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90年代以后,國內一些小報和文學作品敘述,1974年1月,西沙反擊戰(zhàn)時,曾說蔣介石得知解放軍軍艦穿越臺灣海峽時下令“放行”。近年來甚至還有“護航”、“供應”和“打開航標燈”等離奇細節(jié)。
而真實情況是怎樣的呢?1974年,解放軍海軍同南越海軍發(fā)生西沙海戰(zhàn)時,因南海艦隊力量不足,從東海艦隊調幾艘艦通過臺灣海峽南下,途中未遭國民黨軍攔截,并非臺灣當局故意“放行”。
1965年,“八六”海戰(zhàn)和崇武以東海戰(zhàn)后,臺方海軍因遭痛擊已不再向解放軍海軍主動攻擊,解放軍也不主動打擊對方,大陸的艦船在臺灣海峽的活動未受攔截已成多年慣例,至于“護航”、“供應”等說法純屬虛構,“打開航標燈”則實屬違反航海常識的胡編。了解臺海地理的人都知道,海峽寬度最窄處也有130多公里,而并非狹窄水道,在如此寬闊航道打開岸邊“航標燈”,船上的人誰看得見?
如果看一下1974年1月西沙反擊戰(zhàn)時的國際戰(zhàn)略背景,恰恰可看到當時蔣介石仍同侵犯中國西沙群島的南越政權站在一邊。
南越當局從1956年起便開始侵占中國的西沙和南沙島嶼,而從50年代后期起臺灣當局就同美國、韓國一起援助南越政權,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在西貢派駐龐大的軍事顧問團和空運大隊。
1975年4月,南越政權遭越南人民軍總攻而崩潰時,臺灣軍事顧問團才最后撤離,西貢政權末代“總統(tǒng)”阮文紹因怨恨被美國拋棄,選擇了臺北作為逃亡后的棲身地,以顯示感激之情。這些史實,在當年是關心國際時事的人所共知的。說蔣介石在大陸與南越政權發(fā)生沖突時“協(xié)助”大陸,這豈不是因別有用心而顛倒歷史的謬談?摘自《中國國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