份數(shù)逐年增多,在回訪過程中了解到,有的居民碘鹽儲存方式不當,食用時間過長,碘鹽在濕度大的環(huán)境中存放時會出現(xiàn)碘沉底現(xiàn)象[1],造成鹽碘檢測數(shù)值不合格;因為近年甲狀腺疾病增多,加之近3年長島的非碘鹽市場放開,在商場內和含碘鹽擺放在一起,沒有明顯的區(qū)別標識,且售價較含碘鹽便宜約33%,有些居民或因害怕得甲亢或因貪圖便宜或因覺得無所謂而購買了非碘鹽,造成非碘鹽份數(shù)增多。但在檢測出非碘鹽增多的同時,兒童尿碘水平也從大于需要量回歸到碘適宜量,尿碘中位數(shù)有隨著合格碘鹽食用率降低而下降的趨勢。有研究也顯示[2],鹽碘與尿碘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同時鹽碘攝入量占碘攝入總量的76.41%,可見鹽碘是人體碘的主要來源,鹽碘含量是影響尿碘水平的重要因素。2012年的尿碘監(jiān)測數(shù)據顯示,兒童尿碘整體水平已經下降到尿碘適宜水平的最低限,孕婦已處于碘不足狀態(tài),這與居民存在一定的碘鹽誤區(qū)、或自行選擇食用非碘鹽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報告顯示,我國沿海地區(qū)成年人、孕婦、兒童尿碘量總體適宜和安全,但有缺乏和過量并存。本研究則顯示,18.50%的兒童和49.12%的孕婦存在碘缺乏風險,而19.25%的兒童和5.26%的孕婦碘過量,孕婦的尿碘水平較國家的評估報告低。由此可見,長島縣自然環(huán)境缺碘,鹽碘又是居民膳食碘的主要來源,如不食用碘鹽,居民碘缺乏的風險會大大增加,因此繼續(xù)推行食鹽加碘政策還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對于孕婦這一特殊人群更是意義重大。但也有研究顯示沿海地區(qū)居民在實施食鹽加碘政策后,甲狀腺腫發(fā)病率升高[3],長島縣部分居民也有喜食海藻這一飲食習慣,海藻類是含碘量高的食物,如長期攝入量過高,同時又長期食用碘鹽可能存在碘攝入過量風險。
參考文獻:
[1] 李全水.碘鹽存放后出現(xiàn)碘沉底現(xiàn)象的實驗觀察[J].中國地方病雜志,2009,19(6):483.
[2] 莫哲,樓曉明,朱文明,等.浙江省人群碘營養(yǎng)水平現(xiàn)況調查[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3,34(5):464-469.
[3] 趙世華,王顏剛,閆勝利.山東省沿海地區(qū)甲狀腺腫患病現(xiàn)狀及尿碘水平調查[J].齊魯醫(yī)學雜志,2004,19(3):221-223.編輯/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