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近年來,由于企業(yè)業(yè)務越來越復雜,需要估計和作出判斷的會計事項日漸增多,加大了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風險,因此會計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應該把加強審計風險防范提上日程。本文通過對審計風險現狀的了解,重點分析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存在的高風險領域,并提出相關防范措施,為完善我國市場經濟運行機制添磚加瓦。
【關鍵詞】
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高風險領域;防范措施
隨著現代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我國市場經濟也逐漸登上了經濟信息時代的舞臺,而在這樣的經濟環(huán)境下,企業(yè)的財務信息越來越錯綜復雜,使得注冊會計師在執(zhí)行審計業(yè)務時工作難度加大。國內國外部分企業(yè)的審計丑聞漫天轟炸,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已是不可估量。而明確現在審計風險現狀、洞悉審計過程中的高風險領域以及制定出防范風險措施已刻不容緩。
1 審計風險現狀
在審計過程中,部分注冊會計師缺乏風險意識,責任感不強烈。如:2003年,南方保健——美國最大的醫(yī)療保健公司會計造假丑聞被曝光,其在過去六年中,虛構利潤24.69億美元。而對其進行審計的安永會計事務所連續(xù)多年為其出具無保留的審計意見,對虛增的多達3億美元的現金卻渾然不知,嚴重缺乏職業(yè)謹慎態(tài)度。
現在事務所間日益競爭瘋漲,加之國外的會計事務所也想在國內分一杯羹,加劇了市場競爭。為了自身利益與發(fā)展,注冊會計師職業(yè)道德中最基本的獨立原則愈來愈弱,審計人員將其拋在腦后,只看到了眼前利益,用這種不正當的手段來與同行爭攬業(yè)務,最后害人害己。 在審計過程中,注冊會計師采用的審計程序、方法不規(guī)范。1998年的紅光實業(yè)公司史無前例的在上市當年就出現巨大虧損,進入特殊處理股行列。其前三年的財務報表均存在重大錯報,而注冊會計師在缺乏必要的審計程序的前提下出具了無保留的審計意見。
2 審計過程中的高風險領域
審計與被審計單位兩方因為其對立的關系,存在信息不對稱的現象,被審計單位對注冊會計師有所隱瞞,且其造假手段越發(fā)高明,名目繁多加之手續(xù)齊全和手段詭秘,對自己不利的方面進行刻意的掩蓋,并提供不相關的資料對其進行誤導引誘,加大了注冊會計師了解財務報表真相的難度,從而導致了審計結果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產生了審計風險。而其高風險領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由于現在企業(yè)經營范圍越來越廣,業(yè)務越來越多,使得財務報表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在這種情況下,保持職業(yè)懷疑態(tài)度對注冊會計師執(zhí)行審計工作是甚為重要的。然而在下列情況下,可能會阻礙注冊會計師的職業(yè)懷疑態(tài)度:其一,注冊會計師由于業(yè)務量太大且時間緊迫,獲取的信息有限,對被審計單位不能進行詳細審計。其二,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進行中,可能對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層產生了信任,使得其輕易認可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并出具與實際有偏差的審計報告。其三,為了獲得與被審計單位長期的、穩(wěn)定的審計業(yè)務關系,為了達到被審計單位的要求,出具無保留審計報告,獲得了收入的同時,還減少了自己的審計成本,部分會計事務所對于這樣的沒事也是相當的樂意的。
第二,在財務報表中,存貨比其他資產更能反映企業(yè)的經營狀況。存貨采購、生產以及銷售情況對企業(yè)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等存在重大影響,而很多舞弊的被審計單位大多數都涉及到存貨的虛增。
