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電力災害入手,針對當前電力生產中頻繁發(fā)生的電力災害、電力事故原因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幾點相應的防災減災措施,對電力生產運行中防災減災的思想和原則進行論述,對電力防災減災害機制的建設問題作了詳細探討。
【關鍵詞】電力生產;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機制建設
電力災害對電力生產安全的影響性很大,輕微者可能造成電網運行不良,電能輸送不暢;嚴重者則很有可能會導致電力事故發(fā)生,不僅影響電網供電,還會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帶來威脅。為此,在電網運行過程中,電力生產作為首要環(huán)節(jié),必須要嚴格控制電力生產中的電力災害,防止電力災害對電力生產安全產生影響。下面對電網運行中電力災害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電力防災減災機制的建設加以探討。
1、電力生產中容易產生的電力災害
電力系統(tǒng)在正常運行時很容易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而發(fā)生電力故障,在這些影響因素中,很大一部分來源于電力災害。分析電力災害的產生原因,發(fā)現(xiàn)其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1電網事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電網事故與電力災害是有著直接關系的。一方面,電網運行時,電力災害的出現(xiàn)會導致電力安全事故,破壞電網的正常運行;而另一方面,電力事故發(fā)生的同時,電力災害必然是同時存在的。也就是說,電力災害極有可能引發(fā)電力事故,也有特殊情況不會引發(fā),但是電力事故一旦發(fā)生,電力災害必然會出現(xiàn)。
電網在運行時之所以會發(fā)生電力事故的原因包括:1)電力的生產與運輸違反了相關的安全生產制度或規(guī)程;2)電網中負責輸電、變電和配電的電力設備過載;3)電力企業(yè)所采用的電力生產技術的科學含量不高,甚至存在技術缺陷;4)電力生產和管理人員缺乏一定的工作責任心,或是電力管理維護能力有限,無法保證和有效管理電力的生產安全;5)安裝在電網或電力系統(tǒng)中的設備質量存在問題;6)電網末端,即電力用戶發(fā)生了電力事故,進而影響到電網的正常運行。
1.2自然災害引起的電力災害。由自然條件或自然災害而引起的電力災害主要有:地震、洪水、水災等極端天氣所引起的電力事故;高溫、寒流、臺風、龍卷風等自然因素破壞而引發(fā)的電力安全事故、一般來說,因自然條件極端而發(fā)生的的電力災害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提前預防的,可在管理時加強對電網運行可靠性的保證,提高電網內各大電力設備的質量與性能,以防止或減少電力自然災害的發(fā)生。
1.3人為因素而引起的電力災害。除了自然因素與電網自身事故之外,盜電偷電、外力破壞等人為因素也會引發(fā)電力災害,包括人類對電網運行穩(wěn)定性的故意破壞,偷竊電網中電力設施等等,對為電力的生產與運行埋下了大量的安全隱患。
2、防災減災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電力生產過程中,災害的發(fā)生并不完全是偶然原因導致的,也不是人的主觀意志能夠控制的,但是科學的防范能達到減災積極作用,因此,未雨綢繆,防范于未然,達成積極防災減災的共識極為重要。防災減災應遵循的指導思想是:科學預測,積極防御,沉著應對,全力抗災,防次生災害,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防災減災的原則是::預想是前提,防范是目的,救災是首先,減災是根本。所以,電力企業(yè)在面臨災害時,必須堅持,在預想時,寧可信其有,寧可信其大,寧可把災害的結果考慮得更嚴重些,決不能掉以輕心,不能有絲毫的麻痹大意,這樣才能做到積極防范,才能為防災、抗災和減災提供保障。否則,沒有明確的思路和對策,面對災害有可能會束手無策、顧此失彼。
3、電力安全生產中防災減災機制的構建
為了保障電網運行的穩(wěn)定性與可靠性,同時也為了提高電力生產的安全性,筆者認為有必要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電力防災減災機制,充分發(fā)揮組織機構和組織制度的作用,采用強制性手段來制約電力生產和管理行為,切實保障電力生產安全、
3.1建立管理體系
電力企業(yè)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實際可行的組織管理體系,這是電力安全生產的首要前提,同樣也是基礎保障。而對于該管理體系的構建,具體建設時,應該在體系內配備相應的管理指揮系統(tǒng)、數(shù)據通信系統(tǒng)、應急處理系統(tǒng)以及災害評估系統(tǒng)等等,并建立和完善一套電力管理制度,配套基本的獎懲考核措施。另外,該體系內各個工作系統(tǒng)在工作運行時一定要注意建立電力安全事故檔案,并借用高科技的力量來對事故檔案進行分析,找出電力事故的發(fā)生規(guī)律,并在此基礎上努力尋求事故控制措施。
3.2防災減災管理機制的建立
電力安全生產過程的防災減災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是防災減災的基礎,管理機制的創(chuàng)新是電力企業(yè)防災減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科學有效的、規(guī)范的管理機制十分必要。
(1)預警機制。在構建各類事故和災害的數(shù)理模型基礎上,對電力系統(tǒng)可能發(fā)生的各類事故及即將面臨的災害、科學、及時、準確地進行預測,利用信息網絡和通信系統(tǒng)定期或隨機發(fā)布警告信息,確保逐級管理者能夠完整接收到預警信息。
(2)防范機制。在正常的電力生產各環(huán)節(jié)中,從上至下應根據各自的管理職能,編制電網運行方式和緊急供電方案。編制搶險救災預案,編制協(xié)同預演方案。適時組織實戰(zhàn)演練,并定期開展防災教育培訓工作,建立起各級防災減災常態(tài)工作機制。
(3)應急機制。上下聯(lián)動,建立快速反應系統(tǒng),組建應急搶險隊伍。當電力事故或災害發(fā)生時,第一時間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按照事先編制的處置方案,沉著有序地開展事故處理和搶險救災。有效控制事故蔓延和次生災害的發(fā)生,應急處理的指揮系統(tǒng)要靠前指揮,務必要保證高度統(tǒng)一、指令暢通、信息及時準確反饋、各種措施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實。
(4)后勤保障機制。建立完善的電力搶險后勤體系,從組織、人員裝備、設備材料到現(xiàn)場保安措施等,必須滿足應急處理和搶險救災的需要,特別是設備材料的物資供應系統(tǒng),必須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及時送達現(xiàn)場。
(5)災害評價機制。電力事故或災害發(fā)生后,按照有關規(guī)程的要求,做好事故或災害的現(xiàn)場勘察,收集整理第一手資料,完善各種文字記錄、影像資料和調查筆錄,做好清理登記和損失清單,必要時提取相關物證予以保存,及時對事故和災害做出客觀真實的評價,要分析原因,描述過程、受損情況和損失價值等,并出具合法的評估書,上報上級管理部門備案。
4、結束語
總而言之,電力災害對電力生產安全、電網運行安全的影響性都比較大,為了保障電網運行以及電力生產的安全,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對電力災害進行預防和處理。本篇文章通過分析電力生產中防災減災機制的建設方法,歸納出以下結論:想要做好電力災害控制,就必須建立科學、有效的預警、防范、應急、保障、評價等機制,切實保障電力生產安全。
參考文獻
[1]鄧興旺.武漢城市圈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現(xiàn)狀及對策[J].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02)
[2]任國明,邵玉槐.電力企業(yè)安全生產形勢及問題探討[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7(01)
[3]趙彩虹.淺談供電企業(yè)安全生產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風,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