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杜鵑花開。杜鵑花代表愛的喜悅,杜鵑盛開,就是愛神降臨的時候,杜鵑花有“花中西施”之稱,花開時節(jié),漫山遍野花團錦簇,暗香浮動,直叫人“沉醉不知歸路”。素有“杜鵑花王國”美譽的普底彝族苗族白族鄉(xiāng),自然成為人們觀賞杜鵑的最佳處。
普底鄉(xiāng)位于貴州畢節(jié)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qū)北部,距省城貴陽150多公里,距畢節(jié)試驗區(qū)100余公里,總面積201.9平方公里,聚居著漢、彝、苗、白、布依、仡佬等9種民族。這里以大面積原生杜鵑林為主要特色,杜鵑林帶綿延百里,故有“百里杜鵑”之稱。整片天然杜鵑林,帶寬1~3千米,綿延100里,總面積125.8平方公里。
在普底景區(qū),巖溶、山泉、飛瀑及濃郁的彝族、苗族風情,與百里杜鵑漫山花樹交相輝映,凝聚了百里杜鵑的精華,而迄今為止中國已查明的面積最大的原生杜鵑林,被譽為世界罕見的杜鵑花大公園。春季來臨,滿山花朵盛放,滿眼一片鮮艷,深紅淡紅、玫瑰紫白,各種色彩,像彩霞縈繞,五彩繽紛的“花中西施”,綻放大地燦爛的微笑,喚起了人們對自然生活熱烈而美好的激情!
第一站:絢爛的五彩路
行走五彩路上,看杜鵑花鮮艷美麗、五彩繽紛,漸進仙境。此處又名“五叉路”, 乃按金、木、水、火、土五方開道,道道相通,難于辨認,相傳為諸葛孔明南征時所留。有人調侃說,這里山迷人,路迷人,花更迷人。一年年過去,人們發(fā)現(xiàn),盛花季節(jié),沿路落英繽紛,如同五彩之云,就將“五叉路”改稱“五彩路”。
五彩路是杜鵑花品種比較集中、齊全的景點,紅的有大紅、深紅、亮紅、水紅、肉紅、粉紅,白的有純白、黃白、紫白、灰白、綠白,紫的有深紫、淡紫、紅紫、深紅紫、薔薇色、玫瑰色,黃的有乳黃、鵝黃、淺黃、綠黃、棕黃等。鮮薔薇色的是團花杜鵑,乳黃泛白的是露珠杜鵑,淡紅帶紫的是迷人杜鵑,淺肉色的是皺皮杜鵑,玫瑰色的是錦繡杜鵑。
如果你在五彩亭的長椅上小憩片刻,舉目四望,便會感覺置身花海,滌蕩凡塵,神清氣爽。
第二站:詩意的索瑪大草場
索瑪大草原在百里杜鵑風景區(qū)中的普底鄉(xiāng)永興村和龍峰村,距百里杜鵑普底花區(qū)中心區(qū)4公里,距離普底賞花區(qū)3公里。是面積6萬余畝的純原生態(tài)天然草甸。海拔1800~1900米,整個草原上散布著幾十座大小不一、獨具魅力的山峰。有玉乳峰,堅挺而豐滿;阿魯峰,傳說是彝族圣祖支嘎阿魯所化;雙龜神峰,形似兩只的伸頸相望而不得團聚巨龜;八卦峰,由八座相鄰散布的孤峰形成,形象逼真……
天坑是草原的一絕。茫茫草原上,星羅棋布的十幾個天坑各具特色。每個天坑的四周,長滿了各式各樣的杜鵑花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草,四季更替。風景也隨之而變。俯視天坑,就像一顆神秘而美麗的琥珀,靈秀而奇妙。
自北向南橫貫草原的小溪,給草原增添了許多詩情畫意。它常年守護著草原,澆灌著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訴說著這里發(fā)生的一切。
第三站:靜謐迷人的百里杜鵑湖
百里杜鵑湖又名移山水庫、彝山湖、依山湖,位于百里杜鵑西南面,湖面約12公頃。該湖擴建于1966年,建成于1975年。百里杜鵑湖四周,青山擁抱,碧水環(huán)繞,山中有水,水中有山。湖面曲折變化有致,湖區(qū)小島形態(tài)不同,水闊天高,相映成趣。
站在普底景區(qū)黃普路景觀臺上,往后看,是彝族神王阿魯射日的傳奇故事石刻,往前看,躍入眼簾的就是百里杜鵑湖。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出身富家的苗家千金多彩,愛上了憨厚勤勞的彝族窮小子阿納,富家千金家里極其反對,并為多彩另定他人的婚約?;槠趯⒔?,多彩別無選擇,就在巖上以死殉情。阿納得知后,每天坐在這塊巖石上痛哭,淚水不斷從巖石上流下,變成了一綹瀑布,似銀色源泉,日夜不息,匯成百里杜鵑湖。
在這里還可以看見兩個小島,分別叫“愛情島”、“夫妻島”。相傳這兩個島原來各在湖的一方,后來因為愛而不斷向對方移過去,天長日久,兩個島漸漸靠近,讓人感覺它們還在演繹多彩和阿納的愛情故事。
交通路線推薦
1、從貴陽出發(fā)經(jīng)由貴(陽)―畢(節(jié))高等級公路黔西站出口,再經(jīng)由原清(鎮(zhèn))―畢(節(jié))公路至黔西野壩,最后經(jīng)由野(壩)―普(底)公路到達公園的金坡景區(qū)和普底景區(qū);
2、遵義(重慶、四川)方向:沿遵(義)―崇(溪河)高速至遵義,經(jīng)由遵義―金沙,再經(jīng)由(大)方―(金)沙公路到達公園普底景區(qū);
3、畢節(jié)(云南)方向:從云南方向沿 國道威寧―畢節(jié)后,沿貴(陽)―畢(節(jié))至大方站出口,再經(jīng)由(大)方―(金)沙公路到達公園普底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