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高齡骨折;肺部;圍手術期肺部并發(fā)癥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211-02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老年人骨折后手術的機會增多,但與年齡相關的生理改變和重要臟器的功能減退,也使老年人術后并發(fā)癥增多,圍手術期病死率增高[1]。尤其是高齡骨折肺部并發(fā)癥是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而且肺部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與住院時間延長顯著相關[2],也是高齡骨折患者死亡的最常見原因。因此,重視并積極地預防和處理肺部并發(fā)癥,針對病人的具體情況,制訂完善的護理計劃,采取積極的護理措施顯得十分重要。
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人為2011~2013年手術治療70~92歲226例高齡骨折患者。男97例,女129例,年齡70~89歲,平均81.2歲,其中股骨頸骨折85例(37.6%),粗隆間骨折95例(42.04%),踝部骨折16例(7.0%),腰椎17例(7.5%),肱骨外科頸7例(3.1%),橈骨遠端6例(2.7%)。226例均手術成功,平均住院3~55天,平均20.3天。住院期間共發(fā)生肺部并發(fā)癥55例(24.3%),其中肺部感染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16例,哮喘急性發(fā)作6例,其他3例。股骨頸骨折、粗隆間骨折者住院期間共發(fā)生肺部并發(fā)癥51例(28.5%),其它骨折患者住院期間共發(fā)生肺部并發(fā)癥4例(8.5%),發(fā)生肺部并發(fā)癥者平均住院天數(shù)29.7天,術后住院期間因肺部并發(fā)癥死亡1例。
2 護理方法
2.1 心理護理:
認真評估病人的精神狀況和心理狀態(tài)、生活習慣,有無不良嗜好(如嗜煙等),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老年患者文化程度較低,觀念陳舊,特別是獨居老人,家屬探視少,常對疾病持消極態(tài)度。需及時給予病人心理安慰,耐心解釋疾病恢復的過程[3]。老年人對疼痛耐受力差,不愿活動,需我們注意巡視、關心體貼病人、鼓勵其說出心中感受和需求,給予細心、持久而熱忱的照料和支持、安慰,鼓勵家屬多探望、陪伴、照顧,以熱情、誠懇的態(tài)度,用安慰、鼓勵的語言,及時糾正、指導病人的行為,如詳細解釋戒煙的必要性,做到住院期間完全戒煙。及時鼓勵、表揚病人,充分維護其個性,以增強其康復的信心。
2.2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高齡骨折合并肺部感染的病人,給予心電監(jiān)護,檢測病人呼吸、體溫、脈搏、血壓、血氧飽和度,注意病人的咳嗽、咳痰情況,隨時進行肺部聽診。如咳痰無力,血氧飽和度低于90%以下,應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窒息缺氧。
2.3 預防誤吸:
高齡病人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且多合并內(nèi)科疾病,容易誤吸,造成肺炎久治不愈。因此,應在病人精神飽滿時或充分休息的情況下進食;進食時采取半臥位或側臥位;勿與病人說話,以免分散病人的注意力;食物盡量用糊狀軟食。帕金森病晚期患者應留置胃管,鼻飼飲食,待病人全身情況好轉(zhuǎn),能恢復術前進食狀態(tài)時再拔除胃管,以免病情反復。
2.4 口腔護理:
口咽部細菌的吸入是產(chǎn)生細菌性肺炎的主要途徑。防治口腔和牙齒疾病是預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本組病人均用生理鹽水棉球進行口腔護理,日2次,于早餐前及晚飯后進行。每次進餐前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潔。并指導病人經(jīng)常練習嘴爵運動。
2.5 霧化吸入:
本組肺部感染病例均用生理鹽水10ml加鹽酸氨溴索2支霧化吸入,每天1~2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哮喘急性發(fā)作病例采用普米克霧化溶液1支加博利康尼霧化溶液1支霧化吸入,每天2~3次。
2.6 維持牽引有效性及適當鎮(zhèn)痛:
密切觀察牽引位置,及時調(diào)整,確保其有效。疼痛劇烈時及時匯報醫(yī)生,予以鎮(zhèn)痛藥物。對手術后病人,將雙手放在傷口兩側(或用軟枕按壓傷口兩側),施加穩(wěn)定持續(xù)的阻力,并囑患者慢慢深吸氣,吸足氣后暫屏氣片刻,然后咳嗽、咳痰,每次咳嗽5次或自覺咳痰滿意,每天3~4次。
2.7 翻身扣背,鼓勵咳嗽:
高齡老年人呼吸道清除痰液的能力減退,加之老年人神經(jīng)系統(tǒng)老化,對外界刺激反應差,神經(jīng)傳導減慢,呼吸肌萎縮,造成咳嗽反射減弱、咳嗽無力、痰液不易咳出。本組出現(xiàn)肺部并發(fā)癥患者均采用Q1h~Q3h定時扣背,方法是手指并攏、稍合掌,沿脊柱兩側由外向內(nèi)、由下向上,拍打患者背部,每次5~10min,邊拍邊鼓勵患者咳嗽。同時指導患者正確的咳痰方法,鼓勵自行咳痰。
3 討論
老年患者體質(zhì)弱,臟器代謝機能差,應激能力及免疫能力低下,髖部骨折后需臥床,又因疼痛而不愿活動,翻身困難,肺部呼吸運動減弱,加之常合并內(nèi)科疾病,極易發(fā)生肺部感染。文獻報道[5],并發(fā)肺部感染是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死亡的常見原因。本組226例住院期間共發(fā)生肺部并發(fā)癥55例(24.3%),平均住院天數(shù)29.7天,經(jīng)過積極的護理干預,雖然住院日有明顯延長,但除1例術后因肺部并發(fā)癥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因此,應用護理程序進行護理,對患者的相關病情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評估,制訂出完善的護理目標和計劃,采取綜合性措施護理干預,并嚴格按要求進行有效的吸痰護理,配合其他護理措施應用及正確的藥物治療是保證病人肺部感染得以控制的有效手段。對于提高高齡骨折患者(尤其是髖部骨折)肺部并發(fā)癥的治愈率,降低高齡骨折患者肺部并發(fā)癥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Jin F, Chung F, Minimizing perioperative adverse events in the elderly [J]. J Anasesth (Br), 2001, 87(7):608-624.
[2]Nakagaw aM, Tanaka H,T sukuma H,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uration of the preoperative smokefree period and the incidence of pe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after pulmonary surgery[J]. Chest,2001,120(3):705-710.
[3]錢雪梅,鄧超明,寧軍.高齡髖部骨折病人圍手術期的康復訓練與護理[].護理學雜志,2001,16(3):187~188.
[4]陳維英.基礎護理學[M].第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5]孔令英,劉瑞波,白音.老年人髖部骨折圍手術治療[J].中國骨傷,2002,15(6):33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