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走在韓國的大街上,肯定會看到,無論是大超市還是小商店,貨架上永遠有許多雙黑底面、印有三條白線的所謂“三線拖鞋”出售。而且,無論價格還是質量,跟我們國內地攤上賣的拖鞋并無二樣。
為何舉國皆穿一種拖鞋?為什么如此普通的拖鞋讓韓國人皆大為喜歡?說來你也許不信,這都源自“認同感”。
有分析認為,“三線拖鞋”成為韓國的“國民拖鞋”,“同一化心理”起到了一定作用。換句話說,不特立獨行、希望合群的心理體現在穿拖鞋上。韓國人普遍認為,穿上一模一樣的拖鞋,就有一種集體歸屬感,能產生安全感,彼此覺得“我們都差不多”,因此很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在韓國,認同感非常重要。與別人相同,你才能融入,才能得到別人認可。韓國人開口講話喜歡說“烏里”(我們)如何如何,把相似的人歸到一個群體中。就連韓國第二大銀行——有利銀行,如果直譯過來就是“我們銀行”,這種“我們”文化跟穿同樣的拖鞋一樣,都是尋求認同感的一種體現。
認同感讓韓國人穿衣戴帽從不怕“撞衫”。相反,流行的款式或顏色可以迅速席卷整個韓國,甚至人手一件,讓你都不想多看一眼,就像“三線拖鞋”一樣。前幾年流行工裝大衣,韓國人無論男女人手一件,幾乎成為“國民大衣”。又如上市僅三年的泡菜冰箱,銷量竟然超過普通冰箱。
不論是什么,只要出現就會迅速蔓延。我在韓國留學,日漸感覺在這兒追趕潮流很容易,只要看看周圍人穿什么,你買什么就行。所以,我們看到的韓國電影、電視劇,會看到很多穿著這種“三線拖鞋”的細節(jié),看多了,甚至讓我們國內的年輕人覺得這是韓流時尚。我覺得,這其實并不是一種時尚,只是保留著的一種習慣,或者說是一種習慣通過影視演化成為了一種時尚。
確實也是這樣。在韓國社會,不能獲得認同感的人往往很孤立。韓國有很多菲律賓和越南新娘,她們的混血孩子的膚色與其他同學略有不同,在學校上學時就經常會遭到孤立和歧視,甚至校園暴力。在我們班,有位學生是韓中混血兒(韓國籍),無論是膚色還是服飾,無論是語言還是行為舉止,在我們眼里根本看不出與韓國同學有何二樣,但韓國的同學們一直都不認為他是韓國人。
韓國是單一民族組成的國家,歷史上一直遭受外族侵略。要想保住國家統(tǒng)一,首先就要確保血統(tǒng)純正,天長曰久,這種心理甚至滲透到眾人皆穿同款拖鞋這樣的生活細節(jié)中,或許這就是韓國人如此執(zhí)拗地尋求認同感的根源。(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