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入關(guān)后來到秦皇宮,禁不住金銀財寶、香車美女的誘惑,在縱情享受中把軍中大事置之腦后。大將樊噲忠言勸之:主公你不能住在此處,這是何地?是以前暴君秦王享受的地方,你如果想得天下,就趕快離開這迷人之地!經(jīng)多人勸說,劉邦幡然醒悟,立即搬離秦宮,屯軍灞上,厲兵秣馬,最終打敗項羽。
歷史表明,奢欲無度,必會人亡政息;制欲止奢,多會成就一番大業(yè)。正所謂:天下大福,莫大于無貪欲;天下大禍,莫大于欲無底。人生在世,皆有“七情六欲”。何謂欲?先賢曰:“六欲者,生、死、耳、目、口、鼻也?!笨梢姡侨藗兩娴囊环N需求和欲望。積極合理的欲求,是進取之基、事功之梯、動力之源;負(fù)面非分的欲望,是健康之害、事業(yè)之?dāng)?、人生之禍。古人往往把后者專指為“貪欲”,是修身修為的必然課題。
今天,追求高質(zhì)量的物質(zhì)文化生活,本無可厚非。然而,倘若人生觀扭曲,貪欲膨脹不止,以致欲而無度、望而無底、求而作惡,勢必自焚欲火、身敗名裂。
哲人說:“人生需要一把剪刀,合理正確剪裁,方可裁出美麗的生活?!比巳鐦?,欲似杈,需要像園丁拿樹剪裁去橫生的枝杈,去除蟲害的枯蔓,修出亮麗的美像。特別是精神家園中,良莠混雜,美丑并存,只有用道德理智這把剪刀,剪除失志之念、失德之欲、失格之為,才能讓生命之樹長青,使人生絢麗出彩。
君不見,有的在升官路上,見“位”思遷,權(quán)迷心竅,“進一步,看三步,無止步”;有的在財路途中,利欲熏心,投機取巧,得“銀”望“金”,胃口一開,“財”壑難填,身陷貪污的泥潭不能自拔;有的在美色夢里,迷魂失魄,若蜂趨花,醉倒在“石榴裙”下;有的在享樂世界中,聲色犬馬,玩物喪志,昏沉迷失,醉生夢死。凡此種種,皆需用黨紀(jì)國法這把剪刀,理智地剪去癡迷心竅的官欲、貪心不足的物欲、追花逐艷的色欲,不為物喜、不以己悲,還自己一個純潔空明的精神世界。
托爾斯泰在《一個人一生需要多少土地》中描述的故事結(jié)局是:一位地主終生皆在挖空心思地跑馬圈地,臨終前,他讓仆人攙扶著巡視自家的廣袤領(lǐng)土,當(dāng)走到自己狹小的墓地時,才頓悟真諦:功名利祿皆為身外之物,何不讓短暫的人生多一些輕盈與快樂?這個故事,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