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質量評估作為提升中醫(yī)教學質量,發(fā)展中醫(yī)高等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在中醫(yī)高等教育工作中起著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就教學質量評估的含義作了簡要概述,然后就中醫(yī)教學評估在教學中的作用作了進一步的分析與探討,希望能為實際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中醫(yī);教學質量評估;教學作用
所謂教學質量評估,既是相關教學管理者以一定的教學標準及目標為重要依據,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科學、系統(tǒng)的檢測,并以檢測結果來對其價值及教學的優(yōu)缺點進行評定,以達到促進教師成長,提升教學質量的一個過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高等教育質量就一直作為全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而存在著,并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以及教學改革的深入,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關注與重視。
一、影響教學評估準確性的因素
教學質量評估的作用與功效能否得到有效發(fā)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質量評估準確性的高低。然而,影響教學質量評估準確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評價源
由于不同評價源在對評價及評價內容的理解與信息處理的方式是不同的,且在其具備的知識體系及信息的豐富程度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便使得不同評價源評定出的評價結果也截然不同。為此,我們在進行教學質量評價的過程中,應當對各類評價源的評價內容及評價結果進行科學、合理的選取,即選取每類評價源在其擁有豐富信息方面而做出的評價,以提升評價的信度和效度。
2.評估的目的
評估目的是繼評價源外,影響教學質量評估準確性的第二大因素。在傳統(tǒng)教學質量評估體系中,評估的目的僅僅是根據相關要求及標準對被評者的各項評價指標進行定量的測量。然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質量評估的目的也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與調整,其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將人才培養(yǎng)目標融入到教師的實際教學活動中,以 確保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以及教學行為能夠達到有效培養(yǎng)人才的效果。其二,為管理部門的管理工作(工資晉升、職稱評定)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其三,找出教學問題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并采取針對性的有效措施進行完善與處理,以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教學質量評估應遵循的原則
首先就是方向性。教學評估應具有明確的導向性,而這種導向性要求相關教學管理者在有效克服傳統(tǒng)教學觀念弊端的基礎上,積極樹立起“以人為本”的觀念,體現出素質教育的理念,以促進評估對象在教學觀念上的更新、在教學方式上的完善,進而使其達到評估標準。其次就是發(fā)展性原則。該項原則要求我們摒棄傳統(tǒng)評估方式(對教師進行審視與裁判的方式)并在充分考慮、關注到評價對象的個體差異、知識水平以及專業(yè)背景的基礎上,積極建立起促進教師成長的發(fā)展性評估體系,以讓教師在平等、關懷、交流與溝通中主動的參與到評估過程中,并在改進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與主動性中將其自身的價值進行不斷的實現。再次就是動態(tài)性原則。該項原則要求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評估一些靜止狀態(tài)的教學成果或教學資料,而是根據評估研究問題的形成過程來對教學現狀進行有效判斷,并針對性的提出有效決絕措施以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另外就是參與性。教學質量評估是為學生、教師以及教學管理者等一切與評估有關的人而服務的,為此,確定評估問題和制定評估技術的過程也必須是一個廣泛參與的過程,需要各方面人員的意見與支持。
三、中醫(yī)教學質量評估在教學中的作用
1.提升教學質量
很長一段時期以來,我國中醫(yī)院校的教學質量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而進步緩慢,其具體表現為培養(yǎng)目標單一、學科內容重復、課程結構設置欠缺合理,辦學經費及師資力量不足以及管理程序陳舊等。而如今實行的教學質量評估,使得這種傳統(tǒng)的教育觀得到了有效的轉變,它以提升教學效果為根本目的,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及課堂講授的質量進行重點評價,有效控制和把握了授課這個教學管理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與此同時,將評估指標進行具體化與定量化,有效的提升了評估的操作性和有效性??梢?,教學質量評估對于提升中醫(yī)教學的教學質量是十分有益的。
2.為教學管理部門的再決策提供客觀依據
教學管理活動是一項系統(tǒng)而復雜的工作 ,其工作流程為決策、執(zhí)行、反饋、再執(zhí)行、再反饋。高效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中具有的科學化指標及標準,為教師對教學方向的把握及教學管理部門對教學質量的監(jiān)督提供了有效的引導與依據;與此同時,對評估資料的全面分析促進了管理部門對教材、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方案的調整,對科學的控制教學過程,實現中醫(yī)高等教育的目標十分有利。
3.拓寬了骨干教師的培養(yǎng)路徑
教學質量在教師質量評估體系中重要地位的明確,有效的改善了教師對教學的態(tài)度,同時促使相關教學管理者以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來對任課老師進行全面的衡量、評價及綜合分析。這很大程度上拓寬了教師的培養(yǎng)路徑,即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基礎知識及教學技能的鞏固與學習,不斷拓寬自身的知識面、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另外,教學質量評價中定量的標準能夠較為客觀的對教師的授課質量作出評價,充分體現出了以人為本的中醫(yī)教學理念,有力提升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使其在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同時,將課堂教學質量進行了有效提升。
四、結語
教學質量管理是整個學校教學管理系統(tǒng)的核心,而教學質量管理評估作為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將直接影響著中醫(yī)院校的辦學水平,對于完善整個學校的教學管理質量具有著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為此,中醫(yī)學院的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教學質量評估對中醫(yī)教學的重要作用,并將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及方式進行不斷完善,已將中醫(yī)教學質量評估功效發(fā)揮到最大。
參考文獻:
[1]胡傳來,李迎春,陶興永,阮亮,李文先.醫(yī)學生對教學質量評估與監(jiān)督體系的認知調查[J].醫(yī)學教育.2013(06).
[2]程伯基,郭佩芳,高素英,郭永清,張仲遠,于英心,范唯.關于醫(yī)藥教育基礎課程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的研究[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4(02).
[3]周昌菊,高琴,管志祎,丁娟.建立臨床醫(yī)師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探索[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