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山頭,看巍峨的長城像銀蛇逶迤在崇山峻嶺之間,錯落的城垛堞口在白雪的覆裹下猶如銀蛇的鱗片,又像列隊的士兵,巍然挺立。不由讓人想起當年毛澤東站在長城上發(fā)出的詩興:“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金山嶺長城看雪
金山嶺長城是明長城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之一,位于河北省灤平縣與北京市密云縣交界處。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將薊鎮(zhèn)總兵官戚繼光、薊遼總督譚綸基礎(chǔ)上續(xù)建、改建。現(xiàn)在金山嶺長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fēng)景區(q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金山嶺長城西起龍嶺口,東止望京樓,全長10.5公里。沿線設(shè)有建筑各異的敵樓67座,烽燧二座,大小關(guān)隘五處,是現(xiàn)保存最完好的一段明長城,被專家稱之為明長城之精華。依山設(shè)險、憑水置塞,雄城起伏似鋼墻鐵壁。雕樓林立,如甲兵護衛(wèi),“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以其視野開闊,敵樓密集,建筑防御體系功能奇特而著稱于世。“萬里長城,金山獨秀?!倍嗌賹<覠o不為金山嶺長城的精美設(shè)計而發(fā)出由衷的贊嘆。
雪后漫步金山嶺長城,感受銀色長城的壯美與雄渾。蜿蜒起伏的銀色長城,就象飄落在萬山叢中的一條玉帶,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隱忽現(xiàn),那一座座敵樓,在透過烏云的夕陽的映照下,就象鑲在玉帶上的一顆顆珍珠。此刻,更可以體會一個民族的偉大與豪邁。
金山嶺頂峰上的樓臺稱為“望京樓”。樓分上下兩層,站在樓頂,北眺可見承德的棒槌山,南望可及北京城的輪廓。陡峭的將軍頂上一段長城有尺余寬,300多級磚臺石階,被稱為“天梯”,幾乎直上直下。登上“天梯”是一座挺拔高峻的“仙女峰”,峰孤勢險,峰頂上也有一座“仙女樓”,常被云氣籠罩,故又稱“霧中之閣”。
慕田峪長城
慕田峪長城位于北京懷柔縣境內(nèi)。據(jù)文獻考證,慕田峪長城是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在北齊長城遺址上督造而成。慕田峪長城1992年被評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1997年被評為北京市文明景區(qū)。
慕田峪長城的構(gòu)筑有著獨特的風(fēng)格,這里敵樓密集,關(guān)隘險要。城兩側(cè)均有垛口。東南面有3座敵樓并矗一臺的正關(guān)臺。為長城之罕見;西北面有建在海拔1000多米,名曰“牛犄角邊和建在刀削一般的山峰上,稱為“箭扣”及“鷹飛倒仰”的長城,其勢險崢嶸。整段長城依山就勢,起伏連綿,如巨龍飛騰,是萬里長城的精華所在。
慕田峪長城群山環(huán)抱,風(fēng)景優(yōu)美。春季,群芳射蕊、爭奇斗妍;夏季,滿山青翠、流水潺潺;秋季,果實累累、紅葉滿山;冬季,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fēng)光,望遠山,白峰萬仞,蒼穹高遠;看近樹,瓊枝玉葉,美不勝收。在中外享有“萬里長城慕田峪獨秀”的美譽。
箭扣長城
箭扣長城位于京郊懷柔縣西北八道河鄉(xiāng)境內(nèi),距懷柔縣城約30公里,山勢非常富于變化,險峰斷崖之上的長城也顯得更加雄奇險要。箭扣長城因整段長城蜿蜒呈W狀,形如滿弓扣箭而得名。箭扣長城是明代萬里長城最著名的險段之一,是近年來各種長城畫冊中上鏡率最高的一段,向來是長城攝影的熱點。
這里的長城依山就勢,低緩處臥踞盤旋,如巨龍隨山巒跌躍起伏,十分壯觀。敵樓依山勢險要而建,其走勢富于變化和韻律。箭扣長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較好的保護,向游人展示了其雄奇險峻的古貌。
箭扣長城北可望黑坨山主峰,東倚雄險的鎮(zhèn)北樓,南瞰浩渺的懷柔水庫,西靠著名的鷹飛倒仰長城,以易守難攻而成名,自古便讓無數(shù)異族止步于前。夜宿巍巍敵樓,敘古、論史、聽風(fēng)、觀星,心境之深邃曠達決非異境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