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下,由于科學技術獲得了不斷的進步以及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逐漸加深,出現了現代化的設計形式,這對我國的民間美術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也使我國的民間美術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因此,想要保留并傳承我國的民間美術,就需要加強對民間美術的研究。本文從現代藝術設計中缺少民族特色、民間美術進行轉型的必然性以及民間美術進行轉型的必然性等問題出發(fā),對當代中國民間美術進行探究。
關鍵詞:當代中國;民間美術;認識;思考
我國的民間美術是我們民族的文化瑰寶,它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隨著本民族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在歷史上的幾次民族大融合期間,它不斷吸收著其他民族的文明,使自身獲得不斷的發(fā)展,它是我們民族發(fā)展的見證,也可以說是歷史的活化石。在當下,由于科學技術獲得了不斷的進步以及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逐漸加深,出現了現代化的設計形式,這對我國的民間美術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也使我國的民間美術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因此,想要保留并傳承我國的民間美術,就需要加強對民間美術的研究。
一、現代藝術設計中缺少民族特色
在現階段,由于經濟的全球化發(fā)展,致使我國的設計開始表現出趨同化的發(fā)展趨勢,伴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得到了不斷的改善,隨之而來的,我國人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隨著與全球的接軌,大量西方的西方現代建筑設計、產品設計以及時裝設計等不斷地進入我們的生活,這些產品讓我們認識到了一種新的美的形式,同時,外國文化對于我國的現代設計的影響也開始越來越顯著。大多數設計師在進行藝術設計時會不斷引入西方的現代藝術設計理念,并且片面追求國際設計,然而,設計師在一味參照國際標準的時候,也逐漸失去了我們本民族的文化內涵,喪失了我們的民族性格。
此外,隨著不斷出現的計算機設計軟件,現代藝術的設計工具也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由此,人們開始更加依賴計算機技術。一部分人認為,只要有了需要的設計軟件就能夠做好設計,一部分人在進行藝術設計的時候,習慣去網上搜索相應的信息,之后再使用程式化的藝術設計方法,使用軟件拼湊了事。這部分人只能被稱作是比較熟練的工人,他們把理應充滿創(chuàng)意的藝術設計變成了非常乏味的工作。這種設計中缺乏文化內涵以及形式美。顯得平淡且蒼白,缺乏一定的生命力。雖然當下的藝術設計工作中已經無法離開計算機軟件和數字技術以及攝影技術的支持,但是這些只是設計師用于表達藝術、進行設計時所使用的工具。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作品的意境是無法用軟件來表達的。與此同時,設計者不僅應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還應明確如何使用現代技術將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表現出來。
二、民間美術進行轉型的必然性
在現今社會中,民間美術若想進行轉型就一定要符合當今社會中的具體需求,隨著現代化社會的發(fā)展,我國傳統(tǒng)民間美術原有的生存土壤即鄉(xiāng)土生活已經無法在現代的中國社會中得到廣泛的流行,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民間美術想要獲得發(fā)展,就需要遵守現代空間模式中的發(fā)展規(guī)律。
在民間美術的轉型中,民間美術的發(fā)展方向與發(fā)展速度、民間美術中存在的經典元素以及相應的激活應用程序都是轉型過程中的重中之重,這也是因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傳承與發(fā)展,沒有在形成之后就能夠一勞永逸的,因此,民間美術要想獲得發(fā)展就不能孤立與社會,它要與現代社會結合起來,同時也要堅持住自己特有的“民間”性質,這也是民間美術想要獲得發(fā)展應遵守的基本準則。
想到我國的民間美術的發(fā)展問題,就還應考慮到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意義以及價值,在改革開放、與世界接軌的今天,民間美術以它獨有的魅力正品接著各種方式獲得了不斷的發(fā)展,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客觀的收益,這是在我們的意料之外,同時也是情理之中的。只要中華民族存在,中國的民間美術就不會真的消失。現在我國的民間美術所處的局面,是受到了社會多元化的影響而出現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代的文化滲透到了我國的民間社會中,人們的思維方式也就從傳統(tǒng)變?yōu)楝F代。因此,只要我們能夠看到這些問題,我國的民間美術的發(fā)展就能夠充滿希望。
三、關于我國的民間美術的思考
我國的民間美術隨著我國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它見證了我們民族的歷史,也見證了我們的興衰,它是我國的寶貴文化遺產,如何對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如何對其進行引導,使其能夠走出低谷并度過危機,是現階段我國的民間美術工作者所要完成的一項重要的任務。
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我國的民間美術現在大都面臨著后繼無人的局面。對此,我們可以十分清楚的認識到,民間美術的這一危機,可以說是由于民間美術中手工技能得不到傳承而造成的。如果民間美術想要獲得不斷的延伸以及發(fā)展,就要對原有的傳承方式進行改變,將個人以及家庭的傳承方式轉變?yōu)槊嫦蛏鐣膫鞒蟹绞?。在現代社會中,如果民間藝術僅靠個人進行傳承,那么它所面對的世界是狹小的、封閉的,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民間藝術也不可能獲得較大的發(fā)展,所以,應使民間美術的發(fā)展能夠面向整個社會,這樣,民間美術可以接觸到更多的元素,也可以被更多的人所熟知,盡快找到能夠令其充滿活力的生存方式,從而獲得更快的發(fā)展。另外,我國還可以對原有的藝術教育資源進行大力拓展,將民間美術的相關內容納入到我國的高校教學體系中,讓更多的年輕人可以接觸并了解到民間美術的相關內容,使我國的民間美術能夠獲得可持續(xù)的、不斷的發(fā)展。
四、結語
民間美術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加強對于我國的民間美術的相關學習與研究,能夠促進這類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并可以使其獲得新生,這一部分文化的發(fā)展,對于促進我國現階段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也是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的。
參考文獻:
[1]葛田田. 當代中國民間美術的元素傳承研究[D].西南大學,2008.
[2]丁文靜. 對當代中國民間美術的認識和思考[J]. 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8,01:41-47.
[3]金宇黎. 對當代中國民間美術的認識和思考[J]. 現代交際,2014,07:81.
[4]孫健捷. 對當代中國民間美術的認識和思考[J]. 環(huán)球人文地理,2014,02:109.
[5]陳敏. 民間美術色彩對當代中國人物畫的啟示[D].新疆師范大學,2010.
[6]孫一鶴. 關于當代民間美術現狀的調查研究[D].齊魯工業(yè)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