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我經(jīng)常反思自己:怎樣發(fā)揮自己的正能量來引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課堂教學需要感動,需要心靈的震撼,需要思維的碰撞。給學生一個什么樣的課堂,就意味著給學生一種什么樣的生活,一種什么樣的人生。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科學探究課,在科學探究活動中,我不僅是讓學生在學習中領(lǐng)悟科學探究思想,而且結(jié)合課外具有啟發(fā)的課題,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物理,投入大自然的探索中去。這正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比缣K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師的語言是教育,行動同樣是一種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就是教師教學態(tài)度的反映,學生的勤奮與創(chuàng)新精神往往源自于教師的敬業(yè)精神,學生的學習方法折射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反映了教師的學養(yǎng)水平。
新課程背景下的物理課堂教學,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是在運行中,讓學生搞實驗探究,學生流于形式,敷衍了事;讓學生思考后提出問題,舉手者寥寥無幾……這一系列現(xiàn)象不得不使我反思。經(jīng)過幾晚的輾轉(zhuǎn)反側(cè),我明白了。課堂上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像蓋房子,教師只是打下手“遞磚”——傳遞信息,學生才是真正的“瓦匠”。把課堂還給學生,并不意味著簡單的“領(lǐng)地轉(zhuǎn)讓”,也不意味著教師無所作為,而是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我還采用了“人人是老師,人人是學生”的方法??涿兰~斯說過:“教導別人就是教導自己?!睂W生通過“教”,對于所教的內(nèi)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本來不是很會的學生在經(jīng)過別人講解后也去講給別人聽,在講解的過程中他能真的把那道題弄明白。這要比教師在臺上扯著嗓子喊半天的效果好,也省了集體處理簡單問題的時間。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個學生講題的過程中,其他人聽得很認真,一點點小小的紕漏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這種做法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愛心是工作的動力,是成就有效課堂的基石。我關(guān)愛自己的每一位學生,善于欣賞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讓愛在目光中撒播,一個贊許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點滴進步給予的鼓勵,都能打動學生的心,成為他們不斷學習的支柱。由于我的點撥,學生思考出更為簡潔的解題方法;由于我的幫助,學生改掉了不良的學習習慣;由于我的輔導,每一個學生都沒有掉隊……這些無不折射出教師教育的光芒,作為教師的我也從中體驗著幸福快樂!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