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4)07-000-01
摘要本課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的心理活動為導向,面向全體學生,做到人人享有體育,人人都有進步,人人擁有健康。改變了過去只重視運動技能形成的規(guī)律,只關心學生的生理負荷,到現在的更注重沿著學生心理變化這條主線來設計課堂教學模式,安排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筆者積極學習和探索足球教學的最佳途徑,通過個人認知,順利地完成足球課教學任務打下良好基礎,使學生在課堂內外自覺地掌握足球運動的技術、技能,有利地促進了足球運動在學校的開展,為我國足球從校園抓起,走向世界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中學體育足球教學
足球,是世界上第一大運動。世界上很多國家將足球視為 “國球”,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國黨和國家領導人非常重視足球運動的開展,在我國足壇這方沃土上,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綠茵健將,為我國的足球史寫下輝煌的一頁,為祖國的足球事業(yè)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的輝煌成就是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現行的足球教材安排量不少,從基本技術開始學起,逐步上升由幾個基本技術組成的配合,進而形成基本戰(zhàn)術,安排順序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隨著年齡的增長,增加了戰(zhàn)術的安排,從而鞏固基本技術,但足球教學時數有限,在足球教學中為達到改善中學生的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和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生理功能,發(fā)展學生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協(xié)調等身體素質,全面地鍛煉身體,了解和初步掌握足球運動的基本技術和基本戰(zhàn)術,同時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堅韌不拔,勇于克服困難的崐意志和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一、教師在課程教學中的作用
為了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筆者通過觀察,反饋的信息,進行畫龍點睛的講解,結合中學的動作:足背正面踢球、足背內側崐踢球進行比較、歸納、總結。動作示范時,筆者演示時自信、堅定,表情輕松、自然、動作準確、干凈利落,給學生完整的視覺映象,建立視覺表象。要求學生精細觀察,深入思考,鼓勵邊看邊模仿,大膽提出疑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講解示范結合進行,接下來分組(二人一組)練習,使學生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加深對動作的掌握和鞏固,熟練運用。筆者注意及時發(fā)現練習中出現問題,及時給予補救,以期使動作更加準確、規(guī)范,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指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體育課的質量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是體育課教學的計劃者、組織者和實施者,筆者把住主導作用,努力營造優(yōu)化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的情緒處于適度崐的亢奮狀態(tài),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在認知上相近,情感上相溶,心理上互動,課堂氣氛活躍,認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和提高,學練效果達到了最優(yōu)化。
二、教師在課程當中對學生的引導
中學生有著求新好奇的心理特征。好奇心是一種帶有情緒色彩的探索事物或獲得知識的認識需要。足球運動深得學生的喜愛,“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要學好足球運動的技術、技能,還須下一番苦功夫,通過接觸足球熟悉球性,發(fā)掘學生探索足球運動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崐求知欲,從而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問題,善于解決問題的能力。
由于體育課教學受到一定的時間、空間、場地器材的限制,學生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術技能。針對受教育者的特征,按照足球教學的順序,科學安排嘗試過程。導入新課應比較全面、具體、詳盡,練習的量,在嘗試過程中應因各人的運動能力,運動閱歷和運動水平而因人而異,各有所側重。在嘗試足球比賽時,重點安排踢球、運球、停球、頭頂球等基本技術的靈活運用,不急于破門得分;在嘗試過程中,要練習踢球、頭頂球到位,運球、停球自如,多做傳接配合,發(fā)揮集體配合的作用,進而培養(yǎng)足球的整體意識。在同一教學目標教學時,靈活安排每節(jié)課的嘗試過程,使學習的主體--學生感覺到教學內容常換常新,新的活動、新的東西、新的收獲。
三、現代中學生對足球運動興趣與日俱增,從足球運動本身具有的較高的娛樂性、鍛煉性出發(fā),開展足球技術教學,順應了現代中學生的要求,且能使身心處于發(fā)展旺盛期的中學生各方面素質得到較全面的發(fā)展,對學生進行基本技術的教學訓練,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上進心,使技術教學成為他們探索足球基礎知識、、戰(zhàn)術、技能的橋梁,使他們能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去認識足球,并能利用足球進行科學的自我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并伴隨終身。
四、將游戲方法放在足球教學中
通過足球游戲法教學,能使學生身體素質提高,在教學中學生表現出學習的積極性和興奮性,自行進行練習。例如:徒手跑變換成“唐老鴨步”“企鵝步”等,使踝關節(jié)、膝關節(jié)內外側韌帶得到活動,具有較強的實效性,這樣不僅能較好地發(fā)揮準備活動的作用,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并且能調整大腦神經系統(tǒng),提高運動器官及內臟器官的功能,提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
通過游戲法教學,使學生從被動學的過程進入了主動教與學的過程,從而加速技術動作的掌握。因為中學生求知欲望強,好動爭強興趣廣泛,能很好掌握動作技術要領。提倡集體主義精神,強調協(xié)作配合,不計較個人得失,有利于團結友愛。從而促進體育本身就有的適應與被適應的關系,加深同學之間的了解,增進友誼,在相互交往中增長學生社會交往的知識與經驗。
參考文獻:
[1] 劉福林等.體育游戲[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2.
[2] 李曉光.足球運動員控制球技術初探.
[3] 潘泰陶,沈福洪編.綠茵攀登——足球訓練方法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