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道路交通流量的日益增大,市政道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通行壓力,所以,這就要求市政道路在施工中必須高度重視施工的質(zhì)量,確保工程質(zhì)量不出問題,盡最大努力提高道路的使用年限等。而在市政道路中,經(jīng)常遇到軟基,所以探討軟基加固技術(shù),對提高道路施工質(zhì)量具有重要意義。在本文中,筆者結(jié)合自身的工作實際,探討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軟基加固技術(shù)。
關(guān)鍵詞:市政道路;軟土地基;加固技術(shù)
引 言
在軟土地區(qū)修建道路,常發(fā)生道路沉降變形,嚴重影響了道路的使用,由此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越來越大。由于市政道路對路基完工后沉降的要求很高,而沉降剛好是軟土地基處理的主要問題,所以在軟土地基上修筑道路,如果對軟基不加以處理往往會導致路基失穩(wěn)或過量沉降,直接影響到竣工后道路的運行狀況及其使用壽命。因此,軟土地基不能簡單地只按地基條件確定,因填方形狀及施工狀況而異,有必要在充分研究填方及構(gòu)造物的種類、形式、規(guī)模、地基特性的基礎上,判斷是否應按軟土地基處理。在本文中,筆者從軟土地基的特征和危害入手,分析了市政道路軟基加固技術(shù)。
1 市政道路軟基概論
1.1 市政道路軟基的基本特征
市政道路施工中經(jīng)常運到的軟基,其實是軟土地基的簡稱。軟土地基的含水量比較高,很容易遭到壓縮,比其他地基的承載能力要差。軟土地基主要由沉積的淤泥和一些腐蝕類植物組成,含水量在4~72%的范圍之內(nèi),而其液限一般情況下在35~60%左右;而軟土的飽和度通常高于95%,縫隙比例在1.0~1.9的范圍內(nèi)。
對于市政道路而言,軟土地基是一種特殊的地基形式,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指標上,一個是軟基的成型類別,一個是某些物理力學的測量因素,如果這些測量指標出現(xiàn)變化,即便是微小的變化,則可能引起市政道路工程的質(zhì)變。所以,軟基對于市政道路來說,其施工難度比較大,這不僅表現(xiàn)在其含水量、壓縮性和承載能力方面,而且表現(xiàn)在這種土質(zhì)具有高度的靈敏性,而且其分布極不規(guī)則。
1.2 軟土地基的危害
軟土地基的土質(zhì)比較特殊,因此這種地基對市政道路施工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給工程施工造成負面的影響。如果市政道路的地基是軟土地基,由于其承載能力和本身的抗剪能力達不到工程所需的要求,所以就容易損害道路局部或者整體的地基,從而導致地基不穩(wěn)、路面出現(xiàn)下陷狀況。
由于軟土地基還受到外部荷載的影響,而地基的承載力又不足,就會出現(xiàn)地面下沉、地面變形等不良狀況,使市政道路無法通行。如果道路路面的承載力不均勻,或者偏差過大,則還可能出現(xiàn)斷裂、裂縫等、因此,要想延長市政道路的使用年限,必須對軟土地基進行加固,從而確保地基的承載能力符合道路施工的需要。
2 軟土地基變形特點
為了更好地解決市政道路軟土地基沉降的問題,就必須要弄清楚軟弱地基的變形特點。它主要有以下三大特點:
變形量大:軟弱土體主要指淤泥或淤質(zhì)土,其自身的含水量較大,水份不易自流出來;
壓縮穩(wěn)定所需的時間長:軟土主要以粘粒為主,盡管孔隙比大,但單個孔隙教細,孔中的水很難流動,透水教低,飽和土受荷載作用后,水不能盡快排出,變形也只能慢慢進行,其變形過程要持續(xù)數(shù)年或數(shù)十年;
側(cè)向變形:比一般土體大,而且側(cè)向變形與豎向變形之比在相同條件下比一般土體大。
3 市政道路軟土地基加固技術(shù)
3.1 粉煤灰碎石樁技術(shù)
粉煤灰碎石樁技術(shù),是指把碎石、粉煤灰和石屑等按照一定比例的配合比,通過攪拌來形成具有高粘結(jié)強度的物質(zhì),在樁與樁之間進行填筑,從而形成一種復合地基。
這種軟基加固技術(shù)的優(yōu)點是:強度比較高、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動性,混凝土的灌注比較簡單等。此外,這種方式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比較小,不污染環(huán)境。但注意事項是,澆筑混凝土時,在泵送混凝土時容易出現(xiàn)故障,如果壓力過高的話,輸料管可能會發(fā)生爆裂。而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混凝土的提升速度太慢、不能及時排除、泵送軟管的半徑小,混凝土和易性等不好,造成流通不暢等;泵送軟管的連接部位太長,混凝土堵塞管道。
3.2 開挖換填處理方法
市政道路軟基加固技術(shù)中的開挖換填法指的是把軟基中的軟弱土層部分或者全部挖出,然后用滲水性比較好的石頭、砂或者強度較高的粘土進行填筑。而究竟是局部換填,還是全部換填,則取決于軟土層的厚度,一般情況下,如果厚度小于3m,則可全部挖出換填,而如果厚度大于3m,則應局部挖出換填。在市政道路施工中,通常采用換填土法和爆破排淤法兩種方法。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這種軟基加固方式是最常用的軟基處理方法,主要是因為其操作比較簡單,而且效果也客觀。但是由于這種方法受軟土厚度的限制,如果軟土層的厚度比較大,如果依舊采用該方法,則工程造價便會比較大,施工難度也比較大。
此外,采用該種方法還需考慮一個問題:挖出的土如何處理。
3.3 表層處理法
