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把 Cotélac當藝術品穿,它的確非常藝術。王爾德說,人要么自己是件藝術品,要么穿件藝術品???Cotélac給我的感覺更好:穿了一件藝術品,自己好像也立刻變成了藝術品。
第一次遇見這個品牌是 2001年到巴黎出差,第一次購買卻是在里昂。雖然在法國算是連鎖店,可不同城市、不同地點的鋪面樣貌差異不小,在里昂曲折靜謐的小巷里的那家似乎最合我意。店老板不大會說英語,卻格外熱情,我坐在只用一掛厚布簾遮擋的大試衣間里,她不斷送衣服進來。大約是因為這個緣分,后來只要到里昂,我就一定會去 Cotélac逛一逛,也一定至少買上一件它的當季品,不管價格多少。Cotélac像是我的里昂紀念物,當然每次都買了不止一件,我的衣櫥里現(xiàn)在竟也集齊了一個小小系列。
Cotélac的好是顯而易見的。不是那種流行的好,是無論裁剪、面料、印花都有一目了然的特別感。首先是它的裁剪方式,我應該再沒遇到過比它更懂得女性身體結構的品牌了,臀部和腿部線條尤其優(yōu)美。在我的小系列里,有一套三件式西裝,當時瞬間被打動的就是試穿以后臀部的感覺。就像好的提拉文胸之于女性的胸脯。腰高也恰到好處,腹部即使有肚腩,也被奇妙地揚長避短了。褲腿在膝蓋部位有一個細微的自然弧度,再向褲腳延伸下去,把腿部線條拉得修長。褲子和西裝都看似簡單,卻有很多特別的用心。硬紗點綴、小兜精巧,三件套搭配清新而文藝。我記得當時回到巴黎,一邊向朋友展示一邊說著太精美了,真有點舍不得穿。朋友說,快穿,否則很快就過時了??纱┝诉@么多年,今年拿出來,仍然沒有過時之感,這大概就是時尚和藝術的區(qū)別吧。王爾德說,時尚轉瞬即逝,而藝術不朽。這么說,Cotélac絕對稱得上藝術品了。
說它藝術,還因為它每一季每一個系列里總有幾個印花款式,這些印花圖案的確都是真正藝術家的藝術作品,而非購自印花設計工作室。與時尚圖案不同,無論色彩還是內容它們都彌久耐看。
大約過了十年,2012年,我在紐約的蘇荷突然看見了 Cotélac店鋪,驚喜之余也有少許惆悵。有時候,我們內心還是希望那個屬于巴黎的名字只屬于巴黎就好,這樣巴黎對于我們就總是一個特別的存在。而進入了蘇荷的 Cotélac,自然與巴黎的 Cotélac不同。后來發(fā)現(xiàn)它不但開進了紐約,還開進了世界其他九個國家,現(xiàn)在全世界共有九十多家店鋪,實現(xiàn)了所謂的“國際化”。這樣一來,連巴黎的 Cotélac也與過去的 Cotélac不同了,因為國際化的另一個說法就是平均化,眾口難調,若不如此,就無法讓它既能被巴黎人,也能被臺北、東京、巴塞羅那人統(tǒng)統(tǒng)舒服地接受。
我真是懷念從前那個藝術的 Cotélac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