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睡覺、吃飯一樣,性,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不同的是,人們對性的認識存在不少誤區(qū)。本文總結一下近年來網絡、報刊中流傳最廣泛的一些性謠言,并對此進行科學解讀。
謠言一:男人看A片能治陽痿 專家辟謠:出現陽痿的時候,看A片治療非常不靠譜。大部分A片都是講外國男人的性能力如何如何強,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沒有問題的人也開始操心自己的性愛表現,其實刻意的擔心和關注反而會影響相關表現,久而久之可能會誘發(fā)一系列性功能障礙,甚至導致性冷淡。專家提醒,如果有陽痿,最好到醫(yī)院進行正規(guī)的治療。
謠言二:胸毛和性能力有關 專家辟謠:男性的喉結、胸毛,女性的乳房、脂肪分布等都被稱為第二性征,這是指兩性除生殖器以外的差異。它們是男女生理差異的表現,但不能和性能力畫等號。拿胸毛來說,毛囊對雄激素的敏感程度決定了體毛的生長。有些人的毛囊非常敏感,即使雄激素濃度較低,其腋毛和恥骨下部的陰毛也會大量生長。而有些人胸部的毛囊對雄激素不敏感,所以就會出現胸毛少,甚至沒有的情況。
謠言三:憋尿能提高性能力 專家辟謠:憋尿的危害不可小覷,最直接的就是會讓細菌有機可乘。正常情況下,人的尿道下段有細菌存在,在排尿時,這些細菌會被沖刷掉。經常憋尿會減弱尿的沖刷作用,導致細菌增多,逆行到后尿道、膀胱、甚至生殖器官,從而引發(fā)多種問題。首先,會造成逆行性尿路感染,嚴重的還會引發(fā)膀胱炎和腎炎,導致性功能減退。其次,可能引發(fā)前列腺炎。前列腺炎常常會帶來早泄、射精痛、血精等癥狀,影響性生活質量和性欲,給患者造成巨大心理壓力,甚至還會影響男性勃起功能。
謠言四:一滴精十滴血 專家辟謠:“一滴精十滴血”,這種民間說法其實沒有根據。精液由精子和精漿兩部分組成,其中精漿占90%左右。精漿成分與血漿無差異,除絕大部分是水分外,其他是極少量的蛋白質、糖、膽固醇、酶類,宏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物質。藏精是排精的基礎,排精也是藏精的生理功用之一。如果忍精不射,使性器官長期處于充血狀態(tài),細菌便會乘虛而入,引發(fā)前列腺炎,出現排尿滴瀝不斷,尿道口常常有白色渾濁液體滴出,出現尿道、會陰等處不適與腰酸背痛等癥狀。
謠言五:經期同房不會懷孕 專家辟謠:一般人認為,月經期行房不用擔心懷孕。但事實是:確實有經期行房而懷孕的先例。這是因為不規(guī)則排卵造成的。大部分女性在月經開始后的第14天左右排卵,但如果排卵期提前,再加上精子生命力旺盛,則很可能造成懷孕。
男性一次射精的平均數量約為3億個精子,這些精子可以在女性體內生存7天左右,如果再加上女性提前排卵,就十分有可能懷孕。所以,即便是經期,也要采取必要的避孕措施。摘自《家庭保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