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泡一壺茶,捧一本書,在午后溫暖和煦的陽光里慢慢的翻,那是再好不過的享受了。但是,關(guān)于“曬太陽”,你又知道多少呢?
日光浴古已有之
在歐洲,無論長幼,都喜歡去地中海度假,穿上泳衣趴在海灘上暴曬,把皮膚曬成古銅色,又稱“美黑”,這種時潮起源于可可·香奈兒。上世紀20年代,這位時尚教母乘坐游艇旅行時,偶然曬出一身古銅色的皮膚,隨即在時尚界引起一股日光浴的潮流。從此流行和健康不再勢不兩立,而是親密無間。
其實,中國人的日光浴亦是古已有之。成語“負暄之獻”,出自《列子·楊朱》,講述了戰(zhàn)國時期,一個農(nóng)夫由于家貧,只有一件衣服,在曬衣服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人曬在日光里很溫暖很舒服,就想著把這個秘密進獻給國王。在唐代,白居易有《負冬日》一詩,也談到了冬日里曬太陽的妙趣和享受,“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曠然忘所在,心與虛空俱?!?/p>
巧曬太陽益處多
曬太陽,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是一件喜洋洋的好事。中醫(yī)認為,冬季需注意避寒就暖,保護“陽氣”,平衡陰陽,而太陽是萬物之源,多曬太陽,可以補充體內(nèi)的“陽氣”,促進氣血流通,增強免疫力。中醫(yī)有記載,經(jīng)常腹瀉、肚子疼、脾胃虛寒的人可以利用“太陽灸”來調(diào)理身體,具體的方法是面朝太陽,邊曬邊用手反復按摩肚臍、中脘穴(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中點)以及關(guān)元穴(臍下3寸處),此法對于宮寒的女性也有好處。
老人邁入暮年,“陽氣”開始衰弱,冬天常常手腳冰冷,這時候曬曬太陽,暖暖身子,可以補充“陽氣”。且太陽可以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幫助人體攝取和吸收鈣質(zhì)。老人骨骼鈣質(zhì)流失嚴重,曬太陽不僅能祛寒氣補“陽氣”,更重要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治骨質(zhì)疏松。
對處于生長發(fā)育旺盛期的嬰幼兒來說,曬太陽也很重要。很多母親費盡心思給寶寶補鈣,而太陽里就有“免費”的補鈣劑。多曬太陽可以促進嬰幼兒骨骼發(fā)育,同時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有效預防感冒發(fā)生。白領(lǐng)一族多到戶外曬太陽,能舒緩疲勞,放松心情。
總而言之,曬太陽對男女老少都有好處。曬太陽不僅“美黑”,更有三補:一補骨頭,二補“陽氣”,三補正氣。
你會曬太陽嗎
那么,曬太陽,這一天然的免費的保健品,該如何享受呢?醫(yī)學專家認為:曬太陽的最佳時間是每天上午8~10點,下午3~5點。此時陽光不至于綿薄無力,也不會強烈到灼傷皮膚,曬曬太陽正好。從時間概念上講,健康人每天應堅持曬太陽30~60分鐘。
嬰幼兒曬屁股 對于嬰幼兒來說,曬屁股不容易受涼,而且屁股的照曬面積大,可以多吸收陽光。當然,如果室外和暖無風,還可以多曬曬嬰幼兒的背部。在曬的過程中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此外,不能長時間暴曬,以免灼燒嬰兒稚嫩的皮膚。
成人曬背 選擇到視野開闊的地方,背向太陽,多“曝背”。中醫(yī)認為人體背為陽,“曝背”可以刺激督脈,提升人體正氣。在“曝背”的同時,可以搓搓雙手、暖暖臉部,起到舒筋活血、調(diào)理五臟氣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