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受到多元化思潮的撞擊,人們的物質條件和精神生活高速發(fā)生變化,社會上的各種類型的特殊家庭隨之出現(xiàn)。加上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以及學校教育偏差等原因,在學校里就出現(xiàn)了留守兒童、貧困家庭學生、破碎家庭學生、三類殘疾少兒及學習困難學生等組成的這樣一個弱勢群體。這些學生與其他多數(shù)學生在某些方面存在不同差異,或學業(yè)跟不上,能力低下,或紀律渙散,心理脆弱,在班上勢單力薄,常在評優(yōu)評先或各類活動中受到漠視。
在課改如火如荼、提倡人文教育的今天,如何給這些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空間,讓這些學生不遠離同伴、遠離學校,使他們在心理、行為等方面健康成長,已經(jīng)引起社會關注,成為教育教學工作值得研究的話題。
居于“弱勢群體”中的學生和其他學生一樣,同樣渴望集體的溫暖,希望得到全班同學的尊重和理解。然而由于他們的智力低下或學習成績落后,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理解,往往沉默寡言,惹是生非,大家對他們不是冷眼相對就是口誅筆伐。泰戈爾有句富有哲理的話:“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蔽覀儜斣趯W校、班級中營造出一種如水的氛圍,引導學生不知不覺克服弱勢心理。
一、老師應該尊重和呵護“弱勢群體”
在日常管理、教學、班務活動中充分尊重和精心呵護“弱勢群體”,為全體學生做出榜樣。在平時的語言中避免出現(xiàn)任何“你真笨”這樣侮辱性的字眼,而應以贊賞性、鼓勵性的話相待。針對“弱勢學生”的不同情況,幫助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奮斗目標,降低要求,以便能夠“跳一跳,夠得著”。
比如,八年級轉學生肖某,以前學習基礎不好,連看拼音寫詞都不會,幾次測驗成績都很糟糕。對此,我一邊安撫他的急躁情緒,一邊聯(lián)系其家長幫助他制訂新的學習計劃,重新教學拼音,及時鞏固新學。對他的要求不強調分數(shù),重視學習態(tài)度是否認真,是否用心思考。漸漸地,他克服畏懼情緒,很熱情地投入學習,樂于讀書思考、舉手發(fā)言。盡管成績算不上優(yōu)秀,但是比之當初已是進步明顯,更重要的是他贏得了同學的喜愛。
二、創(chuàng)設“弱勢群體”成功的機會
弱勢群體學生不論由于何種因素形成的,不論表現(xiàn)是桀驁不馴抑或沉默寡言,內心深處都是有著自卑心理的。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需要與潛能,這些“弱勢”學生渴求更甚。因此,我們在教育教學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存在的某些長處,設計不同類型的活動,讓他們體驗到快樂和成功。
比如,學生王某,好動頑皮,愛打鬧,影響同學的學習,引起同學和老師的厭煩。但是他愛好繪畫,尤其擅畫動漫。對此,我有意設計了“自我展示”的班級活動,該生畫的“恐龍?zhí)斓亍睒嬎计媲?,受到同學的一致好評,后來還被美術老師選中參加藝術節(jié)展。他由此認識到自己長處,嘗到成功的喜悅。之后,我還有意布置他和另幾個類似情況的學生協(xié)助宣傳委員出墻報、畫海報。隨著成功體驗的不斷增加,影響到他們在文化課學習中也樹立起了自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喚起人實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種真正的教育?!睂Α叭鮿荨睂W生更要花心思去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唱歌、跳舞、繪畫、跑步等特長,利用班隊會、運動會、小競賽等各類活動給予展示機會,適時指導、適時鼓勵,帶他們體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逐步建立自信,勇敢向前。
三、引導全體學生從生活、學習上關心幫助“弱勢”學生
現(xiàn)代社會是個講究團隊協(xié)作,強調人際交往的社會。在有針對性地幫助“弱勢”學生的同時,我們應在全校、全班范圍內,扶持弱勢群體。做到“點”“面”結合,為他們創(chuàng)建溫馨的成長環(huán)境。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應動員全體學生尤其是班隊干部共同幫助“弱勢”學生,以自身言行作出榜樣,創(chuàng)建團結友愛的溫暖班集體。做作業(yè)時幫助解決難題、運動場上拼搏時遞上毛巾、家里困難時上門幫做家務……從物質、精神、學業(yè)各個方面點滴滲透給予援助,讓他們感受集體力量,體會班級溫暖,幫助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成長意識。
(作者單位 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第三高級中學)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