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10年6月~2013年3月于我院進行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共118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9例進行對比,在進行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護理模式,實驗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后將兩組術中手術持續(xù)時間、患者首次下床時間以及住院天數進行比較。結果:經研究比較,實驗組其手術持續(xù)時間、住院天數與對照組比較,P均<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實驗組的患者首次下床時間與對照組相比有所減少,P均>0.05,無統(tǒng)計學差異。結論: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臨床護理路徑應用優(yōu)于傳統(tǒng)護理模式,流程合理,利于規(guī)范醫(yī)療護理行為,提高醫(yī)療護理質量,值得應用于臨床。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傳統(tǒng)護理模式;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中圖分類號】
R4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108-01
降低醫(yī)療成本與提高醫(yī)療服務質量是各醫(yī)院追求的目標,如何解決這兩方面的之間的矛盾,近年來,各地醫(yī)院紛紛采用臨床護理路徑作為解決該問題的途徑。臨床護理路徑(CNP)是醫(yī)生、護士和其他專業(yè)人員共同協(xié)作,針對某個診斷或手術所做的最適當有順序性和時間性的照顧計劃以減少康復的延遲與資源的浪費,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的照顧質量[1]。旨在提高護理質量的同時降低醫(yī)療成本。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是利用電視腹腔鏡治療膽囊疾病的一種新方法,為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護理效果,筆者對我院2010年6月~2013年3月將臨床護理路徑運用于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0年6月~2013年3月于我院進行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共118例為研究對象,全部病例均經B超、口服和靜脈膽道雙重造影。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59例和對照組59例。對照組59例患者中,女性34例,男性25例,年齡24 ~ 68歲,平均(45.3 ± 5.3)歲,確診為膽囊息肉14例,單純膽囊結石45例;觀察組59例患者中,女性35例,男性24例,年齡24 ~ 69歲,平均(45.5 ± 5.4)歲。確診為膽囊息肉15例,單純膽囊結石4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構成比、疾病分型等基本資料方面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說明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照組59例患者在術中按照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實驗組59例患者根據院內制定的臨床護理路徑表, 由主管醫(yī)生和責任護士按照臨床路徑表實施標準化的治療護理流程, 使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有序進行。臨床護理路徑的主要內容為:術前訪視:患者實施手術前,由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訪視,了解患者的情緒狀況,向患者講解手術流程,注意事項,耐心回答患者的提問,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打消患者對手術的擔憂、恐懼,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對患者進行手術術野的清潔、消毒,向患者講解飲食注意、個人衛(wèi)生的保持事項;患者由護理人員陪同進入手術室,手術護士和患者核對患者個人信息,手術信息,降低差錯事故;術中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各項指標的觀察,術后護送患者到達病房,向患者家屬講解自我護理的注意事項,耐心解答家屬的提問,必要時應進行示范操作,確保家屬充分理解自護操作,確保自我護理質量,根據術后護理規(guī)范,對患者的體位、各項生命指征觀察、患者傷口護理、給藥等方面的護理。護理人員的所有護理行為均以表格化呈現,每完成一項均需進行確認,需要家屬或者患者確認的應有患者或家屬的確認記錄。每個單元的護理完成,應仔細檢查核對有無遺漏,確保護理完整規(guī)范。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在術中不同護理模式下,記錄每次手術持續(xù)時間、患者首次下床時間以及患者的住院天數。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對文中所得數據進行相關的統(tǒng)計學處理,軟件選用SPSS 15.0,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采用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2.1 兩種術中護理模式下,手術持續(xù)時間、患者首次下床時間以及住院天數結果的比較。
兩組術中護理模式情況的比較,實驗組手術持續(xù)時間、住院天數明顯低于對照組,P均<0.05,具體比較結果見表1。
3 討論
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臨床上已廣泛應用,與傳統(tǒng)的膽囊切除術相比,其具有創(chuàng)口小、出血少、患者的順應性好、術后并發(fā)癥少、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保證手術的成功,術中的護理尤為重要。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醫(yī)護規(guī)范,對特定的病種或病例進行標準化醫(yī)護計劃,是臨床管理的重要工具,能夠指導護士有預見性地、主動地工作,也使患者自覺參與護理過程中。臨床護理路徑通過程序化的模式,便于患者自行檢查護理過程中是否出現疏漏,如果出現了疏漏也能及時發(fā)現,降低了護理差錯事件的發(fā)生率。降低了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使患者獲得最佳服務,減少康復延遲和醫(yī)療資源浪費[2]。臨床護理途徑與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首先,應用臨床護理途徑能夠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醫(yī)療成本。其次,應用臨床護理途徑能夠提升臨床護理的質量,使得臨床護理工作順利進行進而提高醫(yī)療服務質量。第三,應用臨床護理途徑,護士可按照路徑表應用護理程序有預見性、主動性開展護理工作,不再機械性的執(zhí)行醫(yī)囑[3-4]。提高護士的專業(yè)自主性。通過本研究的結果,通過以上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結果比較,我們可以得出類似的結論,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使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降低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從而提高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自覺性,便于手術的開展。臨床護理路徑規(guī)范了規(guī)范了護理服務流程,使護士充分做好術特殊儀器的準備,護士了解了手術的流程,使得巡回護士的配合得當,器械護士的配合得體[5-6]。為手術的順暢奠定了基礎。
綜上所述,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使得手術的持續(xù)時間、患者首次下床時間以及住院天數明顯縮短。因此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設計流程合理,利于規(guī)范醫(yī)療護理行為,提高醫(yī)療護理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雪麗霜,揚小婭,王乃平.日本對臨床護理路經的管理研究[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11,18(3):549.
[2]程月起,陳紅巖.膝關節(jié)手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臨床護理路徑[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8A):55.
[3]王媛,梁萍,等.臨床護理路徑應用評價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3,27(12):3841-3843.
[4]崔恒,何寧寧.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ERCP治療患者健康教育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3):215-216.
[5]邵素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臨床護理路徑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12-14.
[6]吳世菊,劉曉丹,劉倩等.護理人員臨床護理路徑認知狀況的調查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9):82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