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耐力跑作為一項有效提高學生體能的體育項目,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重視。學校在耐力跑項目有效性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研究新方法,追求新目標,有效提高學生耐力跑的能力,激發(fā)學生耐力跑的興趣和潛能。通過概述耐力跑項目教學的現(xiàn)狀及影響耐力跑的因素,指出耐力跑項目教學任務及注意事項,提出耐力跑項目的教學準則與目標,最后闡述耐力跑項目有效性教學的方法策略,希望可以給讀者帶來一些幫助。
關鍵詞:熱身練習;互相鼓勵;走跑結合;積分獎勵
一、耐力跑項目教學概述
1.耐力跑項目教學現(xiàn)狀分析及影響因素
耐力跑鍛煉的主要目標是提高耐力素質,耐力素質是一種身體有機體能夠長時間工作的能力。針對廣州學生耐力素質在全國出現(xiàn)好轉的情況下仍持續(xù)下降的情況,廣州市教育局于2012年12月正式印發(fā)《2013年廣州市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考試體育考試實施意見》,明確2013年初中畢業(yè)生體育必考項目為800米(女)、1000米(男)。這引起了學校和家長的高度重視,因為目前學生的耐力素質不容樂觀。在全國各個學校的耐力跑項目教學中普遍存在以下兩種現(xiàn)象:一是學校女生對耐力跑項目的興趣不大,通常抱有抵觸心理;二是很多耐力跑教學老師沒有采取有效的引導和教授正確的耐力跑方法,致使學生在耐力跑過程中出現(xiàn)許多安全問題。影響學生耐力跑項目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方面是體質因素,耐力跑的鍛煉需要一定的身體體能素質,由于現(xiàn)代社會的肥胖率普遍增加,隨著物質生活的豐裕,學生的課外娛樂項目也增多。再者,學生的自我鍛煉意識逐漸減弱,因此,自身體能限制了耐力跑的有效發(fā)揮,使得學生對耐力跑產生厭惡情緒。另一方面是心理因素,由于學生的心理素質還不成熟,意志品質比較薄弱,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沒有形成堅強的意志和耐心,因而在耐力跑過程中容易受外界干擾而放棄。這些現(xiàn)象需要引起學校的足夠重視,因而需要老師在耐力跑項目教學過程中加強教學力度和完善教學方法。
2.耐力跑項目教學任務及注意事項
各個學校在耐力跑教學過程中必須明確教學任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耐力跑練習,引導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從而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體育老師在訓練學生耐力跑的同時要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耐力跑水平,增強學生的生理健康水平。教學內容必須嚴謹科學,使學生掌握耐力跑的基本的正確的方法。在耐力跑的教學中,讓學生努力完成各項任務和動作要領,幫助學生學會克服困難,增強抗壓能力和毅力。在進行耐力跑的過程中注意技術的科學應用性,尤其是注重在學跑初期的呼吸節(jié)奏和跑步姿勢等,這些要領必須讓學生掌握好。同時,注意在耐力跑過程中加強安全防范意識,同時安全保障措施必須到位,學校必須確保良好的體育鍛煉環(huán)境。
二、耐力跑項目教學準則與目標
1.量力而行,強身健體
耐力跑運動的出發(fā)點在于強身健體,在進行耐力跑的教學中,必須實事求是,明確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和劣勢,因材施教,揚長避短,努力找到每個學生的不同潛能,進行不同方式的訓練和培養(yǎng)。在此過程中,不能要求學生做過分的堅持,否則會適得其反。總之,耐力跑項目的教學也需要訓練者的細心和耐心,循序漸進地進行培養(yǎng)。在訓練過程的前期,讓學生量力而行,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遇到身體特殊情況的出現(xiàn),必須停下休息,不能做無謂的抗爭。學生必須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從而達到增強體魄的目標,避免不利情況的發(fā)生。
2.掌握基礎,超越極限
在進行耐力跑項目教學過程中,必須讓學生牢固地掌握耐力跑的基礎知識,如極限點的運用,呼吸的正確方法,換氣的準確時間,耐久跑的戰(zhàn)術,準備活動的重要性,機體的自我認知和反應,等等,這些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做充分的講解,讓學生對運動項目有全面的了解,不僅為運動中的自身安全做準備,同時也為更有效地進行耐力跑做準備。在此基礎上,學校應該教育學生充分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斷積累耐力跑的經驗并持之以恒,實事求是,不斷超越極限,追求不斷的超越和不斷的進步。
