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重視知識與技法的指導,忽視了學生的寫作情感體驗。要抓好職高寫作教學,就要呼喚學生主體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心靈與自然和生活進行深入的對話,從而提高作文水平。
關鍵詞:職高;作文;體驗式教學
傳統(tǒng)的職高寫作教學重視知識與技法傳授,忽視了學生的寫作情感體驗,教師不厭其煩地進行寫法指導,使教學方法凝固化、程式化,忽視了“語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有多廣,語文就有多廣”的基本理念。要抓好職高寫作教學,就要呼喚學生主體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心靈與自然和生活進行深入的對話和情感渲泄,從而愉悅性情,陶冶情操,健全心理,完美個性,提升寫作能力。
一、體驗式教學的含義
新課程強調體驗性學習,學生的學習是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jīng)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fā)學生生命活力、促進學生成長的需要。
所謂體驗式作文教學,就是在寫作過程中,結合寫作命題(選題)、材料(內(nèi)容),創(chuàng)設一定的寫作情境,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或生活閱歷體驗、感悟,并以自認為合適的表達方式與語言將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充分表現(xiàn)的一種作文教學方式。
1.基本思想
以激發(fā)情感和抒發(fā)生活體驗為基礎,讓每個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創(chuàng)作、體驗生命、發(fā)現(xiàn)自我、融入生活,把培養(yǎng)學生生存發(fā)展終身需要的人文精神、創(chuàng)作意識和健全人格作為職高寫作教學的目標節(jié)點。
2.基本思路
寫作與學生的情感、體驗緊密相聯(lián),讓學生充分自由地表達個性與體驗。在生活中積累體驗,在選題中關注體驗,在審題中激發(fā)體驗,在指導中感悟體驗,在行文中抒發(fā)體驗,在修改中提升體驗,在批閱中探究體驗,在評價中深化體驗。
二、職高體驗式作文教學的實踐探索
學生永遠是活潑的,具有獨特情感、體驗和知識能力的個體,所以他們勇于接受卻也容易懷疑新事物。職高語文寫作教學要想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就必須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只有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調動自己的情感體驗時,才能給讀者(教師)留下鮮明而深刻的印象。而正因如此,我們才更為珍視體驗式作文,讓學生在生活體驗中學作文,在作文中感受生活體驗,在情感體驗中豐富人文素養(yǎng)。作文要成為學生在特定生活情境中語用的結晶,凝聚著他們的文思和情結,涵蓋著知識和技能,絕不只是作文技巧和文字材料的簡單堆砌。所以,職高寫作教學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生活體驗、情感傾向和語用經(jīng)驗解讀生活、解讀自己,進而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和運用能力。
1.在生活中豐富體驗,注重人文關懷
(1)引導學生進行體驗。文貴于情,而真情又來自生活的感受,有了真實而細膩的感受,才會寫出真情。寫作是學生借助自己對自然、社會及人生的理解,獨立完成的一種綜合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主體的濃厚興趣和強烈激情是寫作得以成功的前提。脫離了學生寫作主體實際的任何寫作做法,必然帶來學生寫作積極性的喪失和畏難情緒的產(chǎn)生。教師應相信學生主體內(nèi)在的潛力,把寫作主體定位為知識的主動探究者,讓他們自己觀察生活、體驗生活。通過觀察,學生會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通過思考,學生會感悟人生的奧妙無窮。這樣,學生才會用自己的眼睛從周圍的世界中發(fā)現(xiàn)屬于自己的東西,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學生真實的感覺與體驗,學生的作文悟性才會不斷提高。
(2)引導學生積累體驗。良師益友、同學情誼、校園風波、日?,嵤?,都是寫作的題材,嚴父慈母、鄰里關系、街坊趣事、小巷軼聞都是作文的源泉,上學路上、走親訪友的途中都有許多值得挖掘的素材。正如羅丹所言:“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發(fā)現(xiàn)。”生活的源泉是無窮的,只要熱愛生活,善于觀察生活,思索生活,生活處處皆文章,文章篇篇放光彩。
2.在選題中關注體驗,捕捉情感火花
命題或話題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中學生內(nèi)心世界是異常豐富的,如果教師命題或提供話題時,從學生的喜怒哀樂中捕捉情感的火花,讓他們寫自己所知、所感、所想、所愿的事情,就能為其創(chuàng)設積極的作文氛圍,學生就會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命題所規(guī)定的情境中去。命題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學生寫作情緒的高低。心理學告訴我們,求新、求異是中學生心理特征之一,他們思維敏捷,求知欲強。好的命題往往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寫作欲望,使之以愉悅的情感進入寫作。反之,“大、深、舊、疏”的命題,不僅因直接違背學生心理特征而難以喚起寫作的欲望,而且會使學生因無話可說而退避三舍,視若畏途。
(1)貼近學生。好的作文題目應考慮到學生的生活源泉和知識經(jīng)驗,讓學生寫作時有話可說,有事可敘,有情可抒。我們本著作文選題要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主體寫作動力的原則,當學生剛升入職高時及時要求學生以“自信與理想”為話題,讓學生把中考的失意、升入職高的迷茫、確定發(fā)展方向的心中感受和體會連綴成文,強調一定要有真情實感,主題要積極向上。結果,那次作文出現(xiàn)了諸如《陽光總在風雨后》《挫折——人生的財富》等情辭并茂的好文章。文章中,學生再現(xiàn)了自己的一段心路歷程,既練了筆,又糾正了思想上的一些錯誤認識,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2)貼近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作文題目設計應富有生活情趣,選用學生熟悉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學生日常接觸到的一部分社會生活為素材較適宜,因為熟悉的生活易于表達,這樣,學生就會產(chǎn)生寫作的沖動,從而寫出充滿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氣息的文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