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放暑假前的家長會上,西安遠東一中學生的家長在收到孩子考試成績單的同時,還意外收到了自己的成績單——這是學校組織的由孩子給家長打分的“家庭教育成績單”。 這份“家庭教育成績單”,主要是針對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常見問題,讓孩子為自己的父母打分,并且彼此之間都說出自己的真心話。這是家庭教育中的一種交流和反饋,這種把真心話寫在試卷上,不僅真實地反映了孩子們對于以往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問題的看法,更是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同時還看到了家長們真心的回復,鄭重其事而又不失尊重和理解,有利于家長和孩子們相互傾聽各自的心聲,彼此反省各自的職責,拉近家長和孩子們之間的距離,增進彼此之間的情感,從而進一步改善親子之間的關系。
家長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們的一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教育錯了的孩子比沒有受教育的孩子危害更大。缺少對孩子應有的關注,卻把孩子的教育完全寄托于學校,這是對孩子教育的一種不負責任。面對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們,家長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將深刻地影響著孩子們的發(fā)展,把這些問題暴露出來,并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來作答,這是一種理性的選擇。
有人說,在中國最需要接受教育的不只是孩子,更在于家長們。這種說法其實不無道理,在家庭教育上,家長們普遍都有著脫離孩子們實際的過高期望值,這種家庭氛圍已經(jīng)對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從收上來的成績單看,孩子們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也都一直在困擾著孩子們。把這些問題寫在試卷上,不但能讓家長認識到問題的嚴重,還能促進家長們反省,從而真正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為孩子的成長營造一種良好的家庭氛圍。
一份由孩子和家長共同作答的試卷,實際上是孩子和家長之間的一次心與心最親密的交流。毋庸忌諱,也不必心存顧忌,孩子們的心聲得到了真正的重視,家長們的行動有了實質(zhì)性的改變,這一切都是無聲勝有聲,都在為孩子們的成長保駕護航。
(摘自2014年7月10日《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