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講述幼兒珠心算的發(fā)展過程及關于幼兒珠心算教學的一些經(jīng)驗總結。
關鍵詞:幼兒教育;珠心算;教學特色
我園珠心算教學從1995年正式開班以來經(jīng)歷了“嘗試—特色—重點—普及”四個過程。
一、初期——嘗試
1995年我園從大班開始實施珠心算教學,當時只有一名教師,一個班,第一學期是學習直加直減、滿五加、破五減,第二學期學習進位加、進位減及全課程復習。通過兩年的嘗試,總結了一些經(jīng)驗,取得了一些成績。
1.幼兒園方面:我區(qū)珠心算教學我園屬第一家,通過兩年的嘗試教學有了一些影響,在家長之間口口相傳,許多家長都想讓孩子學習一下這一古老又陌生的教學知識,使我園生源有所增加。
2.教師方面:對于新的教學領域,老師們也想學會這一門新的教學學科,提高了教師的積極性及事業(yè)心。
3.幼兒及家長方面:家長反映孩子自從學習珠心算后做事比以往較專注,提高了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并且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第二階段——特色
有了上一階段的嘗試,我們發(fā)現(xiàn)珠心算確實適合幼兒園孩子的教學。一個珠心算老師,一個班已經(jīng)不能滿足現(xiàn)狀,所以由一個老師一個班增加到三名老師三個班,積極開展教學活動,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積累經(jīng)驗。
1.幼兒園方面:珠心算成為我園甚至是我市的一個特色教學,我園由原來的中班、大班開展珠心算教學發(fā)展到全園全面普及,并優(yōu)中選優(yōu),成立園內(nèi)珠心算代表隊。被授予“國家珠心算重點示范園”“吉林省珠心算幼兒選手選拔基地”,很多家長慕名而來,生源大大增加。
2.教師方面:各方面的需求使老師們看到了一個新的、更加開闊的教學領域,教師的思想與業(yè)務素質迅速提高了,責任心增強了,教師也有了一定的教學成績,評出了骨干教師和特色課教師。
3.幼兒及家長方面:珠心算教學得到了家長的好評與肯定,許多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學習珠心算之后,在上小學期間表現(xiàn)出觀察能力強、記憶快、創(chuàng)新思維活躍的狀態(tài),在班里的成績名列前茅。
三、第三階段——重點
珠心算教學給我園帶來了新的契機,我園由三個班、三名教師發(fā)展為十二個班、十四名教師,教學由原來的特色班轉為八個大、中班的珠心算教學為重點教學。
1.幼兒園方面:由于班級的增加,現(xiàn)階段的教材已不能滿足教學的需求,我園組織珠心算教師補充編寫了珠心算習題及練習冊,
珠心算教學已在我園生根發(fā)芽,園內(nèi)總教練谷舞老師積累多年教學經(jīng)驗編寫了《幼兒珠心算》。
2.教師方面:教師進行珠心算教學后,相互學習、探討研究各種教學方法,積累經(jīng)驗,使得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部分老師每年帶領幼兒參加全市幼兒珠心算比賽和在臺灣地區(qū)舉辦的十一個國家參與的國際珠心算比賽,均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因此,珠心算教師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尊重和肯定。
3.幼兒及家長方面:由于多年教學實踐和教師的宣傳工作,珠心算教學已深深扎根在家長的心中,使他們認識到,珠心算使幼兒左右手同時進行撥珠運算,大腦左右兩個半球同時運用,使幼兒各方面的智力得到開發(fā),這對于幼兒的一生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四、第四階段——普及
幾年來珠心算在我園已形成了一定的規(guī)模,由原來的三個班到現(xiàn)在的大班、中班、小班、學前班共12個班,全部普及珠心算,因此,在我園大班、中班、小班、學前班的教師邊擔任教學、邊開展園本培訓,能者為師,以點帶面,理論結合實際,促進了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也促進了珠心算的普及。但是,在教學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弊端。如:剛開始學習算盤時幼兒興奮不已,但進入真正的訓練階段后,枯燥的撥珠訓練使他們喪失了學習熱情,甚至厭煩不想再繼續(xù)學習,再加上復習階段片面強調(diào)幼兒的計算能力,追求計算速度、準確率,這給學習珠心算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許多家長反映幼兒不愿意上珠心算課,甚至不愿上幼兒園。針對以上出現(xiàn)的弊端,我園及時進行了調(diào)整,把重點放在了發(fā)展幼兒智力因素和持續(xù)發(fā)展上,將重點教學改為珠心算普及教學。
1.幼兒園方面:為了讓幼兒輕輕松松學習珠心算,提高珠心算的普及,將原來的教材重新調(diào)整,大班第一學期學習直加直減、滿五加、破五減,第二學期學習補數(shù)、差數(shù),學前班鞏固復習珠心算,擔任參加各種比賽及選拔的任務。并與教學緊密結合,補充編寫了學前班珠心算習題及練習冊,編寫各種兒歌、手指操等,在玩一玩、撥一撥的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對算盤的興趣。
2.教師方面:教師通過總結以往的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弊端并及時解決,認真學習新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重視幼兒的個別差異,從而給予充分的關愛”等內(nèi)容,在教學中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一是運用拍手游戲,如,我拍1,你拍4,1的湊數(shù)就是4。運用手指游戲,鍛煉幼兒手、眼、腦的協(xié)調(diào)性及準確性。如,老師伸出四根手指說:“我有4,你對幾?”小朋友伸出六根手指說:“你有4,我對6,4的補數(shù)就是6。”二是為了解決幼兒的個別差異,充分利用幼兒好表現(xiàn)的特點實施競賽法,運用分組比賽,優(yōu)勝者再分小組賽,最后到個人賽。運用盤算搶答、心算速答,從而促進知識的學習和鞏固,幼兒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在研究過程中,教師還多次開展園內(nèi)外的公開課教學,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教師撰寫了近10篇論文,其中近一半獲獎。
3.幼兒及家長方面:通過教師在教學方面的努力,解決了家長、幼兒的思想顧慮,增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由不愿來園改變?yōu)椴荒懿粊韴@,同時教師每周給幼兒布置少量的作業(yè),使幼兒養(yǎng)成回家后按時學習的好習慣,為上小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家長反映幼兒的責任心強了,喜歡看書學習了。同時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游戲、學習,能夠正確評價自己的孩子,培養(yǎng)良好的親子關系,使幼兒學得輕松、愉快。
多年來,珠心算教學在我園得到了迅速發(fā)展,也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好評,我相信在幼兒珠心算教學這條道路上,我們會越走越好。
參考文獻:
段玉紅.淺談幼兒珠心算教學[J].珠心算教學與訓練,2010.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