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獎賽前夕,如傳聞一樣,法拉利主席盧卡·克勞德洛·迪·蒙特澤莫羅辭職,告別了23年對躍馬的統(tǒng)治。自1993年起,他帶領法拉利車隊在F1賽場贏得了8個制造商年度冠軍和6個車手年度冠軍。他的辭職,代表了一個時代的遠去。法拉利的未來將指向何方,我們不得而知。
新加坡,濱海灣,城市賽道,夜賽。當這些詞語逐一閃現(xiàn)在我們腦海,一切看起來是那么平靜而美好,你或許會認為這將是車手們最喜愛的地方。然而事實是:這或許是一年中最艱苦的比賽。
新加坡高溫高濕的賽道條件給車手身體帶來了嚴重考驗。馬格努森賽后因身體脫水被送往醫(yī)療中心。科維亞特比賽中飲水系統(tǒng)故障,同樣遭遇嚴重脫水。維特爾情況最糟,除脫水外,德國人還遭受了嚴重胃痙攣。
漢密爾頓登頂積分榜
由于新加坡濱海灣賽道多彎角的賽道特性,排位賽的爭奪顯得異常激烈。漢密爾頓也只是以千分之七秒“幸運的優(yōu)勢”奪得了桿位。這里一直是紅牛最擅長的賽道,他們順利包攬了第二排的發(fā)車席位。法拉利也倍受鼓舞,從練習賽到排位賽,他們的單圈速度顯得競爭力十足。最終奪得第五位發(fā)車席的阿隆索只落后維特爾千分之五秒。
正賽中最大的意外是羅斯伯格又退賽了,這直接給了漢密爾頓反超總積分的機會。羅斯伯格的車在暖胎圈便停在了自己的車位上動彈不得,不得不退回維修區(qū)起跑。而噩夢還在繼續(xù),開賽后他的整個方向盤不能正常工作,升擋一度都是連跳兩擋,沒有DRS,就連限速按鈕也不能用了。第14圈,車隊希望借由進站試著解決羅斯伯格賽車的問題,包括為他再次更換方向盤,結果德國人卻因為賽車一直卡在空擋,最終不得不宣告退賽。
沒有了來自隊友的威脅,漢密爾頓在前半程跑得極其順利,直到安全車出動。第31圈,印度力量的佩雷茲與索伯車隊的蘇蒂爾發(fā)生碰撞,佩雷茲前翼撞斷,觸發(fā)安全車。這也是新加坡站連續(xù)第七年出動安全車。在安全車的帶領后,紅牛、法拉利以及威廉姆斯都選擇“一胎到底”,而漢密爾頓需要用一套超軟胎拉出一個近乎“免費進站”的窗口。在第52圈完成進站后,漢密爾頓僅僅落后于維特爾,僅用了一圈就用輪胎優(yōu)勢奪回了領先地位。維特爾、里卡多和阿隆索緊隨其后,拿下格子旗。
至此,漢密爾頓以241分反超隊友羅斯伯格3分,在本賽季首次領跑車手積分榜。剩下五場比賽,而車手總冠軍的爭奪依然處于白熱化狀態(tài),這應該是F1總裁伯尼先生和全世界車迷最希望看到的。
接下來的五場比賽里,高速賽道將占據(jù)主導,這意味著梅賽德斯陣營將再一次展現(xiàn)出巨大優(yōu)勢。而對強大的梅賽德斯車隊來說,賽車可靠性問題頻出,顯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隊內競爭,亦敵亦友
實際上,隊內競爭并不一定要用“內斗”來形容。競爭,必然是有利有弊。良性的隊內競爭總是能推動車隊的發(fā)展,而“內斗”則是一個嚴肅的話題,稍有差池或許將直接損害車隊的利益。
由于梅賽德斯車隊打造出了一臺讓人嘆為觀止的速度機器,漢密爾頓和羅斯伯格這兩位奪冠熱門的競爭成為了本賽季F1賽場最熱門的話題。從“摩納哥排位賽事件”、“匈牙利拒絕讓車事件”再到“比利時撞車事件”,在“自由競爭”的大政策下,這場總冠軍的爭奪將愈演愈烈。
紅牛方面,四冠王維特爾在新晉車手里卡多的強勢表現(xiàn)下啞口無言。里卡多在高速彎里比維特爾快,而在中低速彎與維特爾相當。數(shù)據(jù)已經(jīng)說明了一切:截止新加坡站(共14站),在排位賽中,里卡多領先隊友的次數(shù)為8次,比隊友多3次登上領獎臺,并獲得了三個分站冠軍,領先維特爾多達57分。
菜鳥們的表現(xiàn)更是讓人吃驚。博塔斯目前在排位賽中也是8次戰(zhàn)勝了隊友馬薩,并同樣領先隊友57分。邁凱倫的馬格努森開賽初表現(xiàn)驚人,后來卻趨于平穩(wěn),沒有太多表現(xiàn)。不過他冷靜的頭腦和優(yōu)秀的駕駛技術已經(jīng)得到了車隊認同。雖然邁凱倫正在物色新的車手,但離開的應該是老將巴頓。
競爭總是激烈的。在F1這樣分秒必爭的賽場上,聚集了全世界最優(yōu)秀的賽車手。他們領著不菲的工資,做著最困難的事。新老的更替和強者的對話總是成為圍場內外最吸引人的話題。那么,誰是當今F1車壇的詹姆斯·亨特和尼基·勞達?誰又將成為新一代的埃爾頓·塞納和阿蘭·普羅斯特?
最大的敵人,往往也是最值得尊敬的對手。我們相信,正是由于發(fā)動機實力的差距,本賽季的隊內競爭才顯現(xiàn)得異常激烈。另外,F(xiàn)1總裁伯尼已經(jīng)明確表示希望將每支車隊三臺賽車的計劃納入未來F1議案。
從目前的爭冠形勢來看,梅賽德斯的制造商總冠軍應該是十拿九穩(wěn),而車手積分榜排名第三的里卡多也難以在剩下的高速比賽中對領先的兩位車手造成威脅。漢密爾頓與羅斯伯格的硬仗還將繼續(xù)下去,我們鈴木賽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