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者根據自己近幾年在獨立學院教授《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的教學實踐經驗,提出了幾項改進教學方法的措施,以提高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課程特點 教學方法 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5(b)-0120-01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是土木工程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程。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混凝土結構的基本理論和實用設計方法,具備根據建筑(土木)工程項目的特點、性質、功能和業(yè)主的要求,正確、合理的進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課程的重點內容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知識,包括: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材料性能,鋼筋混凝土結構基本計算原則,基本構件的承載力計算,鋼筋混凝土構件的裂縫寬度及變形驗算,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基本知識。課程的難點內容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的設計,包括:方案、截面型式及材料的選擇,配筋構造等。作者根據自己近幾年在獨立學院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幾項改進《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
1 獨立學院教學體會及相應教學方法
1.1 讓學生加強認識和了解,學會運用現(xiàn)行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是國家制定的有關結構設計計算和構造要求的技術規(guī)定和標準,是具有約束性和立法性的文件,是設計、校核、審批結構工程設計的依據。規(guī)范是設計中必須遵守的帶有法律性質的技術文件,它使設計方法達到統(tǒng)一化和標準化,從而有效的貫徹國家的技術經濟政策,保證工程質量。學生由于以前從未接觸過任何規(guī)范,在學習之初,對規(guī)范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了解和掌握規(guī)范。還有的學生,雖然重視了解規(guī)范,但是由于規(guī)范內容較多,對規(guī)范的掌握不夠,進而影響了對這門課程的學習。針對這種情況,在第一次授課,講解緒論的時候,就向學生明確規(guī)范的重要性,在后續(xù)的教學過程中,凡是涉及規(guī)范的內容,反復重點強調,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規(guī)范。只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規(guī)范,才能發(fā)揮設計者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1.2 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
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大部分的課程都以多媒體教學方式為主。但是《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這門課程,相對其他很多科目來講,條文、公式、表格非常多,要求學生有比較良好的數(shù)學和力學基礎。在獨立學院的學生中,有一部分學生,數(shù)學和力學的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如果全部采用多媒體教學,這部分學生很難跟上教學進度。如果學生連續(xù)兩三次課跟不上進度,就會對這門課喪失信心,以致學生后期會徹底放棄這門課程。針對這種情況,我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采用板書和多媒體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在講解截面設計,截面復核等難點內容時,堅持板書教學,并且嚴格要求學生做課堂筆記。這樣,即使有個別基礎較差的學生,在課堂講解過程中沒有聽懂,課后也可以根據筆記上的解題步驟進行復習和鞏固。而在剛開始教授這門課程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尤其是女生,從沒有到過施工現(xiàn)場,對施工現(xiàn)場的情況一無所知,對混凝土結構的整個建造過程完全不了解。這種情況下,學生聽起課來就非常抽象,很難理解具體概念。對于這種情況,我在后來的教學過程進行了改進。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安排在第五學期授課,在第四學期暑期實習中,我組織學生到施工現(xiàn)場參觀學習,同時,在教授課程前兩章的時候,使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混凝土和鋼筋的試驗錄像、混凝土結構和試件的照片、施工現(xiàn)場的情況等,這些措施的開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和對課程的興趣,也使他們認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
1.3 深刻理解,切忌死記硬背
混凝土結構設計,包括方案、材料選擇,截面形式確定、配筋計算,構造措施保證等。需對各項指標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比較,對同一問題往往有多種解決的辦法,答案往往不是惟一的,應結合具體情況確定最佳方案,以獲得良好的技術經濟效果。所以,在學習這門課程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對多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的能力。結構設計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在進行結構布置、處理構造問題時,不僅要考慮結構受力的合理性,還要考慮使用要求、材料、造價、施工、制造等方面的問題。既要做到安全、適用、耐久,又要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
1.4 開展課程設計,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理論
根據獨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yè)教學計劃,我們在第五學期期末-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考試結束之后,安排進行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設計?;炷两Y構設計原理課程設計是幫助學生系統(tǒng)的掌握所學知識以及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有效手段。通過課程設計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熟練掌握實際梁板類構件的結構配筋計算,更清晰地了解鋼筋的彎起截斷以及錨固連接等構造要求,為以后從事相關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學生具有數(shù)字計算、整理編寫計算書、繪制施工圖紙等基本技能,具有用力學和結構設計知識分析問題的初步能力。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設計需要學生重點掌握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基本理論知識,包括:(1)鋼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2)鋼筋混凝土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炷两Y構課程設計的難點:根據彎矩包絡圖和抵抗彎矩圖設計縱向受力鋼筋的彎起、截斷等:做彎矩包絡曲線和各鋼筋的抵抗彎矩圖,然后根據規(guī)范要求進行鋼筋的彎起和截斷。鋼筋的錨固、連接以及端部設計等。
通過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設計,使學生學會實際工程結構的荷載組合,在荷載作用下進行受力分析,然后進行配筋計算,最后完成計算書一份,綜合配筋圖一張。配筋圖包括梁縱剖面圖、橫斷面圖、鋼筋的彎起截斷與彎矩包絡圖以及抵抗彎矩圖的對應關系、鋼筋分離圖、鋼筋用量匯總表以及總說明等。
1.5 成績考核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克服學生曠課、抄襲作業(yè)等現(xiàn)象,在進行成績評定的時候,我采取了一些靈活的方法,具體如下:
(1)理論課程的成績由作業(yè)和筆記成績、考勤成績、卷面成績三部分組成。其中作業(yè)和筆記成績占10%,出勤成績占10%,卷面成績占80%;(2)實驗實訓、課程設計的成績,采取設計成果評定和答辯相結合的方法。在課程設計成果合格的基礎上,通過答辯來確定其最終的課程設計成績。
2 結語
通過科學合理的組織設計教學過程,使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真正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幾年來,根據獨立學院教學大綱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我們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取的了顯著提升。今后,我們將繼續(xù)努力,把混凝土結構的新發(fā)展,新技術,新材料引入到教學當中,為學生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王丹.鋼筋混凝土基本原理課程教學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12).
[2]王丹.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的教學體會[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1(6).
[3]王文娟.高職院校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教學的組織與設計[J].工程技術,2009(23).
[4]張曉燕.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