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長兄如父,長姐如母”,我的父親就有一位如母親般的姐姐。
父親和姑姑,從小相依為命長大。父親6歲時,我爺爺因一場意外去世,過了沒多久,奶奶又因一場大病撒手人寰。從此,父親和姑姑就成了無父無母的孤兒。我想象不出來,爺爺奶奶走了后,當時只有13歲的姑姑如何撐起這個家?又是如何和父親度過那段孤苦日子的?
父親說家里沒有壯勞力,姑姑為了在生產(chǎn)隊多掙些工分好領(lǐng)回口糧,她不怕累,搶著干男人干的重活。那時候家里經(jīng)常斷糧,要是實在沒有吃的了,姑姑就拉著父親去親戚家借。借回來的糧食,姑姑自己舍不得吃,省下來留給父親吃。父親每次說起這段往事,眼角就會泛起淚光。
姑姑是20歲出嫁的。在當時的鄉(xiāng)下,20歲算是老姑娘了,姑姑不忍心拋下孤單的父親,所以婚事一拖再拖。姑姑嫁的村子離我家有七八里地,父親說姑姑出嫁后,他最高興的事就是去姑姑家。那條去姑姑家的路,父親跑了不知有多少個來回。他說,每次去姑姑家才能吃飽飯。呆在姑姑身邊,他才覺得自己不可憐。那條路,父親在跑,姑姑同樣也在跑。姑姑雖然出嫁了,但稍有一點空暇,她就像陣風似的跑回娘家,送回蒸好的饅頭,送回磨好的面粉,送回做好了的冬衣。在姑姑眼里,她的小弟弟就像是她的兒子,總是讓她牽腸掛肚,放心不下。直到父親和我母親結(jié)婚了后,姑姑才放心了許多。
從我記事起,就知道父親對姑姑感情很深。隔上幾天不見姑姑的面,他必定會去看望姑姑。我們家但凡有比較重要的事,父親必須先要征求姑姑的意見。母親經(jīng)常嫉妒地說,父親心里最親的人沒有別人,永遠是姑姑。
前陣子,姑姑突然病了,父親在醫(yī)院一直照顧姑姑。表哥怕父親太過勞累,勸他回家休息,父親不肯,直到姑姑出院,父親才松了一口氣。那段日子父親很憔悴,人整整瘦了一圈。
姑姑病好后留下了后遺癥,記憶力減退,身邊得有人陪護,父親每天都要去看看她。有一天,家里有事父親沒去,姑姑就失蹤了。表哥急得到處找,差一點就要報警了,而姑姑卻走到了我家。姑姑忘了很多事,卻始終沒有忘記那條去看弟弟的路,她的這一記憶肯定是刻骨銘心的。
長姐如母。在姑姑如母親般的關(guān)愛下,才有了我父親,有了我們這個家。我特別想對姑姑說,親愛的姑姑,我們都愛您,真的非常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