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其實就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包括病毒、支原體、細菌、真菌等。病毒進入人體后1~3天出現(xiàn)感冒癥狀,7~10天后自然消退。
誤區(qū)1:一發(fā)燒就急于退燒
正確:超過39℃時才用退熱藥
孩子發(fā)燒時,不要急于退熱。發(fā)熱是身體的一種防御性反應,既有利于消滅入侵的病菌,又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如果孩子發(fā)燒超過39℃時,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退熱。
誤區(qū)2:普通感冒不用就醫(yī)
正確:需就醫(yī)排查其他疾病
不少家長認為,既然感冒有自限性,那孩子如果是普通感冒,就不用上醫(yī)院就診了。其實,感冒雖然有自限性,但由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經常會伴有各種并發(fā)癥,小兒感冒時家長還是應該帶孩子去醫(yī)院就診。一方面需要排除其他的嚴重疾病,如肺炎或其他感染等;另一方面,避免擅自用藥貽誤治療。
誤區(qū)3:酒精擦浴退熱好
正確:沒有經驗的家長慎用
孩子發(fā)高燒時,很多家長使用酒精擦浴的方法來給孩子退燒,這樣做雖然有一定效果,但也有一定風險。酒精擦浴易導致孩子體溫下降太快,引起虛脫,沒有經驗的家長慎用。
誤區(qū)4:使用抗生素好得快
正確:抗生素不能縮短病程
如果是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繼發(fā)細菌感染者,可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治療。然而,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對病毒基本無效。所以,抗生素并不能預防感冒,也無法縮短病程。
誤區(qū)5:服藥時“幾藥齊下”
正確:小兒忌用1種以上感冒咳嗽藥
小兒正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臟器功能未完善,同一藥物在小兒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及排泄過程與成人有很大差異,容易發(fā)生不良反應。感冒咳嗽藥常含有多種成分,重復使用有相同成分的復方制劑會導致過量。因此,千萬不要給兒童使用1種以上的感冒咳嗽藥。
誤區(qū)6:服用中成藥更安全
正確:有的中成藥須慎用
對于含有較大毒副作用的中成藥,或者含有對小兒有特殊毒副作用的中成藥,除沒有其他治療藥物或方法的疾病必須使用外,最好不要給兒童使用。如果要使用中成藥,最好直接選用兒童專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