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尖山位于福建漳平永福鎮(zhèn)龍車村境內(nèi),海拔1412米,氣溫最低達-20℃,漫山遍野介是霧凇,山坡像鋪上潔白的毛氈,巖石變成璞玉,枯枝化作珊瑚,灌木叢綻開花朵,再經(jīng)陽光照射,五光十色,絢麗迷人。
紅尖山距福建龍巖市30公里,是漳平永福鎮(zhèn)第二高的山峰。這里是很多動物的棲息地,也是多種植物的家園。紅尖山海拔1412米,山頂是龍巖氣象雷達觀測站。
紅尖山山高路陡,狹窄的盤山公路有點驚險。這里不是旅游境地,但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神奇的晨曦彩云、飄渺的云海、奇特的霧凇、滿山的山花野草、逶迤起伏的山巒;為之而來的是許多攝影愛好者和驢友。
雖然不是旅游勝地,但站在孤峰突起的山頭遠眺四方,另有一番登高望遠、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的情趣。
北方寒潮來襲時,紅尖山上朔風(fēng)冽冽,寒氣逼人,氣溫常在攝氏零下20度左右,常出現(xiàn)霧凇奇觀。霧凇形成后,殿宇似罩上絨毯,大地像鋪上潔白的毛氈,巖石變成璞玉,枯枝化作珊瑚,灌木叢綻開花朵,再經(jīng)陽光照射,絢麗迷人。霧氣籠罩山間,微風(fēng)吹動,飄浮的霧滴觸及樹枝、巖石、房頂,凝結(jié)成冰粒,層層疊疊,便形成了“千枝瓊玉”、“萬樹花”的霧凇奇景。形成了一個潔白如銀的世界,猶如龍宮洞府,別有一番情調(diào)。
由于早年紅尖山曾有部隊駐扎過。近年來,又專門在此設(shè)立了電視、廣播轉(zhuǎn)播臺,那橫七豎八的鐵塔和十來個鍋頭似的微波天線,因此,這里一直被認(rèn)為是閑人免去的軍事重地。
歷史上紅尖山并不叫此名,它的遙遠過去沒有多少人知道。紅尖山真正出名的歷史是1965年開始至今的40年。使用“紅尖山”的名稱,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每年春天,主峰的紅杜鵑花漫山遍野地開放,成為一座天然紅色的山,而且主峰是尖頂山,四周都是小山峰。
另一種說法,紅尖山山峰曾為部隊駐守,紅色象征革命,在蘇聯(lián)時期,紅色等于美麗,莫斯科紅場本意就是美麗的廣場,20世紀(jì)60年代的紅色中國受蘇聯(lián)影響,喜歡以紅色命名很多新事物。無論是出于哪個原因,取名“紅尖山”是非常形象的。
春季的紅尖山,是紅尖山最燦爛的季節(jié)。從立春至清明,多雨多霧,日出日落之壯觀,流云追霧之柔美都在雨后初晴。層層疊疊的山巒,起伏多變的溝壑,遠近分明的山峰都在薄霧中顯現(xiàn),水墨丹青的“動畫片”你可盡情欣賞。野梨,山蒼子,碩大的白色木蓮、紅梅、野桃和一些不知名的山花競相開放。那又黑又矮的杜鵑花枝條都開滿指頭大的紅杜鵑,漫山遍野,真是多姿多彩,美不勝收。
山頂有座圓頂?shù)臍庀罄走_站,這“千里眼”,把半徑460公里范圍的風(fēng)云盡收眼底,雷雨、大風(fēng)、冰雹、云霧,它早知道了,也算是覽盡人間春色。
在紅尖山,朝看日出,夕觀晚霞,更有時時云海,蒼蒼茫茫,飄飄渺渺,云遮霧鎖,云中漫步,云耶、霧耶?如人間仙境。偶然有難得一見的佛光,就看你的“佛緣”了。
紅尖山一年四季花開不敗,4月杜鵑,7月野楊梅紅了,這種楊梅酸,花開如粉。10月,還有杜鵑花,一年兩季,也是不甘寂寞了。紅尖山最好的是冬季,遇到霧凇、雨凇,一片晶瑩世界,銀裝素裹,分外妖嬈,真疑是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