第三,收入確認也是財務報表舞弊中慣用的技倆,收入確認也成為了注冊會計師審計高風險領域中之一。收入確認舞弊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報告期內,被審計單位為了轉移企業(yè)利潤或者降低企業(yè)稅負,延后確認收入或是少計收入;其二,企業(yè)為了達到粉飾企業(yè)財務報表的目的,提前確認收入或是虛增收入,對會計準則上要求收入按照權責發(fā)生制進行確認視若惘然;其三,不應計入收入要素的,經過被審計單位再三倒騰,最終在會計處理時作為了收入入賬。
3 審計高風險領域防范措施
保持高度的執(zhí)業(yè)懷疑態(tài)度,是防范審計中高風險領域的首要措施,注冊會計師可以從兩處著手:一方面,注冊會計師工作環(huán)境應該營造保持職業(yè)懷疑的氛圍,面對利益誘導,糖衣炮彈的轟炸,堅持以審計質量為導向;建立審計質量就是注冊會計師靈魂的意識;加強對注冊會計師培訓。另一方面,注冊會計師在從事項目時應強調保持職業(yè)懷疑態(tài)度的必要性,舞弊風險、收入確認、存貨監(jiān)盤、會計估計、關聯方交易、重大非常規(guī)交易以及法律法規(guī)的遵守方面,高度的職業(yè)懷疑態(tài)度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作用。
加大對被審計單位收入的監(jiān)管力度,盡可能采用有效的審計程序,使用恰當的方法,從而減少被審計單位因收入舞弊而給注冊會計師帶來的審計風險。其一,向被審計單位的銷售客戶、供應商函證相關交易的真實性,以及調查重大客戶是否存在關聯方交易,對于存在疑慮的客戶,可以走訪調查。其二,對銷售人員進行詢問,了解銷售情況,并查看出庫單、發(fā)貨單,是否吻合。其三,提供勞務不在一個會計年度的,被審計單位采用完工百分比法進行處理的,注冊會計師應重點查看此方法應用是否合理,相關收入和成本是否能夠可靠計量,完成的工作能否被客戶所確認。其四,對大宗收入進行確認,對重要交易方背景信息進行調查。其五,對被審計單位的應收賬款、應收票據、主營業(yè)務收入和銷售費用等進行分析,對比近年來被審計單位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以及成本費用率變化幅度。
到存貨現場對存貨進行監(jiān)盤,檢查存貨,并執(zhí)行抽盤;評價并觀察被審計單位制定的盤點程序執(zhí)行情況;詢問銷售人員、倉庫人員,了解存貨相關情況;查看被審計單位出庫單、入庫單,分析是否還存在其他倉庫,而被審計單位沒有告訴注冊會計師。這些方法對核查被審計單位存貨有一定的幫助。
對于重大非常規(guī)交易舞弊的防范措施,首先,評價重大非常規(guī)交易的相關會計政策的選擇和應用是否正確;其次,核查被審計單位相關會計分錄是否有依可循;再次,對其交易理由進行評價,缺乏經濟實質的交易存在舞弊嫌疑較重大,應實施函證程序;然后,在審計工作末期,實施分析程序也是十分必要的。
對審計風險的防范控制,不僅僅是注冊會計師自身的責任,被審計單位也責無旁貸。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墻,被審計單位只有嚴于律己,遵守會計相關準則,陳述正確的財務信息才是其在社會得以長期立足的安身立命之所,靠著招搖撞騙、瞞天過海的心理并不是長久之計,總有一天會東窗事發(fā)。那些做假企業(yè)已“在劫難逃”的案例,就是想繼續(xù)走上這條不歸路企業(yè)的前車之鑒。在注冊會計師和被審計單位努力的同時,相關法律法規(guī)也應該完善,共同為降低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做貢獻。
【參考文獻】
[1]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關于印發(fā)《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問題解答第1號——職業(yè)懷疑》等六項審計準則問題解答的通知.會協〔2013〕77號
[2]孟嬌.淺析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及其防范措施[J].商業(yè)經濟,2013.18
[3]董月.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及防范對策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3.2
【作者簡介】
閆瑜婉(1991-),女 河南沈丘人,漢族。碩士。西華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專業(yè)2012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會計理論與實務。
彭超君(1990-),女,重慶市潼南縣人,碩士研究生,西華大學管理學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