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比爾(Tony Bill),奧斯卡金像獎電影《騙中騙》制片人,美國電影界的多面手。比爾于20世紀60年代首先以演員的身份進入電影圈,其后參與了大量影視作品的制作,與諸多電影界名人交情甚篤。他以演員、導演、制片等多重身份活躍于影視圈近50年并挖掘扶持了大量電影人才。其參與制作的著名影片有《騙中騙》、《戰(zhàn)空英豪》、《霧都孤兒》等。
#《電影行話手冊》以詞典的模式整理收錄了好萊塢電影圈中的各種術(shù)語、俗語、暗語,在保留英文原文的基礎(chǔ)上配以中文翻譯和闡釋,全面地展示了美國電影圈從業(yè)人員的專用行話,也從側(cè)面呈現(xiàn)出美國電影技術(shù)、藝術(shù)方面的發(fā)展歷史。此外,書中還收錄了多篇托尼·比爾的電影從業(yè)經(jīng)驗之談,內(nèi)容涉及劇本創(chuàng)作、片場禮儀和明星趣聞等。
書摘
#Apple box 蘋果箱/墊腳箱 通常來說,蘋果箱有三種尺寸:大、中、小。在國外一般也會把“箱”字省掉,而只簡單地說成 “Apple”(“蘋果”)。它們的用途無下限。通常有三種不同的擺放法:1、平放;2、側(cè)放;3、豎放。其實還有一套專用名稱:將箱子的最高邊豎直放在地上,這樣的放法叫做“紐約”(New York);平放叫“德克薩斯”(Texas),側(cè)放叫“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只有那些最潮的劇組成員才知道這樣地道的說法。
#Alan Smithee 艾倫·史密希 這是美國導演工會一個公用的化名,那些想在某部電影中刪掉自己的名字的導演就會用這個化名來代替真名。導演必須證明自己享有電影創(chuàng)作上的控制權(quán)才能使用這個名字。而且,導演還必須為之保密,打死也不能承認。
#Butterfly light 蝴蝶燈 一種高強度的漫反射燈,多用于打在演員面部(尤其是女演員),以便最大限度地減少皮膚的瑕疵、鼻子映在臉上的陰影等等,而且能凸顯顴骨輪廓及其美貌的部分。
#Disney death 迪士尼式死亡 電影中某個角色的暫時性死亡。這是動畫片制作中的常用表達,特指那些卡通角色奇跡般地起死回生,比如白雪公主。
#Wetdown 弄濕地面 你是否注意到電影中的街道或者人行道不分白天黑夜看起來總是濕漉漉的呢?反正這樣拍出來的場景比較漂亮——而且攝影指導當真非常希望它們這副樣子,所以只要預算或者檔期允許,就會派灑水車來“弄濕地面”。
《電影行話手冊》是一本為圈外人寫的圈內(nèi)書。在如今這個似乎人人都想拍電影的時代,想進入電影圈(特別是進入片場),學點“行話”,很有必要。但并不是學了幾句行話,就能在電影圈找到工作的。所以,托尼·比爾還教了點別的東西。
他在書中講述了自己在好萊塢做演員、導演、制片人的經(jīng)歷,總結(jié)了劇本寫作、片場禮儀等方面的經(jīng)驗法則,還提到了他曾遇過的各種怪異的“交稿方式”——如果你是一名編劇,且正苦惱于不知道如何讓電影圈“有身份的人”讀你的劇本,來聽聽托尼·比爾是怎么建議的吧。
作為一名電影制片人,一直以來都有許多編劇想把自己的劇本送到比爾手中,請他讀一讀。但比爾驚訝于“這么多年來,只有極少的人用有創(chuàng)意、有膽識的方法遞交劇本”。來看看這些“極少的人”都是怎么做的。
例1:兩個初出茅廬的電影新人拼命地想讓當時最大牌的明星弗蘭克·辛納特拉讀讀他們的劇本,于是有一天,這兩人把一輛小型搬家車開到了辛納特拉的房子跟前,從車上卸下來一副真皮沙發(fā)、一盞臺燈、一瓶杰克·丹尼,還有那本劇本。而辛納特拉,真的讀了他們的劇本。
例2:一名編劇給了比爾一份夾帶著100美金的劇本,還有一張便箋,上面寫著:“我知道您的時間寶貴。我知道100美金無法補償您用來讀劇本的兩個小時時間,但是這樣做對我來說值得了,因為我確實非常相信它?!北葼柊彦X送了回去,并且讀了那個劇本。
例3:有一次,比爾在美國加州的馬里布拋下船錨,發(fā)現(xiàn)一個人朝他的帆船游過來,那人手里拿著一份用塑料袋包裹著的劇本。他把劇本扔到比爾的甲板上然后立刻掉頭游回岸邊。比爾說,“我已經(jīng)記不得我讀到什么了,但按照我的風格來說,很有可能讀了這份劇本”。
除此以外,比爾還遇到過把劇本放在珠寶盒里鄭重其事快遞給他的編劇,在婚宴上遇到過想要送上劇本的服務(wù)生……他坦言,總有一條界線橫亙在“勇敢”和“犯二”之間,但是“哪怕產(chǎn)生一些反效果、甚至玩砸了也沒關(guān)系,即便失敗也比不敢嘗試來得強”——當然,這也并不是說,普通的遞送途徑就一定無法讓劇本直指人心。
我想比爾的意思是,娛樂業(yè)就是個大賭場,你可能要在賭桌跟前坐上好多年,也可能第一把就能中頭彩。那么為了坐上“賭桌”,為了贏得籌碼,大家為什么不能用點想象力呢?