3.師生互動,發(fā)揮潛能
師生互動是增強學生進行耐力跑積極性的有效措施,學生容易受到老師的激勵而信心大增,從老師的鼓勵中找到不斷超越自身的勇氣,從而無意識地提高了學生運動的潛能。教師在訓練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學生的看護,為學生加油鼓勁,經常詢問學生自身的感想和感受,為學生找到突破自身缺陷的方法和技巧。用這種方式不僅能大大增強師生之間的感情,還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耐力跑熱情,久而久之,學生的耐力跑潛能就會被挖掘出來,從而達到各個學校進行耐力跑有效性教學的目標。
三、耐力跑項目有效性教學方法策略
1.熱身練習,提高學生肺活量
在進行耐力跑項目有效性教學過程中,熱身練習是十分必要的,這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協(xié)調性,讓學生的各個關節(jié)肌肉能夠充分活動開,尤其是大腿韌帶的活動,從而提高學生耐力跑的運動能力,避免出現(xiàn)運動性的肌肉骨頭損傷。在進行耐力跑運動之前,做一套熱身體操或者跳繩練習都有很好的熱身效果,它不僅能夠讓全身充滿活力,而且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肺活量,從而提高學生在耐力跑運動中的成績。
2.互相鼓勵,樹立學生自信心
學生的運動潛力都是不可測量的,在進行耐力跑項目有效性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鼓勵和支持,加強學生之間互動幫助,增強他們的信心,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體育老師可以采取分組互助法或私下溝通法幫助學生克服心理誤區(qū)和障礙,積極尋找耐力跑項目有效性教學的技巧,使學生在耐力跑運動中找到自身的優(yōu)勢,樹立起自身的信心,找到運動的樂趣。
3.走跑結合,增加應變靈活性
由于耐力跑是長距離的運動,需要有長時間的堅持,很多學生掌握不好方法,容易在途中放棄而不能到達目的地。運用走跑結合的方式,平衡耐力跑過程中體力的消耗問題,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增加學生的靈活變通性。耐力跑項目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耐力和持久力,在進行訓練時必須掌握較好的技巧才能完成耐力跑的任務,一個階段一個階段超越自身的極限。
4.項目融合,增強運動趣味性
耐力跑項目由于其時間長、距離遠的特點,導致學生在進行耐力跑過程中缺乏興趣,極易感到乏味。因此,在進行耐力跑項目有效性教學過程中,可采取多種項目的柔和來增強耐力跑訓練的趣味性。比如體育老師將短跑、跨欄、滑輪等項目一起進行訓練來豐富課堂的訓練氛圍,最大可能地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同時這種方式也能幫助學生減輕心理壓力,激發(fā)他們的運動熱情。
5.積分獎勵,激發(fā)學生積極性
這種策略要求在每次進行耐力跑訓練后都做好記載,進行積分排名,這種競爭方式會大大增強學生的超越心理,從而激發(fā)學生訓練的積極性。這種方式被很多學校在進行耐力跑項目訓練中所運用,同時也取得了比較大的成效。有了積分的壓力,學生才有了運動的動力,這種方式大大提高了耐力跑教學的有效性。再者,學校對耐力跑項目的優(yōu)秀者進行獎勵,比如授予“長跑小明星”稱號,這些激發(fā)了學生耐力跑的興趣,這種方式也是值得學校大力倡導的。
耐力跑項目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體質,塑造學生堅韌的毅力,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素質。現(xiàn)階段,提高耐力跑項目有效性教學已經成為學校關于體育鍛煉任務的重中之重。然而,耐力跑項目有效性教學仍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的教學過程,需要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堅持,最終我們相信,耐力跑項目的有效性教學將會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參考文獻:
[1]王曉春,徐開春.體育教學改革中不容忽視的問題:以中小學生耐力跑項目為例[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0(12).
[2]李中文.探析耐力跑項目有效性教學方法策略[J].體育生活文摘,2011(25).
[3]羅光榮,張慧娟.中小學生體質與健康的現(xiàn)狀與影響因素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2(19).
(作者單位 廣東省廣州市長興中學)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