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總看到一筐一筐的“橙紅”抱作一團,簇擁在水果攤上,那顏色鮮明、通透,可不是一支畫筆可以描繪出來的。我想,大概也只有秋天才能把橘子抹紅,讓它放肆地吸引人們的眼球,在每個人的嘴巴里回蕩起一陣“吱吱”的聲音。
橘子是個可愛的胖小妞呢!瞧,她癟著嘴,皺著眉,把小巧的五官全擠在一塊,就像在跟誰賭氣似的,頭仰得老高。她總愛穿一件紅色棉襖,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我問她,你這樣不熱嗎?她撅著嘴,回答我說,哼,才不要你管。
一直喜歡剝橘子的感覺,把手指嵌入果皮和瓤中,柔軟的觸感圍繞著指尖的每一根神經(jīng),只輕輕一用力,橘子便裂出一道痕,我不自覺地想起庖丁,“庖丁解?!笔遣皇呛臀覄冮僮拥母杏X沒兩樣呢?小心翼翼地把橘皮剝開,生怕弄傷了里面的果肉,當她的外衣卸下后,透明、粉嫩、馨香的肌膚也露了出來,胖小妞變得有些含羞膽怯,原來,她有一顆柔軟的心呢!
橘子像一首詩,每一瓣瓤中飽溢著少女的情懷。甜和酸交織在舌尖上舞動,流動著、蔓延著,在嘴巴里蕩漾開來,開墾出一片溫柔的土地。是的,溫柔,帶點淡淡的惆悵,融入臉龐的秋風里,汁液緩緩滑入身體,好像還帶著一點余溫,從頭到腳,慢慢融化開,軟軟的、甜甜的,像一個楚楚溫柔的吻。
印象中,是沒有人會提著橘子去探病的。或許是阿嬤和我都喜歡橘子的緣故吧,在阿嬤病房的柜子里,總藏著不少圓滾滾的橘子。一直以來,我跟阿嬤都是在太陽要落山的時候,坐在巷口的矮椅上剝橘子吃,從來沒想過病房里的橘子是什么滋味。
那次,阿嬤躺在病床上,伸手拿了一個大圓橘,剝給我吃。第一次仔細觀察阿嬤的手指,竟是那般干瘦,就像風干的橘皮,黏附在骨頭上一樣。阿嬤雙手緊握著圓橘,但果肉和果皮就像黏在一起一樣,怎么也掰不開。
阿嬤手背上的青筋一條一條的浮起來,過了很久,“啵一”,橘子終于裂開了。
阿嬤把橘子遞給我,干瘦的手指頭還微微地顫抖著,我接過橘肉,一口一口的吃著、吮著,眼睛也有些濕了,第一次覺得多汁的橘子是如此難以下咽。
后來,阿嬤康復了,我又可以右手牽著阿嬤,左手塞著一個大橘子,坐在巷口的板凳上了。橙色的月光灑在地上,橘子甜美的汁液又泛濫開來。月光里,橘子的氣味四處飄溢;談笑中,款款的橘情也散開了。記憶中的那抹橙紅,暈染出溫暖的童年。
秋天,一筐一筐的“橙紅”又出現(xiàn)在了水果攤上。買一個橘子,層層剝開,每一瓣都是溫暖的回憶,那滋味可不僅僅是舌頭能嘗出來的。
評點:
這篇文章有兩個十分突出的優(yōu)點:其一,生動逼真的細節(jié)刻畫,充滿童真、童趣。全文多處使用擬人的手法,對橘子進行描摹,“橘子是個可愛的胖小妞呢”“她癟著嘴,皺著眉,把小巧的五官全擠在一塊,就像在跟誰賭氣似的”“哼,才不要你管”……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天真氣息,真實、抓人;其二,真實可感的濃濃親情,自然、醉人。在對橘子進行充分刻畫的基礎上,作者進一步引申,道出與阿嬤的親人情誼,尤其是對病房里阿嬤剝橘子的描寫十分到位,字字含情。因此,細細讀來,這篇文章無論是在事物的描繪。還是在親情的表達上,都值得大陸的中學生學習和借鑒。 (張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