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風來,悄悄潛行,摘落樹上不曾黃透的葉子,輕盈地攜來入秋后的第三場雨,綿綿不絕,隨意飄落。
從案前的書卷中抬起昏倦的雙眼,猛然見到遠處高樓間兩根細細的電線上棲滿了燕子。著一身玄裳,一律將頭朝向東方,有的安然地休憩,有的悠閑地梳理羽毛,有的小聲交談,更多的是用慣常的眼神打量眼前的漫天秋雨,視若無物。有幾只,干脆張開翅膀忽而順風滑翔,忽而又來個逆風翻飛,嫻雅、灑脫。
冷峻的風將窗欞拍得“啪啪”作響,冰涼的秋雨連綿不斷。這樣的風雨,勢必能吹亂它們的羽毛,澆透它們的身體,難道它們真的不怕嗎?為什么不學那些聰明的雀子趕緊躲藏?難道只因我這個偶然到場的觀眾而做一次即興的表演?又或者以秋天最后的勇敢來為一年的奔波畫個圓滿的休止符?
我很慚愧,雖然我時常見到它們,但對于它們,我又真的不懂。
老人講:燕子是戀舊的鳥。后來,學到“遷徙”一章,才知道燕子每年需到熱帶過冬,在溫帶繁殖后代,奔波之路,千里迢迢。心中不免生出許多感慨和暢想。
遙想泥土解凍之前,春來之前,花開之前,在某個遙遠的地方,這些戀家的鳥兒一定已經(jīng)在精心籌備。歸去,歸去,趕在春天到來之前。它們知道,在那遙遠的北方,有一個荒蕪的家園需要它們經(jīng)營,有一帶蒼茫的山水需要它們穿越,有一方虛空的藍天需要它們填充。
于是,它們來了。呼朋喚友,拖兒帶女,目標明確。把弱小的身子投進浩渺的行程。有體力不濟的,跌落進深深的大海;有躲避不及的,葬身于天敵腹中;有疏忽大意的,撲撞進人類的羅網(wǎng)。然而,所有的困難都不能阻擋它們回歸的腳步——穿越無數(shù)個黎明和無數(shù)個黑夜,餐風宿露,顛沛奔波,把重重關(guān)山和茫茫大海甩在身后。歸去,歸去,路的盡頭是它們出生的故鄉(xiāng)。為了這樣的目的,有時是在黎明,有時是在黑夜,悄悄起程,堅定不移,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平安歸來!
我手寫我心
在作者筆下,燕子有著在風雨中抗爭的品性,有著為歸來沖破一切艱難險阻的勇敢。同學們,你最欣賞的小動物是什么?在它身上有著怎樣令你佩服的品質(zhì)?拿起手中的筆,寫下你的感悟,發(fā)給我們吧?。ㄔ敿毬?lián)系方式見報尾)