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領(lǐng)導人的褲子都提得那么高?對此,民間流傳的“官階越高,褲腰越高”的說法。其實,高腰西褲或西便褲,幾乎是全球政客——基本都是55歲以上男性——的服飾密碼。
褲腰高?你太胖啦 正如改革開放前國家領(lǐng)導人穿中山裝搭配西褲那般,西褲比嚴格意義上的西式上裝流行范圍更廣。
自有西褲以來,時尚傳統(tǒng)是褲子的上端要匹配穿著者的“自然腰部”?!白匀谎俊笔抢硐肷聿南滦夭亢屯尾恐g的身體最窄部分,也就是真正的腰。而在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擔任時裝設(shè)計課程總監(jiān)的格羅夫斯先生,為西褲的穿著原則設(shè)立了一個更為嚴格的標準:不要暴露襪子及腹部。
在傳統(tǒng)和標準的雙重約束下,胖子穿著系皮帶的西褲而非背帶褲的話,或許就會非常尷尬?!白匀谎€”這個身體最窄的部分事實上已靠近胸部,西褲“掛”在此處,就有了“抹胸褲”的效果。
而公眾印象中,國家領(lǐng)導人與“抹胸褲”掛鉤,首先是因為其年齡與身材;其次,或許也與他們性格較為外向率性有關(guān)。除此之外,東亞人的身材比例,也為褲腰繼續(xù)提高添磚加瓦。研究顯示,黃種人的腿相對短小一些。因此褲腰提高是讓腿顯得長的一種妥協(xié)辦法。
“政治不正確”的背帶褲 為了給男褲裁剪提供大數(shù)據(jù)的決策依據(jù),英國德本罕百貨公司的男裝部門,曾經(jīng)開展過一次褲腰高度與年齡的調(diào)查活動。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12歲以下男孩,褲腰差不多提在自然腰部那里;到了叛逆的青春期,男孩的褲腰整整下降了5英寸,總喜歡露出幾寸內(nèi)褲出來。當他們告別松垮的牛仔褲陪伴的青春期步人職場時,正裝的褲腰正好卡在身材標準者的自然腰部上。人到中年后,皮膚松弛,身材也往往開始橫向發(fā)展,于是褲腰開始一寸寸地上升,至57歲時——正好是年富力強的政治家的年齡——褲腰在腰部以上5英寸,只比腋下低7英寸——那才是他們軀干圍度最小的地方。
對于領(lǐng)導人而言,穿著西褲而避免用高腰褲的話,能選擇的似乎只剩下了一種:那就是香港演員“肥貓”鄭則仕的中低腰背帶褲。
然而,在1949年后至改革前的文藝宣傳中,背帶褲往往和雪茄、金絲眼鏡一起成為帝國主義者、大資本家和漢奸買辦形象的標配。它無可避免地被政治符號化。
于是,“抹胸褲”成為毛澤東、金日成等社會主義國家老一代元首唯一的選擇。
摘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