市政道路軟基如果非常軟弱,則應當采用表層處理法。表層處理法指的是利用排水、敷設或者增加填料等方式來提高軟基表面的強度,從而防止局部地基出現(xiàn)變形,確保道路工程的機械可正常開展作業(yè),同時使填土的荷載分布均勻。主要包括三種情況:
(1)土質(zhì)相對較好,但含水量比較大的軟土地基,在應用表層處理法之前,應在地面開挖溝槽把地表水排除干凈,降低地基表層的含水率,確保施工機械順利通過。同時,應填筑透水性較好的碎石或者砂礫,從而確保開挖的溝槽達到盲溝的效果。
(2)地基的表層的含水量大,但軟土層比較薄,這種情況應采用砂墊層法,也就是在地基上添加0.5~1.2m左右厚度的砂墊層。通過這種方式,可有效固結(jié)軟土層,而且砂墊層還具有排水的作用。除此之外,砂墊層在填筑過程中還具有降低地下水位的功能。
(3)如果地基的土層不均勻,或者均布的沉降不均勻,側(cè)方向發(fā)生變位等問題,則可使用敷墊材料法,這種敷墊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剪和抗拉能力,可保證機械的通行,對填土荷載起到支承作用。
3.4 軟基深層處理技術(shù)
軟基深層處理技術(shù)主要包括強夯技術(shù)、預壓法技術(shù)和復合技術(shù)。在下文中,筆者將分析這三種軟基深層處理技術(shù)。
(1)強夯技術(shù)。軟基技術(shù)是由法國的Menard公司發(fā)明的,這種方法主要是采用8~30t重錘,從8~20m的空中落下,重錘軟土地基,從而壓實路基。這種軟基處理方法比較簡單,設備的操作比較簡單,經(jīng)濟效果比較顯著。但是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噪音比較大,而且施工中會產(chǎn)生比較大的振動,不適合在城市施工中使用。通過這種技術(shù)處理過的軟基,強度一般提高1~5倍,加固的深度在5~10m,其適用的土壤類型比較廣。
(2)預壓法技術(shù)。預壓法技術(shù)又被稱之為排水固結(jié)方法,通常適用于高速公路軟土地基的處理。這種方法的主要優(yōu)點是成本低、效果比較好。這種技術(shù)方法適用于土壤透水性或者地基豎向排列的排水體,通過地表加固,使建筑物自重,把地基孔隙的水排除掉,從而逐漸增加軟基的強度,是軟基的結(jié)構(gòu)密度逐漸增加。當然,這種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點,比如施工的周期比較長,計算填土的速率比較差,同時還需要增添填土等用料,從而避免出現(xiàn)沉降的情況。
(3)復合處理技術(shù)。復合處理技術(shù)是在軟基中添加強樁,改變地基中的應力結(jié)構(gòu),從而提高樁體的承載力。當前的復合技術(shù)包括:第一,混凝土攪拌樁技術(shù)。這種方法的固化劑是水泥。通過專業(yè)的攪拌設備,向軟土地基中噴射水泥漿液,通過攪拌軸的旋轉(zhuǎn)來實現(xiàn)攪拌均勻的目的。在攪拌后,會出現(xiàn)各種變化,從而改變土壤的結(jié)構(gòu),使其成為水泥樁。第二是固土樁。這種方法也被稱之為粉噴樁。通過專業(yè)的噴粉鉆機把粉體固化劑,比如水泥等,使兩者產(chǎn)生、物理反和高強度的樁體。
3.5 強夯法加固技術(shù)
強夯法被稱之為動力加固法,這種方法的主要優(yōu)點在于適用范圍比較大、軟基加固比較好、施工比較簡單等。強夯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強大的沖擊力把土體結(jié)構(gòu)破壞掉、對周圍的土擠壓成夯坑,主要包括動力密實、動力裝置和動力固結(jié)等方法。
(1)動力密實。動力密實是指把沖擊荷載來壓實土體,從而把土體之間的縫隙擠壓密實,最終提高地基的強度。但是相關(guān)的實踐證明,地面的沖擊力的作用會產(chǎn)生下降,強夯的深度下降的范圍在0.5~1.0m的范圍內(nèi),而經(jīng)過強夯之后的軟基承載力,其承載能力會提高2~3倍。
(2)動力固結(jié)。動力固結(jié)主要是通過應力波來破壞土體的結(jié)構(gòu),從而是土體局部或者全部產(chǎn)生排水通道縫隙,從而達到加固軟市政道路軟基的目的。在這種方法下,夯擊能力與土體沉降量成正比例關(guān)系,當土體的沉降量為100%時,則吸附水就會變成自由水,這是土體的強度便會達到最低值。
(3)動力裝置。當前,動力裝置分為樁式、整式裝置兩種方式。在這兩者當中,整式裝置指的是通過夯擊能力把碎石壓入到淤泥當中,然后由碎石形成墊層。而樁式裝置指的是夯擊能力把碎石填筑到軟基土體中,進而形成碎石樁,起到加固軟土地基的作用。
4 結(jié)束語
市政道路工程中軟弱土地基的處理方法各式各樣,每一種方法都有各自的特點,主要的效果也有所不同。選擇處理方法時,首先必須根據(jù)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的研究分析,結(jié)合地基的性狀、道路的標準、施工條件以及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等各種因素,選擇最符合目的要求,而且經(jīng)濟合理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張麗華.市政道路施工中軟基加固技術(shù)探析[J].江西建材,2013(12).
[2]張紅梅.淺談市政道路施工中軟基加固技術(shù)[J].科學之友,2012(16).
[3]張琪.論述市政道路施工中軟基加固技術(shù)[J].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3(9).
[4]陳志華.論市政道路施工中軟基加固技術(shù)的應用[J].科技資訊,2009(12).
[5]石磊.論述市政道路施工中軟基加固技術(shù)[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