#陳坤出品,明星與草根大V、文藝導演與學者公知、歌手行者與宅女作家,豆瓣紅人與不靠譜青年,聯(lián)合跨界,看他們妙筆生花,聽他們內(nèi)心最低沉的聲音。收錄陳坤與貝志城,劉瑜與李玉首次深度對談。更有朱哲琴、譚維維、周云蓬跨界執(zhí)筆,奉上重磅力作,與讀者分享他們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任曉雯、盛可以、笹田義美、水木丁,實力派作家共同探索內(nèi)心世界。
#《去遠方發(fā)現(xiàn)自己》作為一本關(guān)注內(nèi)心與精神成長的主題書,以“去遠方發(fā)現(xiàn)自己”為主題,探索了現(xiàn)代人在當下的浮躁社會環(huán)境下如何自處,達成內(nèi)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的和諧,以最適合自己的途徑去實現(xiàn)自我價值,并能堅持最初的自己,不管外界如何變化,努力讓自己保持一份初心。
書摘
#劉瑜:人生的很多樂趣都來自于專注,無論你是寫一篇文章還是聽一段音樂,讀一本書,跟一個人交往,專注帶來的樂趣是非常純粹的。
#李玉:出去寫感受真的不一樣,家里太溫馨了,所以我就為了寫劇本搬到過家對面的酒店。我跟攝影師說:“我準備離家寫劇本了?!彼f:“太好了,你這次去云南還是哪里?”我說:“在我家對面?!蔽揖屯现渥舆^馬路了。
#周云蓬:我們住過的那些陌生的床,將連接成為踏板,渡我們上船過河。那些日夜趕路的人,晨起留下空床,潔凈的骯臟的床今夜會有別人安睡。
#任曉雯:整個世界與我的關(guān)聯(lián),無非是一窗角的光樹杈,以及透過它們看到的一條藍白格被單——對樓人家晾在灰霾里的。
#水木丁:有時自由很簡單,只是人們把它搞復雜了。有時候自由要付出的代價也并不大,只是人們對自由太好高騖遠了。
#費勇:圓滿的人生模式應當像爬山一樣:從下到上,從狹窄到開闊,先苦后甜。如果省掉了攀爬的動作,所謂的游山玩水就可能失去了最深刻的教化意味。
#朱哲琴:海明威小說里的主人公在臨死的時刻幻想自己坐上來營救自己的直升飛機。飛往乞力馬扎羅頂峰。在山頂他與豹子相遇。那只不可思議的豹子不就是人在最后時刻對自己存在所投射的觀照嗎?每個人的身體里都住著一只看不見的豹子。
《去遠方發(fā)現(xiàn)自己》不是“行走的力量”活動的附屬品,而是倡導心靈行走的生活美學——讓心靈安靜、豐富和成長。雖然從書名上看像是一本旅游書,但這本書跟旅游沒有多大關(guān)系,更多探討現(xiàn)代人的精神旅程。主編費勇說:“這本書里很多文章你在網(wǎng)上看不到,比如劉瑜在公共媒體上談民主、談學術(shù),但是她在這本書里談的是一個女人,談她自己的困惑……”
在這本書的分享會上,作為出品人的陳坤一出場,就引起一堆女生的尖叫。媒體提問:她們狂熱,但她們可能根本不知道你真正的樣子。而陳坤的回答挺妙:“你脫衣服是為了迎合她們,還是你就是熱了想脫一下?對于現(xiàn)階段的我而言,是順其自然地做自己。如果你一直為了所有人都喜歡你而假扮自己的話,最后你丟掉的是自己?!?/p>
聊起為什么做這本書,陳坤說:“我以前做了很多我不愛做的事情,我現(xiàn)在三十多歲,有一點存款,可以有彈性空間選擇我喜歡做的事情,那我就嘗試一下,沒有那么大的企圖心。因為做書的收入一定不會超過我做演員的,但我熱愛?!?/p>
書中,學者劉瑜和導演李玉聊起日常生活。生活是那么燥,為了隔開這燥,李玉要強迫自己到家對面的酒店住上十幾天,才能把劇本寫出來。作為導演,她最享受的地方并非片場,而是剪接室,只有在那里她才能靜下來心來,這是她感到自主性最強的部分。每每廢寢忘食。
李玉還講了一個導演跳船的故事。大家約好了時間集合,拍一個船上的戲,在船稍稍離岸的時候?qū)а莶诺剑谋砬轱@示出他的不情愿,他特別不想見那些人,但制片人還是把他拉上來了。等到船離岸走遠了,他想到一天的工作,突然就崩潰了,跳船了。
劉瑜則談到她觀察到的一種人:一有活動邀請他就去——發(fā)布會、講演、座談、聚餐……他會在不同的飯桌上說同一番話。劉瑜警覺到,這其實是一件挺可怕的事情,“社會交往是泡沫一樣的東西”。
人的社會地位與幸福指數(shù)并不成正比,越是成功人士,越需要卸下他們的身份標簽(陳坤就坦言,他從1997年以后,就只看一種類型的書:心靈類書籍)。如何找回內(nèi)心的充實和篤定?這本書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這些問題。任曉雯談敬畏之心;盛可以談童年之趣;朱哲琴在身體極限狀態(tài)下得到巔峰體驗;周云蓬在顛沛流離的客旅生涯感知詩意……
如果你不僅僅對陳坤感興趣,如果你不僅僅滿足于心靈雞湯(雖然雞湯也沒什么不好,喝下去還是挺開心的),那可以來翻一翻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